年終獎巧理財:避免年終沖動
文/呼濤
人們在過完喜慶的春節之后,年終的最后一筆資金——年終獎是否已在“血拼”沖動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還是經住了購物的誘惑,細水長流?理財專家提醒,如何打理年終這筆資金,老話題在新年里需要新思量。
年終獎到手之后,首先要確定資金的分配順序。一般來說,得到一筆年終獎后,應該按以下順序使用:不得不花的,不得不攢的和可花可不花的,這時剩余的資金可以按照個人的意圖支配。最后一步,如還有剩余,最好追加到投資上面,因為早期的投入,就是后來的回報。
同時,理財意識逐漸覺醒的普通人也要熟悉要購買的理財產品,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現在市場上各類理財產品非常多,每個人在不同時期適合不同的理財產品,不同風險的承受能力適合不同的理財產品,沒有絕對標準可言。
理財專家建議,相對年輕的工薪族,可以多研究保險和開放式基金;贍養老人、培養子女、個人創業等經濟壓力最大的中年人,應該在風險投資和減少債務歸還貸款間權衡;而即將退休的中老年人,更應該選擇風險較小,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在繁多的理財產品市場上,不同產品的合理組合則可能會收到差異巨大的效果。
工薪家庭實用理財竅門
文/舒笑
小張和小李結婚幾年來,一直享受著二人世界。兩個人的工資收入雖然并不算高,但他們懂得理財的重要性,也比較重視理財,所以當遇上諸如老人生病、家里買房之類的突發事件時,他們仍能坦然面對而沒有四處舉債。
一、每月開支計劃法
工薪家庭每月總有固定的收入,如何將每月的收入做好支出計劃,就是理財至關重要的一環。小李的做法是:首先,夫妻倆除了留下自己必要的零花錢外,將剩余的部分全部拿出作為家庭基礎基金;其次,列出當月的基礎開支,如水、電、燃氣、暖氣等費用;列出當月生活費用開支(這里主要指伙食費);再留少部分其他開支,如換季需添的衣物等(這個當然不是每月都要支出,但是每月都要有的)。列出開支后,拿出33個信封,第一個信封是基礎開支,不到用時不要動這份錢;第二個信封是那份其他開支,動不動用這個當然視情況而定,這個月不用,下個月自然就可以大舉購物一番了;其余的三十一個信封當然是裝平均每天的生活費了,每天只用當天的,用不完可留到第二天用,用超了,就只好第二天少用嘍!
二、合理而最有效的儲蓄方法
將必要的開支列出后,剩余的錢對于工薪族家庭來說還是放在銀行里最有保障。小李是將這部分錢分為兩部分,25%存為活期以作不時之需,75%存成定期,這樣更能約束一下自己那份想花錢的沖動。活期自不必說,關于定期這部分他是將每月的那75%存成一張定期一年的存單。到了第二年每個月都有存單到期,每個月都有驚喜。從第二年起,你當然可以每個月把當月的75%和當月到期的存單一起再存成一年的了。再有一部分就是意外的大額收入,比如過年節時的分紅、獎金一類的數額較大的收入,這部分因一般金額較大,所以更要計劃好如何去存儲才最合適。他的做法是不要存成一張定期存單,而是分成若干張,如:一萬元存一年,不如分成四千、三千、兩千、一千各一張。為什么?當然也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了,需要一千時,就不要動其他的,需用五千時就動用四千加一千(或三千加兩千),總之動用的存單越少越好。
三、適當投資國債、保險
股票、期貨因風險較大又需專業知識所以并不適合普通家庭,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那工薪家庭能投資什么呢?其實工薪家庭的投資面雖然窄,但并不是沒有,比如國債和保險。國債每年都會發行,利息雖然與銀行同期儲蓄利息差別不大,但它不用交5%的利息稅。家里有部分錢在短期之內用不到時,這個自然就是首選了。保險有些朋友會沒有這個意識,總認為本來收入就不高,再拿那么多錢去為那不知會不會發生的事買保險實在不劃算。可是,正因為收入不高,正因為世事難料,正因為醫療費用居高不下,工薪家庭才更應該買保險,這樣在出了意外時,才能給自己治療的機會,才能給家人一份保障。所以再怎么樣,也要至少買份大病險和意外險(現在的大病險雖然都帶意外險,可賠率并不高,另保一份意外險也就百十塊錢,很劃算的)。
最后一條,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條,那就是記賬。賬目不需要專業,只是流水賬而已,每天都要記,只有這樣,一個月下來,自己盤點一下時,才能發現自己是否有一時沖動而購買的東西,事實上卻并不是自己最需要的。有了總結,下個月才會有所約束了。
(責任編輯 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