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門診中,經常遇到病人問:“我CT或磁共振都做了,為什么還要查腦電圖?”這說明病人與家屬對腦電圖檢查的意義不了解。
腦電圖是通過電極記錄下來的腦細胞群的自發性、節律性生物電活動。許多病人容易混淆的還有腦電地形圖,是采用電子計算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腦電波成像技術,它比腦電圖更直觀、敏感和量化。但因其不能識別波形和偽差,采樣時間又短,所以僅作為腦電圖分析的一種補充。
腦電圖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病人是不是癲癇。現代醫學認為,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細胞異常過度放電導致的一種發作性疾病。這種放電可通過腦電圖記錄下來,不但在癲癇發作時,而且在發作間歇期,絕大多數癲癇病人都能查出癲癇波。據統計,80%左右的癲癇病人都有腦電圖異常,只有5%-20%左右的癲癇病人發作間歇期腦電圖可表現正常。如能重復檢查,使用適當的誘發試驗(如過度換氣、閃光刺激、藥物、睡眠等)和特殊電極(如蝶骨電極、鼻咽電極),90%-95%的癲癇病人都可發現異常而明確診斷。
腦電圖還有助于癲癇的分類。癲癇的類型很多,不同類型的癲癇治療用藥不同,預后也不一樣。有些特殊的腦電圖改變,對于確定癲癇的發作類型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如大發作主要表現為散在或連續的棘波節律;小發作主要表現為3次/秒棘慢波綜合,且雙側對稱同步;嬰兒痙攣征主要表現為高峰節律失常;精神運動型癲癇多在顳部尤其是前顳部,出現棘波發放。
腦電圖對于確定癲癇的病灶也有重要價值。極少數需要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時,雖然CT、磁共振檢查有助于確定癲癇病灶,但對于一些沒有形態學改變的癲癇灶,有時主要靠腦電圖來定位。
盡管腦電圖作用突出,仍有少數病人不能檢出癲癇波。故近年來,又有動態腦電圖問世(又稱腦電Holtre)。這是在常規腦電圖基礎上,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將電信號數據化,對腦電進行長時間記錄的一項新技術。24小時長時間記錄可以極大地增加檢測出異常腦電波的機會,檢出率是常規腦電圖的3倍左右。
視頻腦電圖(VEED)是在動態腦電監測的基礎上,利用攝像機同步記錄病人日?;顒訄D像。回放腦電圖時,醫生在觀察腦電波的同時可以同步觀察到病人活動情況。視頻腦電圖對癲癇的診斷、分型、定位,指導臨床用藥以及難治性癲癇的評價與治療都有重要價值。因此,凡是一般常規腦電圖檢查不能確診的癲癇病人,有條件者可進行動態腦電圖或視頻腦電圖檢查。
癲癇病人就診前一天與當日應停服各種神經興奮劑和鎮靜劑。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的病人,不宜停藥。檢查前一天洗凈頭皮,忌用頭油。腦電圖檢查應在飯后3小時內檢查,如空腹或不能進食者,可口服食糖50克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液40毫升。檢查中病人不宜穿著過多。毛衣和化纖類衣服??稍斐伸o電干擾,檢查時最好脫去。
腦電圖檢查對癲癇的診斷與用藥指導十分有用,但這只是完成了癲癇診斷的第一步。還應進一步判斷是原發性癲癇還是繼發性癲癇,并尋找引起癲癇的病因。這就必須依賴CT、磁共振、PET、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以及實驗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