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低熱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引起低熱的原因很多,必須根據病證表現辨證論治。臨證只有審證求機準確,合理選用方藥,才能取得預期治療效果。筆者多年來診治小兒低熱體會,認為葛根升知湯是治療營衛郁熱證的理想方藥。本方還能治療內科、婦科等許多疾病引起的低熱。但治療小兒低熱只用葛根升知湯用量的2/3。葛根升知湯只針對營衛郁熱所致低熱,若非此病變證機,不能隨便應用。如夏某,女,6歲,2年來經常低熱,曾服用許多中西藥物,均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辯為營衛郁熱,用葛根升知湯治療3周,病告痊愈。又如成年人徐某,女,55歲。多年來,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經常皮膚蒸熱,但體溫正常,曾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根據皮膚發熱,臟腑無病變,無汗,口渴,舌淡紅,脈浮,為營衛郁熱證,給予葛根升知湯6劑,皮膚郁熱基本解除。又以前方治療20余劑,諸證悉除。
[臨床表現]營衛郁熱證:皮膚郁熱,無汗,口渴,或上半身發熱,或下半身發熱,或背部發熱,或腰部發熱,或手足心熱,或口渴,舌淡紅,脈浮。病變證機是營衛郁滯,滯澀不行,郁而生熱,變生為營衛郁熱病證。
[治療方法]調和營衛,發散郁熱。
[方藥組成]葛根l 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白芍6克,大棗12枚,升麻6克,知母15克。
[服用方法]本方既可作湯劑,又可作丸劑。湯劑每日1劑,具體用法是:將上藥置于醫用煎藥鍋中,加水約500毫升,浸泡藥25分鐘左右,煎約30分鐘,取出藥汁;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煎約15分鐘,取藥汁。合并2次藥液,分早中晚3次服。丸劑制法是:將上藥研為細粉狀,以蜜為丸,或以水為丸,每次用3~9克,分早中晚3次服。
[用藥要點]葛根升知湯是以《傷寒論》葛根湯為基礎方加味而成。方中葛根調衛和營,清透皮膚郁熱;麻黃、桂枝、生姜調理營衛,開達腠理;白芍補血益陰退熱;升麻透熱于外;知母清退郁熱和陰;大棗、炙甘草益氣和中,緩急退熱。諸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隨證加減]皮膚郁熱明顯者,加秦艽、薄荷,以清退郁熱;血熱明顯者,加生地、玄參,以清熱涼血;心煩者,加黃連、竹葉,以清心除煩;大便干結者,加大黃、枳實,以行氣瀉熱等。
[注意事項]陰虛證、血虛證,慎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