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加強輔導員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工作的重點,在學生教育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理念是時代要求,本文從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干部建設、日常教育管理、個別指導等多層面學生工作展開探討。
關鍵詞:人本理念;大學生;教育管理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學生能力培養及職業和人生規劃的指導者,是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生活導師,是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保證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補充一批高學歷,高能力的專、兼職輔導員隊伍,大量來自重點高校的高層次應屆碩士生和博士生擔任輔導員,從事學生工作,另外還規定青年教師要擇期兼任學生工作,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聘和崗位評優重要的績效參考依據,有力保障輔導員隊伍的活力和時代性。
學生工作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德育工作的各個層面[1]。樹立先進教育思想,自覺遵循教育規律,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根據教育規律和學生的思想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形成完善科學的工作體系和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造催人奮進、團結和諧的育人氛圍。具體工作如下:
1 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輔導員工作的核心內容便是德育工作,輔導員老師的思想品質、思維方式、知識結構、處世態度都對學生的興趣、傾向、思想品德、文明習慣、道德風貌以及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教學的同時,注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政治理論課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教育方針。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大學生思想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和責任心,引導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重視學生黨組織建設,開辦黨課培訓,加大學生黨員發展力度,嚴格發展程序、保證質量,對新生進行入黨啟發教育,對寫入黨申請書的同學,通過查看檔案、個別談話、民主考察等形式確立培養對象,加大對學生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和先進性教育,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其黨性修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2 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做好貧困生工作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教育部、衛生部、團中央精神,遵守重在教育、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開展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規劃、指導。確定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對學生做個別談話和心理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舉辦心理知識講座,開展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活動,及時發現并協助有關部門處理由于學生心理疾患而導致的各種問題,防止惡性事故發生。優化學生心理品質,健全人格,增強身心健康。輔導員教師要了解所負責班級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點,對個別學生進行重點觀察,針對孤僻,內向的學生,引導全體學生多關心多幫助,營造一個溫暖明朗的空間。
針對特困生采取綜合措施,在大力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爭取社會力量支持等工作的同時,進行特殊教育。例如在獎、貸、助學金方面,整合社會、學校、家庭等資源,解決學生思想問題、解決學生實際困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維護學生權益、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制度環境。針對貧困生,實行獎學金、貸學金、困難補助、勤工助學、緩交學費、綠色通道等政策,構建助學幫困體系。
3 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
輔導員老師要加強班級管理,建立學生班級管理檔案,做好學生干部的選拔、培養、考核工作,指導學生班級開展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寬松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學生干部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比較容易團結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生骨干的特殊作用,發揮他們在校領導、老師和廣大學生之間“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的作用[2]。
通過思想教育、制定有效措施,完善學生骨干的選拔、使用、培養機制,調動學生會干部、團干部、班干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員等學生骨干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主體性、創造性。把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對學生會工作指導,工作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自主開展活動,不斷創新工作形式、內容和方法,發揮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務職能。每學期開始,由負責學生工作的主要領導進行學期開始前的學生干部培訓和教育,積極引導他們成為輔導員老師本學期開展班級工作的強力助手。
4 加強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增強安全意識
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繁雜瑣碎, 千頭萬緒。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綜合測評、評獎評優、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維護學生權益,為學生排憂解難。
輔導員老師每月組織主題班會,隨堂聽課,與學生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強與各科任課教師的聯系,根據反饋,進行總結,指導今后的日常工作,幫助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經常深入學生宿舍,指導學生營造良好的宿舍衛生和文化環境,高度重視宿舍文化建設。宿舍對集體主義觀念的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以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以學生為本、思想教育與公寓管理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創造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具有良好風尚的宿舍氛圍。
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妥善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定期對學生場所進行防火、防盜、防事故檢查,維護公共安全。組織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做好學生畢業前后、寒暑假、重要節假日和特殊時期的安全工作。嚴格輔導員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記錄和緊急情況處理工作,對涉及學校安全穩定的問題要高度警覺,快速反應,將危險問題及時化解。
5 加強特殊才能學生的創新指導
輔導員老師要采取措施激發學生創造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培育創新意識、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對于在某些領域具有特長的學生,他們中比如包括具有較強的體育競技水平,書法才能,很強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一定要幫助他們及早認識自己長處,充分發揮個人才干,積極營造良好的空間,指導參與高校大學生競賽和各種獎賽,促其個體發展,并在同學中樹立榜樣,打造班集體的競爭意識。
另外,學生工作應從教學、后勤、管理等方面入手,樹立全員育人意識, 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局面,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收到教育管理工作實效。
參考文獻
[1] 姚祖軍. 淺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3(3):69-71.
[2] 蔣蓮鳳. 試談高校學生管理[J]. 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