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被確診肺癌后,按照醫生安排接受了手術和化療,病情一直比較穩定。但在進行第4個周期化療時,病情出現了反復,影像學檢查發現,肺部似乎又出現了新病灶。到底是肺癌原位復發?還是肺內出現轉移?還是肺部發生感染?一時難以確定。醫生只好采取治療性試驗。先采用強有力的抗炎治療,但病情未見好轉,排除了肺部感染;雖然在痰中未查到結核桿菌,結核菌素試驗也為陰性,但考慮到腫瘤復發轉移的可能性不大,醫生還是進行了診斷性抗結核治療。治療后上述病灶消退,證明老王并發了肺結核。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急劇增加,肺結核在全球也有死灰復燃之勢。由于惡性腫瘤患者大多數為高齡老人,而且免疫力低下,因而合并肺結核的幾率大大增加。由于肺結核與肺癌、肺轉移癌、放射性肺炎等惡性腫瘤及其并發癥的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故誤診、漏診者極為常見。
惡性腫瘤合并肺結核的具體機理可能為:(1)惡性腫瘤本身抑制機體免疫功能;(2)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抑制因子;(3)手術、放療、化療和激素等抗腫瘤治療進一步損害了患者的免疫功能。研究發現,肺癌合并肺結核比其他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更大,其發生率為1%~2%。
惡性腫瘤合并肺結核時,若肺結核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典型,痰中能找到結核桿菌,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容易診斷;若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不典型,特別是痰中未查到結核桿菌或和結核菌素試驗陰性時,容易被誤診為肺轉移癌和肺部感染等疾病。肺癌與肺結核并存時,由于兩者的癥狀、體征均無特異性,X線表現相似,更易誤診和混淆。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若經過積極地抗癌或抗感染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肺部仍然出現難以用原發肺癌和肺轉移癌解釋的影像學表現時,要警惕并發肺結核的可能性。此時,應及時做痰中查結核菌、結核菌素試驗等檢查;在這兩項檢查為陰性但仍高度懷疑肺結核時,可行診斷性抗結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