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網絡語言的特點,網絡語言流行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確對待網絡語言。
關鍵詞:網絡語言;正確對待
網絡語言就是用某些字母、數字和符號來表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由于網絡的特點,網友之間幾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過鍵盤輸入來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輸入的原因,網絡語言的特點就是快速、便于理解、溝通方便。是什么使網絡語言迅速流行?一般認為主要有四大原因。
1 節約時間和費用。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比原來更加簡單易用,也就更節省時間和上網費用了。
2 蔑視傳統,崇尚創新。網友不僅積極使用網絡語言,而且大膽創作網語。
3 張揚個性,引人注意。你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與眾不同。風趣幽默、新奇的網語自然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4 掩飾個人身份、年齡、性別和語言習慣。網上沒有身份、年齡、性別門檻,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上網神侃一通。
網絡語言把純潔的漢語帶入了歧途,還是積極發展了現代漢語?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網絡語言?我認為要以\"拿來主義\"的態度對待網絡語言,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濫學濫用。
時下,網絡交流已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網絡交流的普及,一些新興的網絡語言正逐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果你不了解網絡語言,就很難被視作網民中的真正一員,就像不懂英語很難與世界接軌一樣。網絡語言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給日常用語注入了一股鮮活的血液。
有的網絡語言幽默詼諧、風趣生動,因此迅速傳播流行起來。比如:P9(啤酒),PFPF(佩服佩服),So So(一般),246(餓死了),918(加油吧),水手(某論壇的蕓蕓眾生)。
網絡上出現的新詞匯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絡語言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后我們就可以接受。畢竟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是網絡時代的反映,同時,它也能豐富中國的語言文字。一位語言學專家認為,人們應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網絡語言。縱觀歷史,人類的每一種新文化的興起都會帶來一些新的詞匯。遠的不說,比如近年國內興起的股民專用術語,熊市、牛市等詞匯已經遠遠超出了股市的運用范圍。
一種語言,只要仍在為交際服務,就是活的、變化的語言。網絡語言已真切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如果能積極引導,驅利避害,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的發展肯定是有利的。
但是網絡語言也有極不規范的地方。比如有的網絡語言完全是由錯別字組成的,如:醬紫(這樣子),偶稀飯(我喜歡)。有的網絡語言不合乎語法規范,比如:偶有事,==(我有事,等一會)。有些學生的作文,尤其是日記、周記里面充斥著大量類似的語言,如果對此不加以控制,很可能會對傳統正規語言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有的網絡語言類似江湖黑話等不健康的語言,對青少年有很大危害,如果青少年沉迷其中,習慣了這套所謂\"時髦\"的表達方式,就會使語言變得貧乏、單調、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語言應有的朝氣和活力。
網絡語言在網絡上可以允許存在,但應引導使用者向規范化的語言靠攏。公開的出版物,廣告、標志牌,政府機關、學校、公共服務行業等,都必須使用規范的漢語。總之,我們不要把網絡語言當作洪水猛獸,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參考文獻
[1]《語文世界》[J].2008(1)
[2]《語文研究》[J].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