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和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公布其對178個經濟體2007年稅收狀況研究的報告《2007年稅收繳納:全球概況》(以下簡稱“報告”),這是這兩個組織繼2006年首次公布全球稅收年度狀況后的第2個報告。報告根據企業每年納稅次數的多少、企業遵從稅法花費的時間以及企業的總稅率,對企業在178個經濟體納稅的簡便程度進行了排名,并介紹了全球主要的稅收改革。
馬爾代夫繳稅最簡便 白俄羅斯繳稅最復雜
為了便于在完全相同的前提下對各國稅負進行橫向比較,報告舍棄了各國客觀存在的其他差異,僅僅考察稅制的不同。為此,將稅率分析建立在大量假設前提之上,其結論與現實有差異。盡管建立在假設基礎上的稅率測算沒有現實意義,但卻便于各國間的橫向比較,并為各國決策者提供參考。
從報告中可見,2007年,企業納稅最簡便的10個經濟體依次是:馬爾代夫、新加坡、中國香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愛爾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新西蘭和基里巴斯。馬爾代夫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為該國對國內制造企業只開征一個很小的稅種——財產轉移稅,需要就利潤納稅的只有賓館和銀行企業。在中國香港,企業只繳納4種稅,所有稅種都是低稅率。阿聯酋、沙特等石油生產國通常都傾向于對國內制造企業征收低稅,因為政府的財政收入來自別處。
企業納稅最復雜的10個國家分別是:巴拿馬、牙買加、毛里求斯、玻利維亞、岡比亞、委內瑞拉、中非共和國、剛果共和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這10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的總稅率超過經營利潤的100%,7個國家的企業至少每周要納稅一次,每年花在納稅上的時間至少65天。其中,排名最后的白俄羅斯,企業要繳納11種稅,其中10種是每月繳納,1種是按季繳納,白俄羅斯企業平均每年要納稅124次。復雜的稅法導致白俄羅斯的總稅率幾乎達到經營利潤的1.5倍。
各國普遍進行降低稅率改革
為使企業納稅更簡便,2006~2007年,有31個經濟體改革、完善了公司稅制度。報告認為,保加利亞走在改革的最前列,將公司稅稅率從15%降到10%,并削減雇主繳納的社會保障稅。此外,還在公司所得稅和社會保障繳款中普遍采用網上在線申報。土耳其是改革的亞軍,將公司所得稅最高稅率從2005年的30%降到2006年的20%,并采用新的公司稅法。土耳其還在2006年將對利息的征稅從18%降到15%,并簡化財產稅制和支票交易稅制。該國還改進電子申報,把企業遵從稅法的時間降低31個小時。
東歐和中亞國家構成2006年~2007年稅制改革的主力軍。除了保加利亞外,還有8個國家降低了公司所得稅稅率,6個國家降低了雇主支付的社會保障繳款。烏茲別克斯坦將公司稅稅率從2005年的15%降到2006年的12%,2007年再降為10%。該國還將社會保障繳款從2004年的33%逐步降到2007年的24%,擴大小型企業一次性繳納稅款制度,并取消生態稅。摩爾多瓦正在進行最激進的改革:將公司所得稅稅率從2006年的16%降為15%,到2008年降為0。馬其頓共和國則將公司所得稅稅率從2006年的15%降為2007年的12%,到2008年將降為10%。阿爾巴尼亞于2006年將雇主支付的社會保障繳款從30.7%降低為21.7%。阿塞拜疆將公司所得稅稅率降低了2個百分點,并簡化納稅的管理程序。哈薩克斯坦增加折舊率,減少利潤稅的稅基。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將公司稅稅率降低了一半,并降低社會保障繳款3個百分點。羅馬尼亞和斯洛文尼亞降低了社會保障繳款,斯洛文尼亞還打算進一步改革,到2009年取消工薪稅。
東歐國家簡化稅制的主要動力在于加入歐盟,并參與競爭,這增加了西歐國家簡化稅制的壓力。
