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少高血壓患者正在服用降壓藥,但其中多數患者并不完全了解降壓治療的原則。這種現象對患者是很不利的,容易造成患者用藥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結果使得血壓控制不穩定;同時會促使高血壓并發癥增加,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對降壓治療的基本原則有所了解,做到科學合理用藥。
1、平穩達標:初始治療時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著1~2天內就將很高的血壓降下來,而且不再回升。這是不現實、不科學的想法。按照循證醫學研究的結果,開始治療時起始劑量要小,逐步增量,在數周內使升高的血壓逐漸降低至目標水平。所以,患者在選擇降壓藥物時,不要只想著選作用強的降壓藥,也不要一開始就使用常規劑量;要在醫生指導下逐漸加量,血壓降低至理想范圍后就不再增加劑量。老年高血壓病人應選擇中等作用強度、較為溫和的降壓藥作為基本用藥,使血壓逐漸降至正常。在最初用藥的1~2周內,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降壓效果不夠理想,而去隨意購買所謂作用強的降壓藥來服用。
2、長效用藥: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才能保持血壓穩定,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所以,老年高血壓病人需要增強用藥依從性,堅持長期不間斷的用藥。傳統的一日三次服藥容易使人忘服、漏服,致使血壓控制不夠穩定,易波動,同時降低用藥依從性。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新型長效降壓藥被應用于臨床,每日只需1次服藥就可維持24小時血壓穩定,避忘服、漏服現象的發生,顯著提高了用藥依從性和血壓控制效果。
3、聯合用藥:大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都處在高血壓2級狀態,需要聯合用藥才能有效控制血壓。研究表明,聯合用藥不僅可增強藥物療效,還可避免單一用藥時的大劑量致使副作用增加。大多數情況下,聯合用藥為兩種不同類型的降壓藥聯合應用,少數情況下方使用三聯和更多品種藥物。至于如何聯合用藥,應當遵從醫囑。
4、用藥個體化:高血壓患者個體狀況不同,對藥物的適應性及療效也不盡相同。因此,老年高血壓病人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聽別人說用什么藥好,自己就用什么藥;要遵循個體化用藥原則。醫生在面對病人時,既要注重制定科學的降壓治療方案,又要注重對病人所存在的并發癥進行干預性治療。病人則要嚴格遵醫囑用藥,不要把他人的用藥方案直接拿來作為自己的用藥方案,以免延誤病情和耽擱有效治療。
5、逐步減藥:高血壓需要終生治療,但不等于終生使用治療劑量。一般情況下,待血壓達標穩定在1年以上,就可以適當減藥。尤其是服藥品種多及用量大的患者,要分階段(1~2周減少1次劑量,1~2個月減去一個品種)逐步減藥,防止血壓波動或反彈而增加進一步治療的困難;直至減到能夠平穩降壓而又不反彈的最小劑量,用最小劑量單一用藥長期維持治療。專家建議最好使用長效降壓藥,提高用藥依從性。
6、定期監測:服用降壓藥期間,除了注意監測血壓之外,還要注意監測血脂以及糖耐量異常患者的血糖;服用利尿劑的患者還要注意監測血尿酸。因為高血壓常與肥胖、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存在,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所以,不僅要注意血壓監測與防治,還要注意相關生化指標的監測,一旦出現異常抓緊時間開展防治,以防影響血壓控制。
7、防治并發癥:高血壓病患者因動脈壓的升高,引發全身小動脈硬化,從而影響多個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故易引起一系列并發癥。以心、腦、腎的損害最為顯著,如腦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癥等。這些并發癥對健康危害甚大,甚至危害生命。必須長期服藥將血壓控制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范圍內,才能有效減少及延緩并發癥發生。同時還要注意排除危險因素,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控制食鹽用量,合理膳食結構,堅持體育鍛煉,才能確保帶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