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解密:
“許三多”的扮演者,一個小學尚未畢業、其貌不揚的農村娃,他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成名的?
八歲闖天涯:窮小子只為給母親建棟房子
1984年4月29日,王寶強出生于河北省南和縣賈宋鎮大會塔村一個貧窮的農家,父母均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道農民。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姐姐。8歲時,一部電影讓王寶強萌生了要當演員的夢想。
1992年6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村里放映武打片《少林寺》,劇中李連杰的真功夫讓王寶強看得熱血澎湃。第二天,王寶強就吵著不讀書了,要到少林寺學武功。要當一個武打演員。
“你小于瘋啦!”父親啪啪兩巴掌,重重地打在王寶強的屁股上。倔強的王寶強兩天不吃不喝,以絕食的方式“要挾”父母成全他的“武俠夢”。母親怕娃兒餓壞身子,心痛不已,忍不住地問了一句:“強兒,你不讀書識字,到少林寺弄刀舞棒有啥用呢?”王寶強一字一頓地回答:“娘,我要當演員賺大錢,給您建造一棟房子。”母親聽后。雙眼頓時潮濕了。
原來。王寶強家的三間土房因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風雨飄搖。家里雖然一貧如洗,但母親自幼對王寶強寵愛有-加。每當看到風雨中母親在破房里凍得瑟瑟發抖,年幼的王寶強就暗自發誓:一定要賺錢建一座寬大舒適的房子,讓母親有一個遮風避雨的溫暖之家,以此報答母親的恩情。
看到兒子這么小就有了報恩的念頭,王寶強的母親心頭一熱,一把將孩子摟在懷里,熱淚縱橫。臨別前一夜,母親對王寶強說:“娃兒,要是在外面受苦受罪,你就回家吧。”王寶強懂事地說:“娘,別為我擔心,我知道照顧自己。”
到少林寺后,王寶強跟著師傅苦練武功長達6年。1998年,14歲的王寶強回到老家,告訴母親自己決定當一名“北漂族”,追尋演藝之夢。盡管舍不得兒子獨闖京城,但母親還是尊重了王寶強的想法,并向村民們借了500元錢給兒子當盤纏。
帶著母親的千叮萬囑,王寶強當年8月來到北京后,和另外5個人以每月120元的價格,租了一間破舊的民宅安頓下來。然后,他每天輾轉電影制片廠門前,盼望被導演相中后當群眾演員。
然而,等了4個月,王寶強連個跑龍套的角色也沒盼到。此時,他身上的盤纏早已用完。為了生存,王寶強只好到建筑工地打零工,搬鋼筋、扛水泥,每天累得一身臭汗,仍然不放棄他的演員夢,一有空就跑到北影廠門口等待拍戲的機會。
2000年初,王寶強終于過了回演員癮。那天,一個劇組的導演在北影廠門口挑選一名會武功的群眾演員,王寶強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導演面前展示了他的少林功夫。就這樣,王寶強第一次走上了銀幕。盡管只有20秒的鏡頭,王寶強仍然激動得徹夜難眠。
由于收入極低,窮困潦倒的王寶強把一分錢掰成兩半來用,連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的話費都擠不出來。三年多沒有兒子的音訊,王寶強的母親擔心兒子在北京出了什么意外,千里迢迢趕到北京尋找兒子,但找了一個月也不見兒子的影子。王寶強的母親只好淚流滿面地返回老家,天天燒香為兒子祈禱。
在北京當了三年多群眾演員和替身,王寶強一直沒有混到出頭之日。為此,工友們勸王寶強放棄“明星夢”,甚至嘲笑他:“你沒文化。更沒學過表演,想成為影視明星,簡直是白日做夢。”
王寶強為了兌現給母親建棟房子的承諾,偏要繼續做“白日夢”。就在這時,幸運之神開始眷顧這個其貌不揚的農村娃。
2002年初,王寶強聽說《盲井》劇組正在挑選演員,馬上找上門毛遂自薦。導演李楊給王寶強試鏡后,當場拍板:“你憨厚老實,對夢想執著追求,我給你一個機會。”于是,王寶強扮演該劇中的一個礦工角色。
由于種種原因,《盲井》沒有在大陸公開上映,但王寶強由于表演出色,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手捧著5000元片酬,王寶強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趕回河北老家,孝敬母親。
四年不見兒子,當看到“失蹤”的王寶強神采飛揚地活著回來時,母親喜極而泣。王寶強發現母親由于過度思念兒子,面容憔悴了許多。又見母親的腳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王寶強將5000元片酬全部交給母親,讓媽媽快點治好腳疾。
