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重組和3G牌照的發放,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預計會有更多傳統互聯網用戶采用手機上網的方式。從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數據來看,2007年底中國互聯網的用戶總數已經達到2.1億,中國有54%的互聯網用戶尚未通過手機上網,其余46%的用戶次數不等地通過手機上網。也就意味著目前中國有將近1億的傳統互聯網用戶曾通過手機上網。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國手機的普及帶來了全新的上網模式,手機上網以其特有的便捷性獲得了很多網民認可,目前中國2.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數已達到7305萬人,占全部網民數的28.9%。2008年上半年,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數量增長了2265萬人。這一較高的增長率一方面與移動用戶規模高速增長現狀有關,一方面也受移動運營商推廣活動和奧運熱潮的影響。據調查18-24歲年齡段網民最多,占到56.1%,30歲及以下年齡段群體則占到了86%,手機上網主要是年輕網民的選擇。
隨著移動網絡技術如基于XML的網絡瀏覽技術的成熟,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會進一步融合,從而加快互聯網用戶向手機上網用戶的轉移。而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和手機上網資費下降等等,會促使中國手機上網用戶呈現爆炸性增長。移動互聯網行業正迎來春天。這是對移動互聯網行業最振奮人心的消息。羅伊網www.RoyEC.com認為,200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業務總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1.23億元,同比增長60.2%。基于中國移動運營商2007年加強對移動互聯網的政策管制,這樣的市場規模較真實的反映了市場現狀。WAP網站是在原有的互聯網網站同樣的數據庫平臺上以兩種形式表現,其實內容全部是一樣的。未來的互聯網企業都會做小屏幕的版本,這樣他們的用戶隨時隨地想使用這個服務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來使用。以后手機資費更便宜,可能就不會有那么多獨立的手機WAP網站,但WAP依然會有它存在和發展的市場。另外就是接入的需求。用戶在沒有使用電腦或用電腦不方便的情況下,他需要手機來接入獲取信息和娛樂。現實是很多PC互聯網企業沒有滿足用戶這種需求。這也是WAP網站可以在過去幾年發展和壯大的原因。3G到來后催生更豐富更細分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那些在細分市場已有先發優勢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會得到比競爭對手更快速的發展,包括傳統互聯網已經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有更大機會獲得成功。各大知名門戶網站、搜索網站、交友網站等等都爭先恐后地切入無線互聯網市場,已紛紛推出無線版應用業務,更多的傳統互聯網業務應用,如新聞、搜索、SNS等將出現在移動互聯網上,更多傳統互聯網的用戶將通過手機上網體驗相應內容和服務。迅速成為手機上網看新聞、搜索、休閑、娛樂、交友的主要站點,以搶食該市場蛋糕。事實證明手機上網已不是高端用戶的專屬,正成為越來越多普通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群受歡迎的生活方式。
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手機終端技術的改善,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手機上網,這其中包括了傳統的互聯網用戶。WAP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應用技術,為用戶提供了通過手機上網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傳統互聯網絡接入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好,所以基于電腦的互聯網內容和應用近十年獲得了快速發展,隨著電腦的普及,傳統互聯網成為大眾獲取海量信息的重要通道。資深的互聯網孵化專家黃相如認為,3G的到來,無論傳統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都會保持一種并存關系,這種并存狀態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上網選擇和體驗。作為手機上網的重要應用技術,WAP依然會是用戶通過手機上網的重要保障。未來傳統互聯網的WAP版本站點會起到對用戶了解互聯網內容的隨時隨地的補充。而WAP網站也會把內容放在傳統互聯網上作為補充,手機網站上的一些內容放在WEB網站上,并把閱讀WEB站點的那些用戶作為手機上網用戶群的補充。天下網王鵬飛認為,互聯網WEB站點和WAP站點各有自己的特點,會有個互為補充的狀況,這種互補共榮和相互促進發展的關系會構成整個互聯網的未來。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會趨向融合,這種融合將隨著3G到來進一步加快。用戶習慣是影響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關鍵因素。移動互聯網發展需要網絡、終端走向成熟。電信重組后運營商的本質是希望服務好用戶,3G來了,用戶上網速度加快了,智能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將從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
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數差異也會促成兩者并存。截至今年上半年,不斷猛增的中國移動電話用戶已突破6億,固定電話則延續近年來的下滑趨勢,互聯網寬帶用戶保持穩步增長,互聯網用戶是2.1億,這里有巨大的用戶缺口,是個很大的市場,這也將推動WAP為眾多移動互聯網企業找到發展的空間。互聯網用戶增長迅速,已經成為運營商新的業務增長點。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互聯網用戶進一步趨向寬帶化。今年上半年,互聯網撥號用戶減少388萬戶,達到1553萬戶,而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凈增1141.3萬戶,達到7782.7萬戶。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手機業務優勢凸顯,一方面因手機有方便快捷的天然優勢,另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以來手機單向收費等資費優惠政策的全面實施。此外,第三代移動通信即3G試用商,手機報、手機電視等新鮮業務的推出,也吸引了更多人使用手機。
工業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與全球移動頂級域名.mobi管理公司的聯手合作規范域名,使得移動互聯網產業版圖變得相對清晰,但無論是用戶消費習慣、市場規模,還是盈利模式,移動互聯網都未跨出實質性的步伐。因此,在目前移動互聯網尚未真正成型的情況下,盈利模式毫無疑問是最好的破局良方。電信研究院與dot Mobi公司的聯手,得到了憧憬于移動互聯網的中小企業的贊同。兩大權威機構攜手,將有望對底層的標準、規范進行完善、統一,降低企業參與移動營銷、移動商務的門檻。特別是以域名的方式制定規范,將極大地擴充移動應用的空間,降低中小企業參與移動互聯網的進入門檻,黃相如根據有關權威機構的數據預測稱,2011年手機訪問互聯網將超過計算機。這一預計無疑將會為整個移動互聯網市場帶來鼓舞。移動互聯網用戶具有移動性、個性化等特點,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機遇所在。目前中國移動電話近6億的用戶,移動互聯網所釋放出的能量要遠遠超出互聯網本身。而且任何一個手機號碼背后代表的都是一個用戶,用戶的行為和消費習慣,都可以通過手機這個終端“暴露”出來。但實際上,移動通信用戶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人并不多。許多用戶是在自動開通GPRS情況下被動上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并沒有形成用手機上網的習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機網民。而且由于手機鍵盤小,輸入存在障礙,很多用戶不愿意使用手機上網。
龐大的手機市場,反映了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前景,移動營銷的魅力顯現出來。如何發展具有特色的移動互聯網,如何將6億多移動通信人口轉變成移動互聯網人口,如何建立有助于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商業模式,是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破題之法。企業為自己爭取市場,在構建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鏈中,發展互聯網、推動信息化,受益人群更加廣泛,對網絡信息的使用效率也會提高。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舞臺,讓有志于開發移動互聯網的企業積極參與,共同培育市場,共同完善手機上網環境。與互聯網相比,在業務創新方面,互聯網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這些創新應用,往往會由于缺乏可靠的盈利模式失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將互聯網的創新能力和移動網的盈利模式結合起來,將會是一個良性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