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交際的工具在世界范圍內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各行各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要求應聘者能夠熟練的運用英語進行口頭或書面的交流與表達。然而,我國目前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忽視了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了多年的英語之后仍然不具備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要回到根本上來,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充分發揮英語作為工具語言的實際作用。
關鍵詞:交際能力; 文化內涵; 英文原聲電影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常用書面和口頭英語交際的能力。語言的交流與單純的掌握大量的詞匯、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是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關鍵。
1交際能力的含義
“交際能力”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社會語言學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認為,交際能力不僅包括對一種語言的語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包括對在何時何地、以什么方式對誰恰當使用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的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際能力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涉及到語言、修辭、社會、文化、心理等多種因素,包括一個人運用語言手段(口頭語或書面語)和副語言手段(身勢語)來達到某一特定交際目的的能力。(姚瑾,2006:65-68)
語言教學應該圍繞交際能力包含的幾方面的內容,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途徑
增加交際詞匯與語句的積累,掌握詞匯的文化內涵
長期以來,英語詞匯教學一直存在著兩個弊端。一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們都傾向于注重四六級詞匯使用的準確性,其結果是導致學生只為了考試而記單詞,忽視了交際情景下英語詞匯和語句的積累。即便學生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取得了較高的分數,也不能將其所學運用到實際交際中,甚至造成誤解和交際失敗。詞匯的掌握是形成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而交際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信息的表達、接收和理解等各項技能的發展及這種能力的最終形成。因此,交際詞匯和語句的掌握和應用是英語交際活動的必備條件。教師在講授詞匯的同時應當幫助學生理解該詞的交際功用。比如:在講“acquaint”這個詞的時候,除了要告訴學生詞組 “be acquainted with”(對某物、某人熟悉),還應該強調,如果在交際中要表達“讓我們進一步相互了解吧”,可以使用 “Let's get better acquainted”。
二是單純講解詞義,忽視其文化內涵。詞語不僅有詞典上給出的意義,而且還有內涵的,聯想的及帶有感情色彩的意義。詞的涵義通常決定于不同的國籍,階級、人種、宗教信仰、政治觀點或職業等的不同而產生巨大的差異。因此,了解英語詞匯內在的社會意義、聯想意義和文化內涵是大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 “thumb up”這個詞組, 在大多數的國家都表示贊賞、夸獎的意思,而到了希臘,卻變成了極具侮辱性的動作,就相當于在中國人和美國人面前豎起中指一樣,充滿挑釁,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教師也必須加強詞匯教學過程中文化背景知識的教育
加強聽力練習
聽在人們交際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人類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還是其它各部分技能的基礎。聽是學習的根源,聽力的提高是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提高的關鍵一環。 然而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是聽錄音做練習,形式單一,忽視了語言的實際交際功能。很多學生在完成了大量的聽力材料之后,觀看原版影片或與英語國家人士直接交談時卻無法理解。可見這樣的練習,忽視了語言的交際功能。為完成練習而聽,使得聽力課過于機械化。同時,練耳不練口,割裂了聽與說的互動關系,最終只會導致“啞巴”英語。
在聽力課上,教師應該注重聽說結合,將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緊密相連。聽說結合的聽力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一改聽力課的沉悶氛圍。這樣的課堂要求教師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首先,細心選擇“說”的內容。其內容要與所聽材料相關,貼近學生的生活,使之有所感,有話說。其次,精心設計“說”的方式。為了給學生增加更多的參與機會,課上可采用擴充單詞句法、復述故事、轉述對話內容、創設情景會話、分組討論等方法。(才鐵根,2007: 69-70) 再者,為了創造輕松的氛圍,使學生克服畏“說”心理,教師可以給學生們適當的補充相關的詞匯和語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也可以在使用中加深對新的交際詞匯的理解。
在課堂中引入英文原聲電影,給學生創造一個學習交際技能的情境
英文原聲電影可以使學生接觸標準優美的發音,鮮活有趣的生活情景以及語言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跟英文原版電影學習可以使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語言材料、實際運用,而且增強了語感,領悟了非語言材料的運用,提高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因此在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英文原聲電影引入到課堂上來。那么,如何利用英文原聲電影有效的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呢?
這就需要教師們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一是電影選擇。電影的選材十分重要,其主要依據是:情節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既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要適合學生觀看;語言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現有英語水平相附。二是信息收集。教師自己首先要對影片的背景、演員、情節、和語言有清楚的了解。 三是問題設計與片段總結。教師可以按照情節將電影分成幾個部分播放,放映之前就學生即將聽到的某一片段設計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電影。這樣,他們在看電影時就會集中注意力去發現那些與問題有關的線索。 四是情景模仿。在理解了電影的情節及積累了一些有用的交際詞語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影片中的精彩對白,幫助學生欣賞并要求學生熟記。給學生提供場地進行電影精彩片段的模仿。對電影片段的模仿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改善自己的語音語調,也可以加深對所積累的語料的印象。
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必須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英語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簡單的英語知識以及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技巧。社會所需要的是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人才,絕對不是考試人才。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教學的重中之重。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協作與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姚瑾.英語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8(2):65-68.
[2]才鐵根.加強聽力教學,提高英語焦急能力[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9(4):69-70.
[3]陳杰,.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改革課堂聽力教學[J].電大英語快訊, 2004,3.
[4]楊慧敏.英語交際能力培養初探[J].西北職教,2007(8):40.
作者簡介:張曉利(1980,7-),女,本科,現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