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級貸款災難和信貸危機會導致金融業危機嗎?為此,我們請教了13位最睿智的商界人士,分享他們對于衰退的看法和對未來的洞見
麥晉桁
這是危機嗎?無論何時,只要市場這么混亂,那就是出現危機了。與其說這是一場信貸危機,不如說它是流動性危機,罪魁禍首就是次級貸款災難。
目前的情況并非一無是處,市場仍然具有流動性。除美國外,中國、俄羅斯和中東還有大量投資者的資金。世界其他地區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即便美國陷入衰退,我想我們也不會陷入全球性的衰退。
現在說這一切將如何結束,還為時尚早。市場終將恢復正常,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會對抵押貸款持更謹慎的態度。交易中將納入更嚴格的合同條款,這樣,一旦出現差池,就可以對交易重新定價。
沃倫·巴菲特
許多機構公布的自己手中所持股票或抵押債務債券、擔保抵押債券的精確市值實際上是虛構的。它們按模型定價,而不是按市場定價。近期許多債務市場出現的危機更是把這個過程變成了按謊言定價。
這些機構中,有許多背負沉重的債務,因此“模型”和“市場”間的差別可能對股東資產造成重創。對這些機構來說,鎖定市值并非難事:它們只需賣掉持有的所有大倉位的5%。
就某個角度而言,我同情機構不愿面對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的做法。我也很希望按照“模型”而不是“市場”來標注我的價值。
羅伯特·席勒
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我們的股市和樓市都經歷了激動人心的黃金發展期,由此也形成了一種心理。這種繁榮心理讓我們降低了借貸標準,并且打起了如意算盤,認為賺錢很輕松,而房地產市場和股市也雙雙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但是,現在它們似乎開始走下坡路了。
我的一個更樂觀的看法是,住房和股票價格的下滑并不一定就是壞事。它讓購買住房更為可行,而且還為年輕的投資人提供了更好的機遇。這并不是什么重大災難。它可能會減緩經濟發展速度,并且導致衰退,但我們還會從中重新站起來,而且許多人的生活將變得更優越。

吉姆·羅杰斯
我們陷入了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信貸泡沫。隨泡沫的不斷膨脹,它開始向新興市場、杠桿收購甚至是各個領域擴張。而且,至今還沒有被徹底清除。我覺得這樣的泡沫不可能在一年半載之內被清除。它一般需要更長的時間。
長期以來我一直看空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而且還將繼續持此觀點。如果它們反彈,我很可能會更加看空它們。我肯定不會買任何東西。市場僅下跌了 8%。我覺得這并不是買入的時機。我估空的事物在有些人看來可能正是購買的好機會,但我不這么看。我對銀行已經看空了近一年,而且在一段時期里這并不是在開玩笑。但是,我補充了倉位,現在來看這非常有意思。
威爾伯·羅斯
2005年和2006年,美國人花的錢比他們掙的還多,并且用借款來補足差額。聯邦政府也是如此。所有人都在暗暗擔心這樣做有危險,但他們又想讓自己的需求立刻得到滿足,于是人們對那些認為全球流動性會保障這些貸款安全的發言人表示贊同。艾倫·格林斯潘甚至建議人們取消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沒有哪一種模型構造能夠讓華爾街接受這種100美元的票據,然后再把它變為可以賣到103美元的證券。次級貸款模型既沒有捕捉到日益寬松的信貸標準,也沒有留意房地產價格可能持續大幅下滑,這再次證明“金融工程學”是華爾街詞匯表中最危險的詞組。
吉姆·查諾斯
我們不清楚情況有多糟。問題是我們不知道這個黑洞究竟有多深。所謂“黑洞”,我指的不僅是信貸問題,還有其中的會計問題。我認為,許多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可能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高。也就是說,它們在上升期顯示了巨額利潤,而且人人都有高額獎金,但進入衰退期后它們也會注銷巨額資產。
在個體層面上,目前發生的情況可能是關于指數的爭論,而并沒有考慮到個股的風險。當然,任何由于會計問題而看似可疑的事情,都會遭到華爾街全面而又猛烈的抨擊。過剩的領域會被徹底摧毀,而且所有反應過激的領域都會成為人們最終尋找廉價交易的場所。但是,我認為我們離這一步還很遙遠。
比爾·米勒
這些情況正是學術界所熟知的“系統內生”現象。也就是說,它們是正常的。通常,它們每隔三五年就會發生。
但是,這些事件中也包含機遇。實際上,當市場像現在這樣出現凍結時,只要你還擁有流動資產,你就總能獲得機遇。不要擔心情況會變得多糟糕。相反,我認為人們應該思考哪里會有機遇。
斯蒂芬·羅奇
這是大規模的資產泡沫破裂七年來第二次對世界金融市場造成重大破壞。在這兩次事件中(2000年的股票泡沫和2007年的信貸泡沫)中央銀行均未能盡職盡責。中央銀行未能向全世界的金融市場以及越來越依賴資產的全球經濟提供穩定的支持。
目前的金融危機為現代中央銀行業務敲響了警鐘。疏忽的代價就是系統風險不斷升級,它有可能對日益一體化的全球經濟構成嚴重威脅。它還有可能刺激政客草率地采取干預措施,從而削弱中央銀行至關重要的政治獨立性。中央銀行業務的藝術性和科學性亟需趁現在還為時不晚,予以徹底整頓。

埃米·布林克利
我們早就知道這些調整會到來。讓我們感到吃驚的是波動的幅度以及對流動性的影響,尤其是對短期流動性的影響。近五年來,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并且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有了新的參與者:外國投資者、對沖基金以及私人股權公司。我們還有了新產品,它們比以往的產品更加復雜。這些變化的確讓風險變得更加分散,但它們也增大了不確定性。
本·斯坦
世上沒有人會因為太愚蠢而無法在股市中賺到錢。但是,卻有許多人因為太精明,反而沒賺到錢。
要想賺錢,你所要做的就是在國內購買新興市場和發達世界的主要指數,然后再為你的老年生活增加一些保障,比如可以購買一些養老金。
要想賠錢,那就假裝你的的確確非常聰明,而且通過閱讀財經新聞、收看CNBC,你天天都能猜透市場走向。除此之外,你還必須對資金以及整個世界毫無分寸感。我對往后10天標普指數的走勢毫無頭緒,但我堅信10年之后它會高出許多,而且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這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次級貸款、私人股權和對沖基金的家犬可能會狂吠不止,但股市車隊還會繼續前行。
亨利·鮑爾森
當我們的金融市場明顯發生波動時,全球經濟的基本面依然保持健康。這有力地證明了金融市場還會繼續調整。這次的教訓并不新鮮。這是一記警鐘。它提醒所有參與者,必須全面了解他們所面臨的風險,并且保持警覺。
眼下的緊張局勢還會再持續一段時間,而且還會有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消息出現。一些投資者會遭受損失,一些機構會破產,但整個經濟和市場仍然是健康的,它們足以吸收、消化這一切。再強調一遍,基本條件還是穩固的,我們的市場是有彈性的,它們終將與經濟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