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幾年我國高校普遍擴大招生,大學畢業生的數量迅猛增加,就業形勢也逐漸嚴峻。同時,隨著廣東經濟不斷發展,泛珠三角經濟整合,各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量明顯增大。因此,應用商務外語專業畢業生將擁有更好的就業機遇,同時面臨更嚴峻的就業挑戰。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為此,我們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就業心理調查并作總結:縱觀全國就業趨向,我們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準確了解高職外語類畢業生的就業意向,有目的、計劃地引導學生全面提高就業技能,進而開展針對性更強的就業指導和“推銷”工作。
關鍵詞:高職高專;外語類;就業;調查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外語成為推動二十一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動力之一,也成為外語專業大學畢業生理想就業的通行證。擁有這個通行證的外語專業畢業生無疑比其他專業畢業生更具優勢。但據了解,目前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么,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外語專業畢業生該如何踏出一條精彩的求職之路?
1廣東高職高專外語類畢業生面臨的就業挑戰與就業機遇
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比較嚴峻的就業挑戰。
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全國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結構性矛盾突出。適齡的人口每年都以一定數量的規模增長,國家經濟轉型,企業改革及就業人口的增加,另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 2007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500萬, 加上往年待就業畢業生人數, 2007年需要就業的畢業生總量超過600萬人,就業崗位缺口在不斷增加。同時,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需求有限,高校畢業生總人數增加22%,而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量卻降低22%,社會有效需求趕不上畢業生規模增長的速度,高校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
其次,廣東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之一,吸引了大量外省高校畢業生到廣東就業,與此同時, 東部地區人材需求增長有限,中西部雖有所增長,但是吸引力依然不足,使得廣東省內高校畢業生受到嚴重沖擊,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出現更多中西部高校畢業生涌入廣東,“爭搶”有限增長的就業崗位的局面。
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可能進一步加劇。
高校畢業生面臨的機遇
“泛珠三角”指的是,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的建立,加強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提升該區域經濟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對外貿易作為廣東的重要經濟支柱,通過“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平臺的不斷深化與各地區合作的加強,廣東對外進出口貿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自省外經貿廳的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6340.5億美元,同比增長20.2%。從2005年以來3年間,我省外貿進出口總額連跨4000億、5000億、6000億美元大關,相當于一年實現千億美元的增長。吸引外資方面,初步統計顯示去年全省新批設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9555宗,合同外資金額355.5億美元,增長44.7%;實際吸收外資171.6億美元,增長18.3%,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的增幅。
在廣東對外貿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需要大量的商務英語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國際商貿規則,又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國際商貿交流和商貿業務實踐的商務外語人才,而在全國,特別是廣東,其商務外語人才的培養與現在廣東對外貿易發展速度并不相適應。商務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前景是比較樂觀的。
2就業地區意識相對集中
如表,珠三角是廣東經濟的重要地區,是廣東經濟的支柱,而其中,對外貿易經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不斷促進經濟發展,必定需要大量的商務人材去滿足其發展的需要。良好的經濟環境及人才需求,為畢業生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及發展機遇。鑒于整體的經濟環境及就業市場需要,大部分的商務外語畢業生在畢業后在珠三角經濟發展地區找到了相應的工作,而少部分的同學,由于家庭等因素,而選擇回到生源地,回到經濟發展相對遲緩的珠三角周邊地區發展。
對于前兩年的就業單位意向上,同學的就業單位主要是以三資,私企及民企為主,廣東的經濟主體是以三資,私企及民營企業為主,其貿易亦以此類公司為主,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吸收了大部分的畢業生。鑒于學歷限制,國有業與事業單位均對學歷有一定的要求,進入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工作的畢業生的比例較小。另外,專升本的比例在不停地下降,一方面由于近年來就業壓力的不斷的加大,招聘單位不再盲目地追求高學歷,讀完本科也未必會找到理想的工作,其次國家減少了專升本的學位數量,專升本的難度越來越大。總體而言,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較符合廣東整體經濟發展方向。
3薪金水平
大量的就業人口,社會的對就業人數的低需求,造成了平均薪酬水平有所下降。而在表三中,我們發現, 2007屆的畢業生平均薪酬水平在1200-2000及2000以上的占有比例比2006屆畢業生平均薪酬水平分別提高了4.27%和6.53%。這種情況,是與廣東省經濟發展情況,及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商務外語類人才作為支持的情況相適應。在另一個方面,顯示出商務外語類人材在就業市場上的優勢。
在找工作的積極性上,文科的畢業生要比理科畢業生要高。由表四可以看出,畢業生就業途徑主要是以自己求職就業,親戚朋友介紹及就業指導中心提供就業職位為主。而其中自己求職主要是通過專業的就業網站,及相關的報刊。由于網絡求職的普及化,一方面,我們需做好畢業生求職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亦要調動其積極性,除了通過網絡發送求職信以外,還需更積極主動地與公司聯系。
4對學生的能力的評價
單位對錄用的畢業生總體評價如表:
表五及表六,分別是對畢業生的各項基本素質進行了調查。從表中可以發現,企業對于畢業生在敬業精神,協作精神的評價較高,對畢業生的創新精神,職業技能 ,評價稍差。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同學除了要有敬業精神及協作精神,與工作團隊相互合作,同時亦需要有較好的創新精神,以及良好的職業技能作為支持。在日后的教學工作當中,需要加強對同學的創新精神,及相關的職業技能的培養,以適應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發展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總結
在全國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當中,在就業市場供求不平衡的環境下,商務外語類畢業生,相對于其它專業的畢業生,依然有其獨自的就業優勢,這是與廣東的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了解商務外語類畢業生的就業優勢,了解社會需求發展,對畢業生就業,必定起到具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