雖然因《盲井》拿了大獎,但并未因此而改變王寶強的境遇。他仍然一邊在京城打工,一邊孜孜不倦地找著拍戲的機會。就在這時,他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故。
追夢不言棄:命運眷顧“傻根”一炮走紅
2003年5月25日,王寶強的家由于年久失修,在一次暴風雨中轟然坍塌。一根粗大的木梁重重地砸在熟睡的母親身上,造成左腿骨折。哥哥王建永從老家打電話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了王寶強。王寶強心急如焚地趕回老家,將打工積攢的3000元錢全部拿出來給母親治傷,并日夜陪伴在媽媽的病床前。
這時,親戚們紛紛數落王寶強:“你沒讀多少書,長得也不像個演員,別在京城瞎折騰了,還是回家干農活吧,也好照顧媽媽。”父親對王寶強的“演員夢”也頗有微詞:“別再見想天開了,當心演員投當成,恐怕將來連個媳婦也討不到。”
“不!我一定能成功!”此次房塌事件更加堅定了王寶強的迫夢之旅。他對母親動情地說:“娘。我不會放棄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要掙大錢給您老人家建一棟房子。”
王寶強含淚告別了母親之后,再返回京城繼續追夢之旅。為了讓媽媽過上好日子,他什么臟活重活都干,甚至身兼數職,拼命賺錢。有次搬運鋼筋砸傷了腳趾,王寶強忍受著劇烈疼痛,仍然堅守在工地。往往領到薪水的當天,王寶強馬上跑到商場買衣服和營養品,然后寄給母親。
王寶強身邊的許多群眾演員看不到希望,大都“認命”改行或者回到老家。王寶強卻一直癡守著他的演員夢,并四處向各個劇組推薦自己。只要有角色可演,王寶強不計名利。都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特別是當武打替身演員,王寶強多次被打得傷痕累累,但結果成全了別人,字幕上連個名字也掛不上。
王寶強的執著終于迎來了命運的垂青,在堅守了6年之后,一部電影改變了他的人生。
2004年春,馮小剛籌拍《天下無賊》時。無意中看到了王寶強在《盲井》中的鏡頭。一下子被這個看上去傻里傻氣的小伙子給吸引住了,覺得王寶強的形象和《天下無賊》中的“傻根”非常吻合。于是,馮小剛興奮之余立即安排助手打探王寶強的聯系電話。
獲悉馮小剛將“傻根”角色“欽定”給自己,王寶強激動得直打哆嗦。更令其驚喜的是,在這部戲里,他有幸跟劉德華、劉若英等大牌明星們合作。當時,在宣傳《天下無賊》時,盡管“傻根”是該劇“男一號”,但娛記們誰也沒把毫不起眼的王寶強當回事,大家都把鏡頭對準劉德華、葛優、劉若英等人,甚至在報道時連王寶強的名字也懶得提起。
出乎娛記們的預料,《天下無賊》讓王寶強一炮而紅。《天下無賊》上映的當天,票房就突破了500萬元大關。遠遠超過了華誼公司往年同期推出的《手機》。王寶強飾演的“傻根”一夜之間家喻戶曉,成了各大媒體娛樂版的頭條新聞,
也許因為迅速躥紅遭到命運嫉妒,就在王寶強時來運轉時,他卻在演出中差一點成了一個“廢人”。
2005年3月,王寶強在拍攝《殷商傳奇》時,不慎從梯子上重重地摔落在水泥地面上,摔斷了兩根肋骨,導致左小腿骨折。驚聞兒子演戲摔成重傷,王寶強的母親連夜乘火車趕往京城醫院看望兒子。看到母親不顧自己身體有病趕來照顧自己,王寶強喉嚨哽咽,雙眼潮濕。
為了多掙片酬,盡快兌現給母親建棟房子的承諾。傷勢尚未痊愈的王寶強急著辦理了出院手續,馬上投入到另一部戲的拍攝。王寶強省吃儉用,把全部片酬都存起來。2005年7月,王寶強帶著錢回到河北老家,親自選址,拿出全部積蓄50萬元給母親建造了一幢二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達480平方米的鄉村別墅。看到母親喜氣洋洋地搬進新居后,王寶強由衷地感到驕傲。
盡管王寶強出了名,但他在父母和鄉親們面前仍然保持著農村娃的那份質樸。每次回到家里,他都爭搶著幫父母和哥哥挑水、劈柴、種地。有次在收割玉米時,王寶強身上不但劃出了許多血痕,而且中了草毒。身上紅通通的一大片,晚上用水一沖,火辣辣得痛。為了不讓母親擔心,王寶強一聲不吭。
由于王寶強其貌不揚,再加上他又不是演藝科班出身,當時娛樂圈認為王寶強因《天下無賊》而揚名純屬偶然,甚至有人認為“傻根”是王寶強的巔峰之作,預言其再也難以突破。誰也沒料到,這個看似呆頭傻腦的農民演員不久又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創造了轟動全國的奇跡。
親情永相伴:“許三多”本色出演成大腕
《天下無賊》之后,王寶強飾演《暗算》中瞎子“阿炳”。為了將角色演得逼真,他到處找盲人做朋友,細心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苦練了一個多月,終于練就了一手絕活:他像許多瞎子一樣,耳朵能夠有規律地動。導演柳云龍看到王寶強的絕活后,贊不絕口:“我和這么多演員打過交道,沒見過像你這樣體驗生活、認真演戲的演員,把一個瞎子角色居然演得如此出神入化!”
