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天然氣與人類關系越來越密切。眾所周知,天然氣是一種干凈、方便、優質、高效能源。所以,不管是直接燃燒,還是用于發電或開車,都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經測定,天然氣的熱值和熱效率不但高于煤炭,而且高于石油。因此,許多行業專家對天然氣高看一眼,格外青睞,常把天然氣用于本行業的特殊工藝過程,以制造最理想的優質產品和爭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氣田早期開發研究
關鍵詞:呼圖壁氣田 早期開發 鉆井 油氣藏 油田開發
項目簡介:呼圖壁氣田開發前期研究充分應用氣藏精細描述技術和氣藏工程以及數值模擬等先進技術手段,結合國內外氣田開發成功經驗,對氣藏進行了精細描述和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氣藏地質概念模型和可預測氣藏有效厚度在平面上的分布新方法。利用滲流理論,將氣井產能公式進行嚴格的指導和引伸,從而進行不同類型的儲層及氣井類比分析氣田產能,建立反映氣藏開采主要特性方面的非均質概率模型,提出了“稀井高產”的原則,并優選出適合于該氣藏的最佳開采方案,為局開發決策提供了依據。
該研究成果對氣藏早期進行了系統、高效、合理開發研究,其研究成果屬國內領先水平。經現場實施,鉆井成功率達100%,方案符合率達100%。天然氣頂替稠油熱采燃燒的渣油,有利于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天然氣脫硫技術
關鍵詞:脫硫 天然氣
項目簡介:該技術主要是在催化劑作用下,將天然氣中的硫化物(主要是無機硫化物,即硫化氫)氧化為單質硫,單質硫可回收利用,并使催化劑得到再生。傳統的脫硫技術基本是采用濕法脫硫,脫硫過程中產生的廢渣難以處理,產生二次污染。本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反應條件非常溫和,催化劑的硫容高并可回收硫資源,同時不存在二次污染。
填埋氣體提純制作車用壓縮天然氣技術
關鍵詞:填埋氣體 天然氣 變壓吸附
項目簡介:該研究成功開展了利用PSA工藝分離提純填埋氣體制造車用CNG燃料的中試試驗研究,處理規模達到680m3/d;在設定的優化操作條件下,產品氣中的甲烷濃度穩定在97%左右,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3%以下,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的《車用壓縮天然氣 (GB18047-2000)》標準,填埋氣體中的甲烷回收率達到54.3%,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首次開發并成功運行了全自動、連續操作填埋氣體PSA分離提純系統。
牙哈凝析氣田油藏地質與油藏工程研究方法
關鍵詞:凝析氣田 油藏地質 氣田開發 石油天然氣地質
項目簡介:項目充分應用了地震、測井、層序地層學、沉積相分析、地質統計、滲流力學、滲流物理、試井、多相垂直管流、多相相平衡理論、多組分油藏模擬等多種學科的原理及技術方法,系統全面地研究了牙哈凝析氣田的油藏地質及油藏工程特征。特別針對牙哈的地質特點及循環注氣的需要,對凝析氣田的儲層裂縫系統、高滲透條帶、夾層特征、儲層建模、流體性質、試井、產能、開發機理及開發方式等課題開展了重點攻關,得出了一整套關于凝析氣田的油藏地質、油藏工程和開發方案編制的研究方法及關鍵技術;確定了YH23構造循環注氣部分保持壓力的開發方式,總井數21口,其中生產井13口,注氣井8口;注氣壓力54MPa。
項目建成后年產凝析油58萬噸,穩產期6-8年,穩產期內平均年產油50萬噸,最終累計產油697萬噸。 該項目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適用于所有的凝析氣田和氣田的開發研究,其創新點主要有:1、研究出了地震-地質-油藏模擬一體化建模技術及軟件;2、提出了一套夾層、高滲透條帶研究方法和技術;3、形成了完整的裂縫系統研究方法;4、在國內首次實測了牙哈凝析氣田的臨界點;5、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凝析氣藏產能綜合評價研究技術;6、探索出了一套開發機理的系統研究方法;7、研究出超深高壓凝析氣田及氣田高效開發綜合配套技術。
氣田西五一(3)循環注氣先導試驗
關鍵詞:循環注氣 凝析氣田 采收率 氣田注氣 油氣開采
