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碧霞,女,1930年生,江蘇徐州人,1950年畢業于徐州師范學校,曾任職文化館、群藝館。1960年考入江蘇省國畫院學習。
1977年調入安徽藝術學校任花鳥畫教師,創作大量作品,經常在國內外展出發表。曾出版個人畫冊及參與全國性畫集共有五十多部。1994年《春情》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2002年創作《瑞雀呈祥》作品參加“2002年全國中國畫展”被評為優秀獎。2003年《花季》入選“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2006年《月光曲》入選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獲銅獎。名字被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家大辭典》、美國《世界名人錄》等。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安徽省文史館特邀畫師,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等職。
《國色天香》、《紫藤小鳥》、《群蝶織春》、《孔雀開屏》,看李碧霞的畫,猶如走進一個姹紫嫣紅、花團錦簇、蜂鳴蝶舞、鶴翔雀躍的綠野仙境。畫家把大自然點綴得五彩繽紛、生意盎然,呈現出一派氣韻流動之美。品味這種表現生命靈動的韻律,使人感到這些畫已不是生活的點綴,它似乎關系到生活的品質和生存的環境。倘不是大自然的厚愛,哪會樹鳴幽鳥,花開滿枝,倘不是畫家調紅抹翠,凝思涵蘊,哪會有《青暉》、《秋思》、《綠蔭》、《瑞雪》……生命離不開環境啊!畫家給人以審美的愉悅,也給人以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
李碧霞擅長工筆,亦工寫意。明人曾謂“人巧不敵天趣”,意思是說工筆畫不及寫意畫,其實不然,寫意畫以神與意作主體,也要注意造型,無形神將焉附,工筆畫既要形意并重,也要求其神采。“萬趣融其神思”乃藝術造型之終結。李碧霞兼工帶寫,工筆如《富貴和平》,寫意如《嘉祥翠羽》,莫不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那幅《春光》一朵粉色牡丹,水墨渲染,略施淺色,濕筆溫潤,元氣淋漓,以粉黃和胭脂點戳花蕊,顯得特別挺拔精神;枝葉偏斜,隨意揮灑,極富變化;筆墨不多而空間寬敞,靈實之間給人留下無限遐思,前人贊譽畫作佳品謂之“五得”,即得其形,得其意,得其神,得其韻,得其趣。李碧霞實乃“遷得妙想”有以致之。

李碧霞客廳一角
繪畫是視覺藝術,要在表現對象的美感,以取得畫面的強烈的視覺效果。李碧霞十分重視形式感,在時代感和民族性的結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她融中外古今諸家之長,廣采桑葉,消化醞釀,豐富自己的表現力,構圖、造型、用筆、設色敢于大膽突破。她尤為講究造型,布局多奇趣。她喜歡用簡潔的“折枝”經營構圖,清麗雋雅,頗有傳統“鋪殿畫”的韻致,裝飾性很強。她似乎特別愛畫白孔雀,我見到的《孔雀開屏》、《嘉祥翠羽》、《春暉》、《秋思》、《寒露》和《三綿圖》六幅畫畫了十一只孔雀,均以裝飾的、華麗的翠麗的翠羽為主體,從不同的視角對畫面進行平面分割,造型、構圖近乎完美的和諧,設色艷而不俗,不落常套;物理、物情、物態三者俱足,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寫生功底。
李碧霞的花鳥畫形象準確,筆墨潤秀,神采飛揚,健美清新,新意迭出,一片天籟,具有傳神超物之天趣。花鳥畫易甜俗,從李碧霞的作品中卻看不出一點媚俗的心態。格調體現作者的審美品位和人生態度,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名稱秋 艷
作者李碧霞
材料紙本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