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詳水電站為引水式電站,最大壩高為49.6m,壩頂軸線長149.672m。采用混凝土砌毛石雙曲拱壩,能減少投資,又能保證電站運行安全。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工程施工規程規范及設計要求,使浪詳水電站混凝土砌毛石雙曲拱壩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水電站;攔河大壩;混凝土砌毛石;施工技術
1概述
荔波縣浪詳水電站工程大壩壩址位于荔波縣城南約50km的撈村鄉約3km的打狗河干流河段上,為不對稱\"u\"型谷,斜向谷。電站水庫總庫容為0.0783×10Sm,工程規模為小(1)型,工程等別為Ⅳ等。大壩主要建筑物為4級建筑物,壩型為C15砼砌毛石拱壩,按30年一遇洪水設計, 300年一遇洪水校核。大壩拱冠梁上游面曲線采用二次拋物線,平面拱圈形式為等厚的圓弧線。最大壩高49.60m,壩頂軸線長149.672m。其中380m高程以下為拱壩,樁號為壩0+37.375至壩0+119.173,長度為80m;380m高程以上右岸樁號壩0+000至壩0+37.375、左岸壩0+119.17 3至壩0+149.672為非溢流壩段,長度為69.672m。
拱壩壩頂厚5m,壩底厚9m,壩高38m,寬高比為0.237。最大外半徑76.68m,最大中心角101.961°。壩體內部用C15砼砌毛石,迎水面依次為M10砂漿砌C15砼預制塊厚300,C20砼防滲心墻平均厚度1.35m。下游面用MIO砂漿砌C15砼預制塊厚300。壩體底部設C15砼墊層厚1.0m。兩岸非溢流壩壩頂寬4m,壩頂高程為391.60m,壩高11.60m。
2主要施工技術
2.1 壩肩壩基處理
浪詳水電站壩址基礎巖性為中厚層灰巖,無斷層切割,層間軟弱夾層不發育,壩基范圍內未發現有大型巖溶洞穴,對一些小型的巖溶洞穴、溶隙,可結合清基開挖回填混凝土和灌漿處理。該壩最大壩高49.6m(含墊座)屬中壩,因此根據拱壩設計規范和初步設計審查意見,把大壩的建基面放在弱風化巖中下部。最低高程為342m,上設1m厚C15砼墊座,起拱高程343m。壩肩壩基設計邊坡輪廓面開挖,采用預裂爆破或光面爆破,以便準確控制拱座利用巖面形狀,并提高保留巖體的整體質量。
為增加基巖的強度、剛度,提高彈性模量,增進巖體的均一性和整體性,在整個壩基進行固結灌漿處理和壩肩進行接觸灌漿。為了防止繞滲及沖蝕,對壩基進行防滲帷幕處理。河床段灰巖巖體透水性隨風化程度降低而減小,以壓水試驗呂榮值小于3Lu為底限;兩岸無相對隔水層分布,且地下水位低,但巖溶不甚發育,除局部遇裂隙帶外,一般弱風化以下巖體透水性較小,同時考慮壩址抬高水頭僅28m,河流流量較大,允許水庫有一定滲漏量,防滲帷幕綜合考慮深入新鮮基巖2 0~30m即可,底界以呂榮值小于3Lu控制。觀測設計該大壩屬于4級建筑物,應進行上下游水位、氣溫、水溫、壩體溫度、水平垂直位移等的觀測,從而有助于掌握大壩的工作狀態,指導施工和大壩安全運行。
2.2 大壩施工
2.2.1砌體施工
①筑壩材料
砌體所需的石料和膠結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學指標應符合設計規定,該大壩砌體所用石料為600#毛石,毛石塊重應大于25kg,中部厚不小于15cm。石料應為新鮮灰巖巖塊,不應使用風化石料和易風化的泥質巖塊石料,應盡量減少甚至杜絕片狀石上壩。使用前必須鑒定其標號,同時進行有關物理力學指標的測定,嚴格控制上壩石料。
②壩體設計指標
基巖(C1d2-2灰黑色中厚層灰巖):
彈模:12GPa
線脹系數:6.8×1 0-6/℃
泊桑比:0.27
設計容重:2.75t/m。
濕抗壓強度:60Mpa
