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國內外道路綠化樹種現狀的分析,對遼寧地區木本植物的調查,探討了遼寧地區道路綠化樹種選擇原則及道路綠化樹種選擇的主要對策,以期對實踐工作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道路綠化;樹種選擇;探討
隨著城鄉建設的飛躍發展,道路交通樞紐的日益增多和健全,特別是近些年來,公路交通運輸業的蓬勃發展,機動車保有量迅猛增加,對環境的破壞作用也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因此,加強道路建設的環境保護措施已迫在眉睫。
道路綠化樹種選擇不單指道路兩側的行道樹,它還包括立交橋、街頭綠地及道路出口的廣場等。樹種選擇成功的道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觀,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凈化空氣、吸收有害氣體、滯塵降塵、殺菌及調節和改善氣候作用,同時還能降低噪音干擾和防止環境污染。道路綠化還可以對道路起到保護作用,樹木或草坪通過樹冠、根系、地被覆蓋等可以固著土壤、涵養水源、阻止或減少地表徑流、降低雨水沖刷路基的危害,在高填方路段,這種作用更加明顯。
1 國內外道路綠化樹種選擇現狀
隨著各國各地區園林綠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城鄉規劃建設的不斷改善,道路綠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城市更為明顯。
樹木是道路綠化的主體,其質量和種類決定綠化效果。各國各地區道路綠化在樹種選擇上除了遵循適地適樹原則外,在經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俄羅斯的莫斯科常用道路綠化樹種主要有大葉椴、歐洲白樺、槭樹、歐洲云杉、落葉松等,美國的一些城鄉道路綠化樹種主要有槭樹、梨樹、黃蘗、刺槐、臭椿、歐洲鵝耳櫪、美國白蠟樹、銀杏、美國皂角等。在亞洲如日本的一些城鄉道路綠化樹種主要有紅花槭、日本花楸、山皂莢、鵝掌楸、黃蘗、美國花曲柳、銀杏、暴馬丁香等。在我國北方的吉林、黑龍江,由于氣候的原因,城鄉道路綠化樹種主要油松、云杉、新疆楊、銀中楊、旱柳、垂榆、梓樹等。
2 遼寧地區道路綠化樹種選擇現狀
遼寧省位于中國東北的南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8°53′-125°46′,北緯38°43′-43°26′之間,遼寧省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為714.9毫米,年平均氣溫4℃~10℃。全年無霜期約140~200天。遼寧省森林面積41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7%。木本植物分布非常廣泛。
近些年來,遼寧省道路綠化工作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路綠化樹種的選擇也十分豐富。如沈陽地區的油松、銀杏、銀中楊、毛白楊、水曲柳、刺槐、五角楓、垂柳、臭椿、白蠟、山皂莢、梓樹等,大連陽地區的梧桐、雪松、銀杏、合歡、復葉槭、國槐、白蠟、欒樹、龍柏等,錦州地區的國槐、刺槐、銀杏、檜柏、桃葉衛矛、加拿大楊、旱柳、垂柳、饅頭柳等。雖然各地區表現好的樹種不盡相同,但基本上已經形成了本地區特色。
3 遼寧地區自然分布木本植物的調查
遼寧省木本植物自然分布比較豐富,僅以東部、北部、中西部的調查來看,其木本植物基本涵蓋了遼寧省自然分布的全部木本植物,共計50余科330余種。這些木本植物自然存活良好,完全可以進行引種馴化或直接栽種綠化。
4 遼寧地區道路綠化樹種選擇原則的確定
4.1 堅持生態原則
道路綠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自然生態系統最大的區別在于其組成成分的數量、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態系統中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道路綠化生態系統中,人類活動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和較大組成比例。我們在道路綠化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在樹種選擇上,要充分利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努力使道路綠化向自然生態系統靠攏,使其接近于自然生態系統。
4.2 堅持景觀原則
堅持景觀原則,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識。這就要求我們所選擇的樹種,不但要完成綠化任務,還要有質量,充分發揮造景藝術手法,通過植物配置,營造出一種藝術化的園林景色。
4.3 堅持生物多樣性原則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持續利用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成為當今人類環境與發展領域的中心議題之一,城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就是園林的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城鄉植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是衡量一個地區園林綠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在城鄉道路綠化中,植物種類的多樣化,就會形成不同季相,又因各種植物有不同的形態和習性,如:株形,高低,葉色、葉形、花期、花色等,就形成了立體的、多層次、多色彩的景觀,給人們提供一個多彩多姿的生活空間,進而形成穩定的合理的生態群落,使我們的城鄉隨時都能享受到自然風光。
4.4 堅持適地適樹原則
道路綠化樹種選擇的原則是適地適樹,適地適樹就是使栽植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綠化地區的生態環境相適應,以利于該樹種良好地生長發育,達到綠化的目的。道路綠化要重視鄉土樹種的綠化功能,反映地方特色。實現適地適樹的途徑一般有兩個,一是適地選樹,二是改樹適地或改地適樹。
5 遼寧地區道路綠化樹種選擇的主要對策
5.1 確定正確的道路綠化建設目標
人類已進入21世紀,各項建設事業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道路建設過程中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必須通過人為的努力予以補償。作為這種補償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道路的綠化,針對城鄉潛在綠地面積不足的現狀,許多人就發展城鄉道路綠化用地以及發揮城鄉綠地效應等有關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與此同時,配合國家城鄉建設標準的實施,確定正確的道路綠化建設目標,已在城鄉規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5.2 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含三個層次的含意: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保護可分為兩種途徑:以物種為中心的途徑和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途徑。前者強調對物種本身的保護,而后者則強調景觀系統和自然地的整體保護。
在道路綠化工作中,同樣要對生物多樣性進行研究,特別要加強區域性物種保護的研究,注重植物新品種的開發。道路綠化樹種應以鄉土植物為主,積極引進適合在本地區生長發育的園林植物,植物配置要以喬木為主,提高綠地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
5.3 鄉土樹種與引種馴化相結合
在樹種規劃選擇上,首先要嚴格遵守適地適樹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的北方植物資源, 發展地方經濟,提高鄉土樹種種植的成活率, 使建設后的道路景觀具有北方地區的地方特色。
同時,對于道路綠化樹種選擇栽種還可以進行引種,但可以引種的木本植物種群也并不是都可以直接引種的,很多林區的苗木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圃地馴化才能使其根系、冠幅滿足綠化的要求。
6 建議
園林樹木是城鄉道路綠化的主體,豐富多樣的植物是合理構建綠地群落和提高綠地生態服務功能和景觀功能的基礎。合理選擇栽種和應用多樣化的植物,有利于豐富城鄉生物多樣性,完善城鄉生態結構,提高城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城鄉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栽種和推廣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樹木選擇栽種本身也存在利弊,特別在目前大規模綠化的情況下,更應該冷靜分析,正確對待,確保綠化植物選擇栽種的健康發展,降低和避免樹種選擇本身可能導致的損失及危害。必須要制定近期和長期計劃,絕不能急功近利。就目前道路綠化樹木種類較少的具體情況,可采用引種方式,首先要引種省內自然分布的可以引種的木本植物,把市區綠地沒有分布,而省內其他地區有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作為引種的重點范圍。其次對可以引種的木本植物種群的引種,在引種之前要進行嚴格的圃地馴化;對基本可以引種的木本植物種群的引種要根據不同環境地點等條件進行適當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