非洲有6個國家進行了稅制改革。塞拉利昂降低重復征收的銷售稅,改革將銷售稅稅率從15%降到10%。2008年,該國將全部用增值稅取代銷售稅。有4個非洲國家降低了公司所得稅稅率,2個國家降低了社會保障繳款。毛里求斯正在逐步用15%的新稅率代替25%的標準利潤稅稅率,新稅率在2009年7月將適用于所有行業。不過,非洲目前仍然是稅率最高的地區。理論模型顯示,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塞拉利昂、布隆迪、岡比亞的企業都要繳納超過其利潤200%的稅款。
中東和北非有4個經濟體進行稅收改革,盡管改革主要關注的是降低利潤稅率,但有些國家走得更遠些。以色列取消了印花稅,敘利亞提出大規模納稅人概念,使大企業更容易納稅。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將公司所得稅稅率降低了5個百分點,是該地區總稅率降低最多的國家。烏拉圭實施新稅法,取消了15個稅種,簡化社會保障繳款,并降低利潤稅、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哥倫比亞取消稅收的通貨膨脹調整制度,簡化了稅款的計算方法。墨西哥繼續降低公司所得稅稅率。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只有2個國家進行改革。蒙古對公司所得稅、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實施新稅法,降低公司所得稅稅率,并對個人收入實行新的單一稅制。馬來西亞將企業利潤稅稅率降低1個百分點,2008年將再降1個百分點,并簡化在線納稅申報。
降低稅率可以減少偷逃稅動機,并激勵企業投資。因此,總體上不會減少政府財政收入,而是帶來政府與企業的雙贏。例如,希臘在2005年降低公司所得稅稅率后,公司稅收入占GDP的比例從4%提高到5%。埃及在2005年降低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后,遵從稅法的納稅人增加了100萬。
簡化征管手段可以增加稅收收入
報告認為,企業納稅不僅受稅率影響,還受稅法遵從負擔的影響。報告指出,與降低稅率一樣,采用網上在線申報、合并稅種和簡化稅收征管方式,是促進企業更便利納稅的成功經驗。
報告認為,對一個企業的相同稅基如工資薪金、利潤或財產價值征收多種稅,增加了納稅人和稅務機關雙方的負擔。例如,波蘭稅收征納成本在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國家中最高,占其稅收收入的2.62%,原因在于,企業在一年中必須納稅41次,其中包括4種不同的社會保障稅。而瑞典的稅收征納成本只有稅收收入的0.59%,因為瑞典企業要繳納的全部稅款,包括公司所得稅、增值稅、社會保障繳款和財產稅都可以在一個申報表上申報,在網上申報繳納,一次就可以輕松完成全年納稅任務。近年,有幾個國家開始推行合并繳納稅款的方法,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合并了3種社會保障繳款,烏拉圭合并了4種。在葡萄牙,公司可以將2種對利潤的征稅合并起來繳納。斯洛伐克也將幾種社會保障及相關繳款合并到一個社會保障稅中。
稅收征管復雜,會導致企業納稅難度加大。例如,在剛果共和國,一個公司要遵從稅法,每年必須納稅89次,公司需要填寫的公司所得稅申報表有50頁,社會保障繳款申報表也是50頁,消費稅申報表有36頁,公司因納稅而花費的時間平均為106天。復雜的征管方式,使得剛果成為全球納稅最困難的第3個國家。報告指出,簡化稅收征管可以使納稅更容易,并增加稅收收入。坦桑尼亞在2004~2005財年大力簡化所得稅制,新稅制除了降低所得稅稅率外,還拓寬稅基,堵塞稅法漏洞,并采用納稅人自我估稅制度。格魯吉亞于2004~2005財年將稅種的數量從21個減少為9個。克羅地亞在2005~2006財年簡化稅收申報表,將申報表縮減了8頁,使企業遵從稅法所需的時間縮短了5天。2006~2007財年,阿塞拜疆、保加利亞、哥倫比亞、萊索托、馬來西亞、荷蘭、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采用或擴大電子申報,并減少企業納稅的次數,簡化了納稅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