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性病蔓延,爸爸難當
在過去50年里,全球男子精液中的精子含量平均減少了近一半。環境污染、性病蔓延、吸毒、酗酒、過度吸煙,是導致精子遭殃的最常見原因。
人類破壞了環境,同時也危及到自身的繁衍。人們日常使用的各種塑料制品、洗潔劑、殺蟲劑以及氟里昂等,大都含有氯化物。空氣中的氯化物過量,會對男性性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為了處理垃圾,人們常將白色污染物(塑料等)與普通垃圾在一起燃燒,產生二氯化物等有毒化合物,對男子性功能損害嚴重。
性傳播疾病是危害男性生殖的惡魔,主要為淋病、梅毒及衣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不僅造成男性尿道炎、附屬性腺炎、附睪炎等,而且因癥狀不明顯,往往延誤診治導致不育。
生活不當,爸爸難當
男性不育除器質性原因外,有的可能與生活不當有關。
1、吃粗制棉油:粗制棉籽油中含有大量棉酚,會影響生精細胞產生精子,導致無精癥。
2、吸煙與飲酒:每天吸煙20支,精子成活率低于50%;即使僥幸生育,畸形率也較高。長期飲酒的男性,可發生慢性或急性酒精中毒,導致精子發育畸形。
3、長期穿緊身褲:緊身褲緊裹陰囊,阻礙陰囊皮膚散熱,同時限制了陰囊部位的血液循環,妨礙靜脈血回流,對精子生成不利。
4、熱水浴:經常熱水浴(坐浴)會使陰囊受熱,精子量減少,活動能力降低。
5、偏食或營養不良:飲食中鋅、銅、磷、鈣和維生素E、A等物質,與精子生成密切相關。偏食、挑食的男性,有可能因營養不良而影響高質量精子的生成。
6、經常長途騎自行車:車座使尿道、陰囊受到壓迫,對生精不利;使生殖器官經常處于充血狀態,影響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也可能造成男性不育。
7、精神抑郁:長期精神處于壓抑狀態,可抑制神經、內分泌功能,影響睪丸生精功能和性功能。
8、長期服藥:如長期服用雷公藤等藥物,會影響睪丸生精細胞產生精子,服用3個月后可出現無精癥。
精子惹事生非,爸爸難當
精子既是男性的“生育使者”,也可能是免疫性不孕的“罪魁禍首”。這是因為精子如果“惹事生非”,就會刺激機體產生抗精子抗體。目前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解除病因:治療局部炎癥和修復局部損傷,手術治療精液囊腫、附睪囊腫等,有助于體內抗精子抗體消失。
2、隔絕療法:每次性交時,男方使用避孕套,不讓精子進入陰道,使抗體水平下降,直至消失。半年至一年后檢測精子抗體轉陰,然后選擇女方排卵期同房,一舉受孕成功。
3、免疫抑制療法:如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硫唑喋呤、環孢霉素A等,可使抗體逐漸減少而恢復生育能力。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4、睪丸酮反跳療法:可用高劑量丙酸睪丸酮抑制精子產生,去除導致抗體形成的抗原刺激。然后抓住停藥后精子已產生而抗體尚未產生的時機,爭取懷孕。
5、中成藥:中成藥如扶正合劑等,有降低和消除抗精子抗體的作用。
6、人工授精:如果上述方法均無效,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即將剛排出的精液用營養液反復洗滌,將表面抗體洗掉,然后做人工授精,使女方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