項目簡介:柯克亞凝折氣田西五一(3)循環注氣先導試驗是為了抑制或減輕重質組分在地層中的反凝析,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利用自己的力量編制了循環注氣保壓開發方案并成功實施,形成了凝析氣藏開采、集輸、凈化、壓縮回注等配套工藝技術,填補了中國同類油氣藏循環注氣技術的空白,并形成了一定的配套技術,為類似凝析氣田的開發提供了借鑒和經驗,成果達到了同類氣藏開發的國內領先水平。五年來運行實踐表明,注氣保壓開發,凝析油采收率提高19%以上。如果早期注氣,效果更好。該項目解決了PVT樣品恢復的技術難題、方案編制、動態監測體系、采氣井改注氣井工藝以及開發調整等技術關鍵。
凝析氣田開采新技術研究
關鍵詞:凝析氣田 氣田開發
項目簡介:該項目是一項與油氣田開發實踐緊密結合的科技工程和重大油氣產能建設工程,涉及油氣田地質、特殊實驗、氣田開發、鉆井、采氣、地面設計及建設工程等多學科多專業,屬于石油、天然氣科學技術領域。牙哈凝析氣田是中國探明的規模最大的凝析氣田,具有埋藏深、凝析油含量高、高溫高壓、高含蠟、低地露壓差等特點。針對其開發中存在的一系列世界級難題,以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和氣田高效開發為目標,多學科聯合攻關,形成了一套適合于超深高壓凝析氣藏開發技術系列,取得了豐碩成果:1、建成了中國產能規模最大、第一個整體采用早期循環注氣開發的凝析氣田,凝析油產能58萬噸。2、解決了超深陸相地層大井距條件下儲層精細描述和精細建模等難題,建立的地質模型準確地預測了儲層中影響注氣效果的高滲透夾層分布規律。3、成功獲取了高溫高壓、低地露壓差PVT樣品,形成了一套高溫高壓凝析氣藏開發機理實驗評價技術。4、形成了一套超深高壓凝析氣田高效開發技術:優化開發方式提高采收率技術;井網部署及優化技術;防止過早氣竄的射孔方案優化技術。5、形成了一套復雜地質條件下超深井鉆采工藝技術:存在多套高壓鹽水層等復雜地層條件下超深井井身結構優化和長裸眼快速鉆井技術;大壓差條件下超深井屏蔽暫堵、儲層保護技術;油管傳輸負壓射孔與完井管柱一次完成技術。6、形成了一套高壓循環注氣地面工程優化及設計技術:高壓密相模擬計算和優化設計;高壓凝析油氣集輸工藝技術;超高壓(52MPa)注氣工藝技術。該項目具有科研生產結合緊密、成果產業化快等特點。成果保證了牙哈凝析氣田的高效開發,優化后單井產量提高6萬立方米/天,減少新鉆井3口,節約投資3.7345億元。該項目開發評價技術已應用于“西氣東輸”多個氣田開發前期評價中,循環注氣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柯克亞凝析氣田調整中,超深井鉆采工藝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塔里木油氣田開發中,鉆井成本降低29-31%,每年節約投資1.5-2.0億元。該技術對塔里木及國內類似凝析氣田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天然氣液化成套技術與設備

關鍵詞:液化 天然氣 技術 設備
項目簡介:該技術利用管線輸送的天然氣為原料,先對其進行凈化處理,然后液化,再將液化了的液體天然氣存入貯罐,用低溫液體運輸車或其他運輸設備送到最終用戶,或利用液化技術在天然氣管道輸送的高低峰階段調峰。液化天然氣為液態貯運,具有安全可靠、建加氣站成本低等特點。
三甘醇脫水撬裝裝置
關鍵詞:天然氣 脫水 三甘醇 撬裝裝置
項目簡介:該項目研制成功我國第一套“天然氣三甘醇橇裝脫水裝置”,填補了國內天然氣預處理設備方面的一項空白。該設備橇裝化,占地面積小,現場安裝方便;全自動化控制,實現無人職守;不使用電力,利用天然氣自身的壓力。開發的天然氣三甘醇脫水撬裝裝置,各項技術參數及設計指標先進、選取合理。現場投運以來,運行安全、平穩、可靠,實現了完全自動化控制,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主要指標超過了設計參數,達到了較高水平,脫水效果良好。
化工利用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
關鍵詞:天然氣化工利用 天然氣利用
項目簡介:該研究項目通過對世界天然氣化工利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的歸納和分析,結合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的技術與裝備現狀,提出中國石油股份公司今后在天然氣化工利用方面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為股份公司的項目規劃提供可靠而堅實的基礎。該項目以天然氣化工產品進行劃分,分別介紹了天然氣制合成氨、甲醇、氫、乙炔、合成油、二甲醚、低碳烯烴、芳烴等八種天然氣化工產品及技術。具體的寫作內容共分五部分,概述部分,傳統天然氣化工產品及技術,天然氣化工利用新技術及產品,研發中的天然氣化工技術及產品,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化工發展戰略的制定。
