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韓國國防工業能力已快速躍升至與其它經濟強國并駕齊驅的境界。韓國不僅可確保其自身所有傳統國防武器的生產產能,并朝著成為全球軍售市場先驅的目標邁進。韓國國防部的主要目標是盡可能自立自強、國防供應來源多元化,并且加強軍力,特別是航空工業與獲得精密科技方面。
美國扶植
傳統上,基于武器系統的相容需求,美國是韓國最大的武器供應來源。韓國與日本一樣,極度仰賴美國的軍事合作。從韓戰到上世紀60年代,韓國軍方均視美國為其軍事裝備主要采購來源。韓國經濟和工業實力于70年代大幅增長,當時美國即借由軍售貸款與資助方式,以轉移專業技術資料、合作生產、授權制造計劃與建構生產設施等途徑扶植韓國國防工業。
本土發展
韓國于70年代的高軍費促使其決定建立本土國防工業。國內來源供應品項于采購過程中享有優先權,至于對外采購品項則大多屬重要供應品項及尖端科技。目前韓國軍事裝備系由諸如大宇、現代、羅騰及三星等國際大廠產制,并由中央控管銷售體制配合“韓國國防工業協會”協調運作。這些大公司產制的國防產品,清楚展現出其于過去30年來獲得與發展之技術,并借此奠定韓國國防工業的堅固基礎。
韓國幾乎所有的軍事采購案均具有國防安全以外的目標。自80年代末期起,軍事采購的目的不單指滿足戰備需求,另旨在轉移技術予本土工業。例如,結合韓國生產組件者即列為高優先選項。韓國亦采用合作生產計劃減少對外國供應商源的依賴,以期拓展新市場。韓國系美國國防制造業工業互惠協議下,于環太平洋地區的最大受惠國,同時亦是全球十大受惠國之一。例如,基于1991年韓國向美國購買F-16型戰機案的工業互惠條件,洛-馬公司即協助韓國制造一款T-50“金鷹”自制教練機/輕型攻擊機,如今該型機已進入量產階段。
航空工業發展
隨著軍機的需求增加,韓國的航空經驗及野心也隨之擴張。在成功獲得原廠授權生產UH-60“黑鷹”直升機及F-16戰機后,韓國即投資大筆經費發展其航空工業。韓國航空工業公司創建于1999年10月1日,是應對韓國政府的工業改造政策,由3家國內飛機制造廠(三星航空、大宇重工及現代航空公司)合組而成的成功案例。迄今該公司已包辦整個韓國軍用及民用航天計劃。韓國政府在2000年指定韓國航空工業公司為專業飛機制造商,并借由其持續不斷的研發作為及精進的制造品質來帶動韓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借由更健全的財務結構,以及透過執行諸如高度成功的“韓國戰機專案”與許多航空結構計劃后所累積的技術經驗,韓國航空工業公司已和多家先進飛機制造廠形成聯盟關系。韓國航空工業公司參與的國防事業包括T-50/A-50“金鷹”先進教練/輕型攻擊機、KT-1基礎教練機,韓國戰機專案第二階段、無人空中載具、韓國多功能直升機、海上巡邏機計劃、軍用電子系統與復合材料等。
韓國造船業
韓國海軍造船工業主要得力于其發展健全、以經濟有效的貨柜與運務而享譽國際的海上造船工業。其主要造船廠除能供應各類巡邏艦艇給國內軍方、警方及其它官方單位外,另能成功外銷部分船艦。韓國海軍的造船實力已達足可建造新一代驅逐艦和柴電潛艦的精密水準。
大宇造船及海事工程公司業已完成韓國海軍第5艘KDX-II系列驅逐艦。這艘4500噸級驅逐艦于2006年下水,并且在2007年開始作戰部署。韓國國防部投資1.2兆韓元(約12億美元)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約購買高精密海軍“宙斯盾”防御系統,以配備韓國海軍3艘7000噸級KDX-III驅逐艦,此舉旨在同步追蹤并摧毀多架飛機。另外,由“韓進”重工所建造的兩艘13000噸級LPX兩棲突擊艦,可攜載700名海軍陸戰隊員、10架直升機、2具高速氣墊登陸艇,以及10輛裝甲車,可望提升韓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的戰力。
近期訂單
當韓國國防產業出口值跨越10億美元關卡后,眾人即預測其將在國際市場上再創佳績。韓國近期贏得土耳其軍售合約的消息,即是對其方興未艾的國防工業所注射的一劑強心針。土耳其于2007年6月宣布已和韓國航空工業公司簽立價值約5億美元的合約,向韓國采購數十架KT-1型噴氣基礎教練機(該型機早先曾售予印尼)。土耳其另決定采購韓國新一代配備自動裝填式120mm機炮的兩棲戰車技術,別名為“黑豹”的XK-2戰車,它具有與直升機匹敵的戰力。繼2001年韓國國防工業因K-9合約賺進10億美元后,這項出口訂單再度創造價值超過5000億韓元的收益。最近,韓國的國防發展局宣稱其已成功發展出一種代號K21、重26噸的先進步兵作戰載具,配備具有平衡功能的40mm自動機炮、7.63mm機槍,以及1具反坦克導引導彈發射器。其具備極佳的渡河能力,陸上速度可達每小時70公里,水中前進速度也可達每小時7.8公里。韓國于2006年展示其生產不同型式高科技導彈的實力,如“海星”艦對艦巡航導彈,以及可攜式“神弓”反戰機導彈;海星導彈已取代美制“魚叉”導彈,而“神弓”導彈則為“毒刺”導彈的替代品,在韓國武器出口清單上的品項尚有155mm、射程超過40公里的K-9自行榴彈炮,以及可改裝成輕型攻擊機的T-50超音速噴氣教練機。
韓國T-50超音速噴氣教練機最近獲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青睞,使其國防工業的名聲更是如日中天。若獲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合約,韓國國防工業勢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紀元。每一架T-50教練機要價約230億韓元,相當于賣出1600輛中型房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計將采購50~60架飛機(價值1.3兆韓元),該訂單將成為韓國國防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
韓國政府正不遺余力地推銷T-50教練機,該型機結合多項最新科技,包括一系列數位飛行操控系統,已經評價為全球現行超音速噴氣教練機中的佼佼者。鑒于韓國航空工業急速發展的腳步,其可望在2015年前成為“世界排名第8的航宇強國”。
韓國國防裝備在贏得口碑之余,另在包括超音速噴氣教練機及潛艦等大宗品項方面獲得豐厚收益。盡管預料未來經濟復蘇情況將趨緩,韓國仍能借助出口導向經濟與鄰近日益擴張的亞太市場(包括南美各國)而坐收近水樓臺之利。日漸成為亞洲國防工業樞紐的韓國,未來其外銷量將更上一層樓,尤其是在航天工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