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能力是人們一生中最大的財富。二十多年來,我們始終把青少年科技教育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不斷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規律,努力健全和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運行機制,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科技教育立交橋。先后有范家園中心小學、汨羅市一中被定為湖南省科技活動示范基地,科技創新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也逐年提高,近幾年都有優秀作品在全國創新大賽中獲獎。我們的做法是突出“四個強化”:
一、強化創新意識,積極主導宣傳,辦好每年一屆的科技創新節。
科技教育是一項基礎工程,教育工作者要強化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積極主導宣傳,堅持開展科技活動。我們在構建素質教育體系、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過程中,將科技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子體系,有目的、有計劃地把強化科技教育作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不斷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勇于動手、敢于創新的進取精神。
為了及時總結各學校科技教育經驗,加強合作與交流,我們每年都定期召開青少年科技教育經驗交流會,確定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科技創新節,通過科技創新節為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熱愛科學的青少年朋友提供展示平臺,并評選出優秀作品、優秀科技輔導教師和優秀組織單位,全面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二、強化科技活動,注重社會實踐,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為了開展好科技活動,我們每年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了諸如“愛科學活動月”活動;舉辦中小學生創新設計、發明創造、科學幻想繪畫、科技論文、實踐探索考察活動、創“金點子”活動以及“航海、航空、航天、車輛、建筑”模型競賽等活動。有些學校還專門編寫了科技活動校本課程,進課表上課,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開展諸如“愛鳥周”、“愛蛙日”、“植樹護林周”等活動。在實踐中學生受教育的活動空間得到拓展,創新意識在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思維領域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和培養。
我們還以創建城鄉“科普示范單位”為契機,充分利用中天科技、松菊油漆、金成生物制藥等企業無償提供的科技活動場所作為科普教育基地,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
我們組織的科技活動,力求三個“凸現”:凸現生活化,各學校的科技活動緊密聯系當地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身邊的科技知識;凸現人文化,讓學生放手、放眼、放膽,在親歷中領悟,在探究中升華;凸現校本化,致力于采用個性化的教育手段營造獨特的科技教育氛圍。
通過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激活學生動手、動腦的潛能,滿足了新世紀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需要。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我市連續七年來都有作品獲獎,先后有八名同學在全國創新大賽中獲獎并被保送到重點大學,特別是范家同中心小學吳威力同學,他發明的《犁耙板》榮獲全國發明創造一等獎,他因此被專家喻為跟“黃帝賽跑的人”。
三、強化科學素質,優化教師隊伍,關注科技輔導教師的切身利益。
科技教育,學生是主體,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依賴于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了充分發揮科技教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從提高科技輔導專職教師素質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優化教師隊伍的措施。
1.加強培訓。我們每年都要聘請專家教授講課,對全市的科技輔導教師進行培訓,并通過考試頒發結業證,做到人人持證上崗。
2.保障經費。我們通過青少年輔導員協會的社會影響,每年向政府爭取活動經費3萬元,并接受了社會各界的捐贈,或開展科技創新節“冠名”活動籌集資金,確保科技創新活動經費足額到位。
3.事業吸引。對于那些有強烈事業心和創業熱情的教師,鼓勵他們積極從事科技教育事業。在培訓上,給予重點支持;在經費上,給予優先保證;在工作上,及時提撥重用;在職評上,指標適當向從事科技教育的教師傾斜。每年,局里都要拿出一定數量的中、高級指標解決科技輔導教師的職稱問題。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從事科技教育工作的教師的榮譽感和積極性。
4.實施獎勵。我們把對科技輔導教師的獎勵歸口于教師獎勵基金會,所占比例為10%,對科技教育有功之臣的獎勵實行制度化、規范化。不少學校還設立了相應的科技輔導教師獎勵基金,不斷提高獎金標準,對作出突出貢獻的輔導教師實行重獎。
這些措施使我市從事科技教育的教師深切地感受到:從事科技教育工作,政治上有榮譽,待遇上有收獲,事業上有建樹。從事科技教育的教師隊伍得以穩定,并逐漸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教師群體。
四、強化目標管理,突出工作重點,把科技教育成果作為考核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依據。
我們認為:向管理要效益是最佳的效益。青少年科技活動必須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發展個性為宗旨,以培養青少年的興趣、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以及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和頑強的學習品質為最終目標。科技教育評價要立足于面向全體青少年、全面評價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科技興國”服務。為此,我們著重狠抓以下幾點:
一是實行目標管理制度。多年來,我們始終把科技教育納入教育局素質教育總目標進行考核評價。高中、初中、小學在目標管理中的權值分別為2分、6分、40分。重點突出狠抓小學的科技教育,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后備人才。
二是實行考查考核制度。我們將科技創新作品列入考核內容,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參加一個科技活動興趣小組,由科技輔導教師進行等級考核,然后由教育局統一考查復評,其權值占科技教育總分的60%,其余的40%由創新績效決定。考核的綜合成績將作為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是實行加分獎勵制度。在中考升學中,實行加分獎勵和特招兩種方法鼓勵科技創新人才。我們歷來的做法是:初中生在科技創新大賽中獲汨羅市一、二、三等獎的,升學分別加3分、2分、1分,獲岳陽市一、二、三等獎的,升學分別加5、4、3分,獲省一、二、三等獎的,升學分別加20、15、10分,獲省二等獎以上的保送到重點中學。
通過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市逐步形成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用制度管理約束、用評價手段促進、用重獎方法激勵、用政策傾斜吸引,使從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同志有“為”、有“味”、有“位”。良性循環局面的出現,實現了科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開創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新局面,強有力的推動了我市素質教育的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