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使用階段的稅費是車主在使用汽車時要交納的費用,如燃油稅等。國外汽車稅收的重頭在燃油稅。
對于征收燃油稅,國外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當初歐洲各國政府征收燃油稅的主要目的有兩點:一是為了籌集資金來修路;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公平稅賦。在今天看來,燃油稅又在發(fā)揮著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促進環(huán)保和節(jié)能。
由于燃油稅涉及到各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所以歐盟各成員國的具體執(zhí)行情況千差萬別。英國是歐盟征收燃油稅的冠軍,歐盟各國的燃油稅率普遍在200%以上,即占整個油價的70%~80%,比如說,倫敦1升油大概是10多元錢,而我國目前的汽油的價格大約是歐洲平均水平的1/3,甚至更低。
燃油稅到底什么時候出臺?所有的關心燃油稅的有車一族總會做出這樣或者那樣的猜測——“明年的養(yǎng)路費繼續(xù)收,燃油稅不會出臺了。”這是最近的論調!
至于征收燃油稅的好處——對于國家,可以以此為杠桿,調控燃油使用狀況;可以對和道路有關的稅費專項監(jiān)控,合理收取,用于與道路相關的管理維護上;可以用這個砝碼改善道路車輛組成結構,提倡小排量車(當然同時要提高國產小排量車的水準),達到環(huán)保的目的… …而對于個人,可以每年減少幾次去銀行做的無用功,不用滿世界去查詢養(yǎng)路費的收取截止日期;不用每次使用高速路都排隊交費了;可以體現(xiàn)“多用者多支付”的公平使用原則;同時可以提高個人的環(huán)保意識……于社會來說通過稅收這一經濟杠桿來調節(jié)購車者的行為來達到“節(jié)能減排”、“改變能源結構”凡此種種就不一一說來了!
至于我們國家為一再延遲燃油稅的推出,政府自然有政府的考慮!我們姑且不去討論燃油稅到底什么時候出臺,甚至不出臺的理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國外與汽車相關的稅收政策!在歐美以及日本各國政府所實施的與汽車相關的稅收政策為他們實現(xiàn)“汽車化”、“節(jié)能減排”、“改變能源結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們的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購車階段稅收比例很低
“在購車環(huán)節(jié)中,發(fā)達國家通常的做法是采取輕稅政策。”雖然歐洲、美國和日本這些主要發(fā)達國家與汽車相關的稅種和繳納的稅金存在著一些差別,但是發(fā)達國家在購車階段所繳納的稅款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即征收額都很低。
在國外,針對汽車的稅收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購置環(huán)節(jié)、保有環(huán)節(jié)、使用環(huán)節(jié)。在汽車購置環(huán)節(jié)上所征收的稅款在整個比例中的稅收所占的份額很小,而在使用環(huán)節(jié)上征收的稅款所占比例卻很高,大約為60%。
美日和歐洲等主要國家的購車稅收,水平最低的是美國,在美國有的州不收購置稅,最多的州也僅收6%;
在歐洲,購車只收增值稅,德國稅率是15%,意大利稅率是20%,英國是17.5%,法國是20.6%。一位網友曾在網上說過,發(fā)達國家在汽車購買階段稅費設置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把汽車與其他商品同等看待,征收相同的稅種,采用相同稅率標準。如德國、意大利、法國都只按普通商品對汽車征收銷售稅和增值稅。
在日本,目前購車階段主要征收兩項稅:消費稅和購置稅,分別為5%和3%-5%。80年代以前,日本對汽車征收物品稅,40年代曾高達100%,以后逐漸降低,60年代為促進汽車普及減少到40%,1989年改為消費稅,稅率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