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時刻面臨著挑戰。
48歲的克里斯·利德爾是微軟的第四任CFO,他向我們講述微軟如何應對挑戰。
微軟,全球軟件業的龐然大物,時刻面臨著挑戰。總有黑客企圖襲擊Windows平臺;在美國和歐洲都面臨反壟斷訴訟;以開放源代碼為代表的全新軟件正推出物美價廉的替代品;而遲至今年三月才推出的Vista操作系統并沒有受到熱烈追捧。僅憑這些就斷定微軟在走下坡路則過于武斷。微軟的一些并不著名的產品如服務器、嵌入式軟件和Office 2007都助其保持兩位數的銷售增長。分析師們對微軟能超越谷歌等對手的預測也在其股價上得到充分反映,如果它的在線業務能出奇制勝,其股價還將繼續上揚。
你在接任微軟CFO之前是國際紙業的CFO,那一段經歷和現在有什么不同?
微軟有八萬名員工,國際紙業有六萬,兩者總部都在美國,而且都有一個比較分散的組織架構。兩家公司所需要的財務管理也比較接近:我們都需要達成薩班斯法案的合規要求和美國證監會的其他一些規定;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稅務規劃;并且在不同國家實施同樣嚴格的內部控制。
不過微軟的節奏要更快一些,因此決策的速度也要更快。兩家公司的文化也很不同,不過我很靈活:我本人既是一個工程師,又是一名投資銀行家,擔任上市公司CFO職位的同時還擁有哲學的碩士學位。
你決定在亞洲大舉增加研發投資的原因是什么?
是中國和印度巨大的人才儲備。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從這兩個國家的大學教育系統中畢業。只有傻子才不會去利用這一寶貴資源。我們現在在兩個國家分別有2000人左右的研發團隊。經過一段時間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公司就可以開始研制一些主流的產品,而現在我們在中國和印度的團隊已經達到了需要的規模。
微軟在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其他地區盈利么?
如果你指的是大家都在討論的(中國)市場,我們現在是否盈利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定價是否合理,在打擊盜版方面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以及銷售的產品是否對路。如果我們的銷售額每年都以20%到30%的速度增長,而我們又認為今后五到十年能夠取得盈利,我們可能愿意承受暫時的虧損。我們必須審慎地對待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關注我們的市場份額、銷售產品的種類,以及每年銷售業績提升的狀況。
在中國打擊盜版上進展如何?
在中國盜版仍然很猖獗,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大量的時間,但是我們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你只要讓人們開始接受付費使用正版而不是盜版軟件這一觀念,情況就會不斷改善。目前,在中國微軟軟件銷售的增長已經超過電腦銷售的增長,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跡象。中國政府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胡錦濤主席一年前就訪問了我們在美國西雅圖的總部,我們也與中方在研發和教育方面建立了不少合作項目。中國政府已經在很慎重地考慮未來軟件市場的潛力問題了。
微軟目前有很大的現金儲備。你們的投資者希望微軟更為激進地去投資么?
沒有人會說你想花多少就可以花多少。投資人都希望我們能夠在投資上保持謹慎。在并購方面,我們有一個很積極的并購團隊,最近最大的一個案例是并購美國的Tellme Network。微軟的內部投行部和并購后期整合部向我匯報。而并購活動則需要經過幾道關卡才能進行(一語雙關:gates“關卡”與微軟創始人“蓋茨”拼法相同)。這些關卡包括戰略把關、批準談判以及最終簽署并購協議。
微軟是一家“成熟”的公司,股價的上升空間還有多少?
我們現在已經處于一系列新產品發布的最后階段。最為大家熟知的是Vista操作系統的發布,但是Office 2007的推出同樣重要。雖然許多產品并不像音樂播放器Zune或者游戲終端Xbox亦或是操作系統Vista那么地為人津津樂道,但是諸如Longhorn服務器之類不大為人熟知的產品,從盈利角度來看同樣重要。作為CFO,我認為所有的產品都同樣有趣。
這就不得不讓我想起長久以來對微軟的一些評論了:認為微軟已然顯現老態,缺乏谷歌在網絡拓展中所展現出來的活力。你怎么看?
如果說起靈活度,我想這正是我們的擅長之處。管理一家八萬人的公司當然不能像管理一家新創建的公司那樣隨意,你需要有規矩、有架構,不然肯定是混亂不堪。增加優秀的新產品的同時,有微軟這樣的大企業支撐非常重要。不過許多產品都有五到十年的研發周期。如果網絡領域里的新產品的研發周期是以月而不是年來計算,我們就必須加速研發的步伐,我們的確正在這一領域積累新的能力。至于創新的文化、靈活的戰略以及放手讓更低層的員工參與決策,我們和其他大型公司相比做得很出色。
你是微軟成立28年來的第四任CFO,這意味著你的任期大約為五到六年。你在自己的任期內希望完成什么?
我希望建立一個世界級的財務部,我們在許多領域都是世界級的,但并不是所有領域。此外,我希望財務部能夠在公司內部,尤其是在做出重大決策時,更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