王寶強的投入獲得了豐厚回報。憑借《暗算》中瞎子“阿炳”一角,他摘取了中國劇“風尚盛典”年度風尚色彩人物獎。
隨著王寶強的名氣越來越大,他成了導演眼中的香餑餑。在籌拍《士兵突擊》時,導演康洪雷又把該劇男主角“許三多”圈定給王寶強。
看過劇本之后,王寶強激動得全身發抖,因為“笨兵”許三多純樸、執著、單純,還有那種做事情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簡直與王寶強的品質完全吻合。王寶強覺得,“許三多”的性格和人生經歷跟自己特像:都有一種倔勁,都在逆境中成長……
為了將“許三多”演活,王寶強請求到軍營體驗士兵生活。他和士兵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因為劇中的“許三多”要做333個腹部繞杠的動作,為了拍這個超強鏡頭,王寶強每天練習十多個小時,手掌磨得血肉模糊,連骨頭都露了出來,他仍然堅持著。部隊官兵看了心疼得直掉淚。
在部隊體驗生活時,王寶強還鬧出一個笑話。有一次,導演康洪雷到軍營找王寶強,竟然找不到,因為穿上軍裝后,王寶強就跟普通戰士一模一樣。
《士兵突擊》拍攝了100多天,其中近一個月在偏僻的山莊拍野戰,那里方圓100多里荒無人煙,劇組每天做土豆炒白菜、饅頭就著大蔥吃。生活艱苦倒不怕,最要命的是手機沒有信號。王寶強很想給母親打個問安電話,聽聽母親親切的聲音,但就是接不上線。幸好,王寶強每次拍戲時都將母親的照片揣在腰包里。母親慈祥的面孔陪伴著他在荒山野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孤寂、思念的夜晚,令他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正如王寶強所預期的那樣,他本色出演的“許三多”讓千百萬觀眾為之激動、為之歡呼雀躍。2007年8月,當28集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在北京電視臺第一輪播出時。沒有人能想像“許三多”后來會風靡大江南北。《三聯生活周刊》、《新周刊》等一些全國知名媒體,紛紛將重頭的封面文章留給了“許三多”。
演藝圈將《士兵突擊》看作一個奇跡。這部連續劇從頭到尾,女性出場不到3分鐘,全是一幫大老爺們在軍營里拼打,卻打動了眾多的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許三多”成了無數青少年的勵志偶像。
“許三多”讓王寶強成了娛樂圈炙手可熱的大腕明星。但他沒有陶醉與自戀,而是始終保持著低調,在演藝事業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并努力尋求突破。隨后,在《集結號》、《野風》、《烈火男兒》等一系列的影視作品中,王寶強成了熒屏的寵兒。一些知名編劇甚至專門為王寶強度身訂做劇本,令許多大腕明星們眼紅嫉妒。
王寶強的神奇崛起也吸引了春晚導演的眼球。在2008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王寶強出演的小品《公交協奏曲》和領唱的《農民工之歌》,贏得好評如潮。
2008年2月25日,正在外景地拍戲的王寶強突然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強兒,你現在出了名,可千萬不要變壞啊!”王寶強聽得一頭霧水,一問才知道,他的老家村里的年輕人這些天一直在談論香港“艷照門”事件,王寶強的母親擔心成名之后的兒子染上陳冠希那樣的“習慣”,所以趕緊提醒兒子要保持“本色”。
接到母親的“提醒電話”,王寶強哭笑不得,同時再次感受到母親那份貼心的關愛。王寶強聯想到今年春節前,湖南衛視邀請王寶強父母和哥哥做一期節目,王寶強的母親對主持人說:“我對強兒沒有什么要求,我只想兒子早點討上媳婦,還希望兒子不要害了人家姑娘。”王寶強當時心頭一熱,滾燙的淚水奪眶而出。那一刻,王寶強瞬間明白了:自己這些年來在逆境中追逐夢想,濃濃的親情一直伴隨著他跋涉的腳步。無論自己是少林小和尚、北漂打工仔還是現如今大紅大紫的演藝明星,他永遠是母親眼中長不大的孩子,永遠走不出母親的牽掛!
(責編 邢榮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