全電控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動機研究
關鍵詞: 柴油氣口順序噴射全電控雙燃料發動機天然氣稀燃
項目簡介:該課題采用氣口順序噴射、稀燃、全電控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動機方案,對斯太爾WD615.64增壓非中冷柴油機進行了改裝。試驗結果表明,改裝后的發動機NO、顆粒和NMHC排放均達到了歐n排放指標。CO和HC(含甲烷)通過后可以處理解決。
LND2000/20型液壓式天然氣汽車加氣子站

關鍵詞: 壓縮機天然氣加氣子站
項目簡介:該技術以液壓動力系統將液體介質恒壓的注入氣瓶,將瓶內的天然氣以同樣壓力穩定地推出,直接給天然氣汽車、公交車充氣。傳統加氣子站的儲氣設備隨天然氣的分發,需要壓縮機不斷增壓,而氣體在減壓時要吸收熱量,增壓時要放出熱量,能量損耗大,機械效率降低,進而影響壓縮機的壽命。CNG拖車中的天然氣的利用率僅為75%~80%,運輸成本提高。CNG加氣子站由液壓系統維持其高壓狀態,其壓力變化范圍很小,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溫度變化不大,液壓系統能量利用率比增壓系統要高。拖車中天然氣的利用率能達到95%以上。
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目標評價
關鍵詞: 天然氣勘探鄂爾多斯盆地目標評價
項目簡介:該項目通過野外露頭剖面觀察歸納出11種層理類型,提出了“砂體單元溯源疊置”的概念,識別與劃分出了河流、下切谷、砂體三單元的分布和相互關系,總結了山2三套砂體的遷移規律,該成果對研究山西組沉積環境演化及砂體遷移規律預測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大量分析化驗的基礎上,總結了沉積和成巖作用對儲層孔隙差異性的控制:太原組為溶孔型石英砂巖儲層;山2段為溶孔-粒間孔型石英砂巖儲層;盒8-山1段為晶間孔-溶孔型巖屑砂巖儲層;上石盒子組和千5段為粒間孔-溶孔型長石砂巖儲層。其中以溶孔-粒間孔型石英砂巖儲集性最好。
藏地球物理探測理論與技術
關鍵詞: 天然氣藏地球物理探測
項目簡介:該項目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地震數據體結構特征法預測油氣層”的新思想,并把其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大幅度提高了油氣預測準確率,總體預測準確率高達80%以上。創造性地實現了油氣預測過程中縱向上和橫向上按統一算法、統一劃分標準確定油氣層的預測方法的統一,解決了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縱向上與橫向上油氣預測有時不和諧的現象。在油氣預測成果表達方面,采用無量綱黑白標定,結果簡單明了,有利油氣區分布范圍、特征不用太多的人為推理判斷,盡量減少對油氣檢測的不確定因素。應用地震數據體結構特征法預測油氣層,不僅在理論上有新的突破,而且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天然氣干氣重整制合成氣UP-Y12系列催化劑
關鍵詞: 合成氣天然氣催化劑干氣重整
項目簡介: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性溫室效應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會嚴重影響工業與經濟發展,同時天然氣的化工利用也成為天然氣有效利用的熱點。由于合成氣的下游產品開發已經相當成熟,因此,將甲烷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合成氣(H2+CO)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轉化途徑。同水汽重整相比,用二氧化碳代替氺同甲烷進行重整反應,可降低反應的成本和能耗,更重要的是H_2/CO比特別適宜于羰基合成和含氧有機化合物等下游精細化工產品的制備。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和甲烷 這兩大溫室氣體的同時有效利用,可從根本上緩和溫室效應,改善人類生活居住環境,因而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天然氣成藏條件研究
