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成兒少血脂高
由20家北京醫療機構歷時3年共同完成的《營養轉型期兒童成人慢性病綜合性防治研究》最近通過專家驗收。據課題負責人、首都兒研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朱杰介紹,此次調查的樣本量是北京市3萬名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首次獲得了北京市兒童青少年人群身體健康狀況的基礎數據:北京市0~18歲人群超重率為10.7%,肥胖率為8.4%:3~18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9.0%:6~18歲人群高血脂患病率為9.8%:6-18歲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0.65‰。據此估算,目前北京市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者達29.5萬人,高血脂達26.9萬人,高血壓24.8萬人。
專家表示,很多慢性病在成人期控制較困難,但如果從兒童期開始干預,會取得顯著效果。課題組選擇一個城區和一個郊區縣的兩所幼兒園、兩所小學和兩所中學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早期干預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學校學生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都得到有效控制。
我國乳癌死亡率上升
中國抗癌協會名譽理事長徐光煒教授最近公布最新統計數據:我國乳腺癌死亡率以每年3%~4%的速度上升,出現了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升高和早期診斷率低的“兩高一低”現象。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200萬乳腺癌病人,每年約有20萬女性新增病人,其中至少有4萬人死亡。近10年來,城市婦女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38.9%,農村婦女上升了39.7%。相比之下,西方發達國家近10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增加了8%,而死亡率卻降低了20%。
徐光煒說,乳腺癌患者若能在早期接受治療。費用僅需20000元,治愈率達90%。因此,培訓基層和農村醫生,推廣科學的乳腺癌篩查刻不容緩。
美國孩子兩歲開始查血脂
最近,美國兒科學會根據兒科學的發展,對《兒童生長保健指南》進行了修訂。新版《指南》涵蓋了0~21歲的兒童少年,告訴父母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進行哪些檢查。
新版《指南》增加的內容包括:兒童在出生后2~3天應進行首次健康評估:1歲后應開始口腔檢查;18~24歲應進行自閉癥的檢查;2歲后開始記錄體重,并開始進行血脂檢查等。
補鈣對老年婦女心臟不利
以往的研究告訴我們,補鈣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如絕經后婦女補鈣,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抑制脂肪吸收。降低血壓,減輕體重,等。但新西蘭奧克蘭大學醫學院瑞德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老年女性補鈣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此項研究共有1471名健康的老年婦女參加,平均年齡74歲。其中732人每日補鈣1克,739人服用安慰劑。研究歷時5年,結果顯示,補鈣組心梗發生次數為45次。總體心血管事件(心梗、中風和猝死)為101次:而安慰劑組分別為19歲和54次,差異非常顯著。
雖然研究者說這并不是最后定論,但他們認為老年婦女補鈣應謹慎。如果沒有明顯的骨密度下降和骨折危險,最好不要補鈣。
(以上衛 文 供稿)
肥胖是導致患癌的危險因素
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最新的研究結果指出,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養,以及成年后的身高、體重。都是影響患癌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員稱,預防癌癥是人一生都應做的事情。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全球近7000名受試者的健康數據,提出了10條預防癌癥的建議,其中包括保持正常體重、每天運動30分鐘、控制紅肉和酒精的攝入量,以及少吃腌肉,等。這些建議與早期美國公布的健康指南基本一致。新的研究已經表明,肥胖與食道癌、胰腺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和婦女絕經后乳腺癌都有聯系。同時表明,嬰兒出生時體重超重,也是成年后易患癌的危險因素。因為肥胖可導致體內激素異常。而激素的異常分泌將引起細胞突變,最終導致患癌。同時。肥胖還能使女性月經提前,以及月經周期更長。研究人員稱,肥胖和吸煙是兩大導致患癌的危險因素,但這兩大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
曬太陽可減少婦女患乳腺癌
美國科研人員在新近出版的《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上撰文稱,曬太陽可減少婦女,尤其是淺色皮膚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
研究人員稱,曬太陽能使人體合成更多天然的活性維生素D,大大降低患癌的危險。實驗中,研究人員對1788名乳腺癌患者以及2129名健康女性對照者進行了皮膚色素測試。研究人員測試了受試者前額和上臂內側(通常曬不到太陽)處的皮膚色素值。實驗時間從1995年至2003年。分析發現,經常曬太陽的人。其皮膚色素高,乳腺癌的發生率下降了47%。目前,公眾已經把少曬太陽作為一種健康常識。人們廣泛認為,曬太陽會增加患皮膚癌和黑素瘤的危險。但新的研究卻建議,女性應該適當曬太陽,以獲得更多的天然維生素D,這對減少患乳腺癌有極大幫助。
適度飲酒可降低患腎癌的危險
美國科研人員對來自5個國家近750000名受試者的實驗數據分析后發現。適度飲酒可降低患腎癌的危險。
研究人員稱,與不飲酒的相比,每天喝一杯酒的人。其患腎癌的幾率將下降30%。酒的種類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白酒。不過研究人員同時稱,除適度飲酒外,戒煙、保持正常的體重也是預防腎癌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提醒人們,早期的研究已經證實,長期飲酒可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乳腺癌,尤其是肝癌的危險。因此研究人員建議,預防腎癌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控制體重、堅持運動、適當飲酒等。
偏頭疼是心臟病的先兆信號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科研人員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偏頭痛或許是發生心臟病的先兆信號。所以經常發生偏頭痛的人,更應注意預防患心臟病的危險。
研究人員稱,與高膽固醇、高血壓和肥胖相比,偏頭痛并不是導致心臟病最危險的因素。但最新的研究發現,經常患偏頭痛的人,其發生心臟病的幾率要比普通人高出42%。研究還發現,許多治療偏頭痛的藥物,心臟病患者卻不能使用。研究人員解釋說,引起偏頭痛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也可能與遺傳有關。研究人員稱,經常患偏頭痛的人應當引起足夠的注意。首先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戒煙、注意控制血糖、體重、膽固醇和血壓。同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治療偏頭痛的藥物。
(以上楊光平 編譯)
幼兒被動吸煙長大易過敏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000多名4歲兒童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長期處在吸煙環境中的嬰兒,長大后患過敏癥的風險遠遠高于同齡兒童。其中兩個月大的嬰兒如果長期被動吸煙,4歲時患室內過敏癥的風險比同齡兒童高28%,對牛奶、雞蛋和面粉等食品過敏的風險高50%,患貓過敏癥的風險則高出1倍。研究人員解釋說,嬰兒如長期處在吸煙環境中,其正在發育的呼吸系統組織就會受到破壞,從而對一些物質比較敏感,并會患上過敏癥。
塑料水壺安全隱患大
時下流行的硬塑料水壺(瓶)雖然結實耐熱、耐冷、無異味。但存在安全隱患。聚碳酸酯是生產硬塑料水瓶時廣泛采用的化學材料,該材料中有一種被稱為雙酚A(簡稱BPA)的重要物質。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研究人員將少量的BPA注射到動物體內,其結果表明,即使是少量的BPA,依然易使動物患上各種疾病,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肥胖、活動亢奮、流產及其他生育疾病。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環保組織為此鼓勵人們不要用含BPA的硬塑料水瓶,并希望有更健康、更綠色的材料代替BPA。
(以上李福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