壩體(二級配C15砼砌毛石,石料標號要求為6 00舞):
彈模:9GPa
線脹系數:7×10-6/℃
泊桑比:O.22
設計容重:2.3t/m。
壩體各層封拱溫度:15℃
漿砌石體導溫系數:3℃/月
泥沙容重:O.8t/m'
泥沙內摩擦角:12℃
③壩體砌筑
該工程大壩位于狹窄的\"U\"型河谷,兩岸岸坡陡峭,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在大壩下游左、右岸分別安裝了40t.m、60t.m兩臺塔式起重機,吊運混凝土、塊石入倉,砌石拱壩因砌體單位水泥用量較低,又是分層砌筑,散熱條件較好,加之砌體的線膨脹系數、彈模、溫度應力均較小,故不作分縫分塊處理,而采用逐層砌筑,整體上升的施工方法。當最低氣溫在0℃~5℃時,砌筑作業要注意保護,最低氣溫在0℃以下時,停止砌筑。同時當砌筑的日平均氣溫超過年平均氣溫時采用降溫措施,在最高氣溫超過28℃時,停止砌筑作業。如一定要在高溫下施工,需縱向分塊,并按20m左右分設一道橫縫或兩壩肩各設橫縫一道,縫寬至少0.8m。待寒冷低溫季節將橫縫填塞作為封拱,其封拱時日平均氣溫不低于5℃。為利于石料與膠結材料的結合,石料表面要粗糙,上壩前在壩外沖洗干凈,砌筑時呈飽和而不帶水狀態;基底在開砌之前使基巖面潤濕,鋪石前先鋪砂漿并用震搗器搗實,鋪砂漿厚度一般2~3cm,細骨料混凝土5~10cm;石料放置平穩后用鐵錘敲擊,豎縫灌滿漿后在縫隙間填塞小塊石并稍加敲擊;砌體灰縫相互錯開,壁免形成通縫。面砌要丁砌順砌相間,并力求與內部同是上升;壩體上升的層面盡量保持向上游大致呈1:30~1:20的傾斜坡,即迎水面比背水面略低。分段砌筑的高差不要過大,控制在1~1.5m以下。段面相接以斜面為好,壩體砌筑過程中及時作好防暑、防凍、防雨、防沖等工作;新砌體的防震、保溫、保濕等養護工作。養護期不少于一周。
澆筑防滲心墻時,利用兩側砌體作為模板,心墻與兩側砌體的連接不需作特殊處理。心墻澆筑時不設伸縮縫(溫度縫),按段長10~15m分段澆筑,澆筑層高度不得大于1.5m,工作縫及層面須鑿毛,豎直工作縫應埋設止水,水平工作縫采用鍵槽連接。防滲心墻澆筑砼時的最高氣溫不得超過28℃,最低氣溫不得低于℃,當最高氣溫高于28℃時,采取措施降低骨料溫度。
2.3生產系統及混凝土配合比選擇
①混凝土生產系統。建成一套自動化較高的砂、碎石生產系統,產量50m3/h生產流水線,為二級配混凝土提供條件。混凝土拌和站為自動化拌和站,產量為200m3/h。
②混凝土配合比選擇。混凝土碎石骨料采用二級配,水泥采用P.O32.2低發熱量水泥,水灰比為,坍落度為4~6cm,(見浪詳水電站大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表),經過90天齡期的復核試驗,防滲墻混凝土抗壓強度為22.5MPa,抗滲強度滿足規范要求;砌石混凝土抗壓強度為18.5MPa。
浪詳水電站大壩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表
3結束語
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挖坑檢測,測得最大砌體孔隙率為2.5%,單位吸水量為0.02L/d.m。說明了在采取合理適用的施工技術,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施工措施的前提下,保證了施工質量,滿足了設計要求,并且,取得了在陡峭地形條件施工的寶貴經驗,值得總結和研究。浪詳水電站大壩工程2006年汛期通過蓄水安全鑒定后下閘蓄水,最大水位高出溢流堰2m,大壩工程運行至今,已經通過嚴寒和高水位的考驗,未見任何不良情況,運行狀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