關鍵詞:天然氣成藏條件 鄂爾多斯盆地
項目簡介:該項目通過烴源巖分析,指出了烴源巖的本地性。結合儲層研究,使用多種方法驗證確定了儲層致密化時間。通過地震、測井、地球化學以及地質分析,建立了傳統“深盆氣”區域氣水過渡帶的天然氣成藏及分布模式,即南北兩側分別以根緣氣和常規氣聚集為主,合理解釋了已發現油氣的分布特點,指出了天然氣勘探有利區及不同區域中的天然氣成藏及賦存方式,主要采用風險概率分析法,同時計算了研究區的根緣氣和常規氣資源量。
脈沖燃燒熱水爐(MCTL-2000型)
關鍵詞: 脈沖燃燒天然氣熱水爐
項目簡介:天然氣脈沖燃燒熱水爐采用國際上先進的脈沖燃燒技術,具有工作壓力低,適應性強;熱強度高,結構緊湊;熱效率高,節能;排放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低,污染小;排煙溫度低,能充分利用氣化潛熱等優點。是國內首臺先進的肪沖燃燒熱水加熱裝置。適用于賓館、學校、醫院、小區域住宅及工礦企業的采暖和熱水供應。
CYTZ-100型汽油、天然氣雙燃料汽車用壓縮天然氣裝置
關鍵詞: 天然氣汽油壓縮天然氣雙燃料汽車
項目簡介:該成果在研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根據國產汽車發動機特點,研制了開發適合國產汽車特點的CYTZ-100型壓縮天然氣裝置,該成果具有設計新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和使用維護簡便、工作可靠等優點,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經過實踐,用汽油燃燒的汽車安裝使用該裝置后,既可用汽油也可以轉移成使用壓縮天然氣(天然氣壓力≤20Mpa),每標準立方米天然氣可以代替1.25升汽油,汽車發動機廢氣排放CQ≤0.5%,HC≤500ppm。
天然氣發動機改裝與控制關鍵技術
關鍵詞: 控制天然氣發動機 改裝
項目簡介:該項目成果利用汽油機改裝技術,使用自行開發的天然氣進氣比例混合裝置,精確控制發動機轉速,實現制冷能力的連續調節。在達到國外產品性能的同時,加工成本大大下降。利用鉸接連桿控制發動機轉速的執行機構,可將發動機轉速穩定在+/-30rpm,完全滿足制冷機能量調節的需要;天然氣發動機熱泵的功率范圍一般為30~90KW,我們開發50KW機組的汽油機改裝+進氣混合控制系統的成本在5000元左右;機組的供熱、供冷效能取決于制冷系統的性能。
研究、評價和準備開發有前途的石油天然氣用的計算機集成技術
關鍵詞: 石油天然氣 計算機集成技術
項目簡介:用于建立預測碳氫化合物原料的資源前景的地質模型,計算它們的儲量,論證石油天然氣儲區開發的技術路線。這是一種集成的程序包,它在奔騰型IBM-PC上實現,其中包括HHTEFPAH,APM-FHC,HHTEFPO等程序系統。程序使用各階段的地質——地質物理信息(鉆井,巖心分析,試驗結果,FI/IC,地震勘探和重力磁力勘探等信息)以及宇航照片解碼的結果。
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物性與綜合利用技術

關鍵詞: 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物性 綜合利用
項目簡介:該技術從獨具特色的致冷劑水合物延伸到對新世紀能源工業致關重要的天然氣水合物,充分將熱能工程、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化學工程學科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包括致冷劑水合物和天然氣水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相平衡、生長動力學、生成/分解過程的能量轉化的基礎理論。空調冰箱蓄冷節能、天然氣高密度儲存與凈化、管道抑制、油田污水治理、果汁濃縮、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等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申請專利14項,可承擔氣體水合物方面的技術服務和技術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