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年張建上山伐木,見山坡上有一只棕色小鳥,蹀躞前行,唧唧喳喳地叫。他以為小鳥餓了或受了傷,動了惻隱之心,遂上前將其捕獲。當捧在手里湊近察看時,不意小鳥猛啄其右眼球,痛得他差點昏了過去。張建本能地以手觸眼,發現掌心有鮮血,便立即到當地醫院看急診。醫生見其右眼角膜裂傷,虹膜呈扇形缺損,晶體前囊破裂、混濁,視力為0.1;左眼視力1.2。住院治療一個月,視力無好轉。
7歲男孩小林,隨父親去寵物市場,見一大竹筐五顏六色活蹦亂跳的小雞,十分喜愛。他迫不及待地從筐里抓了一只綠色的,捧在手中玩耍,并要與它親嘴。小雞誤以為主人要傷害它,便朝主人的右眼睛狠狠地啄了一口。小林覺得眼睛一陣劇痛,慌忙甩了小雞,大哭起來。到醫院檢查其右眼視力,醫生用手指在其眼前擺動,小林看不到手影;又帶他到暗室用燭光測試,結果2米處才有光感。
小鳥鳴叫和雛雞跳蹦,都反應了某種情感。然而我們無從知悉,卻貿然要與之親昵,結果反遭其害。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當它們的安寧生活受到干擾破壞時情緒驟變,出現攻擊行為,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國幅員遼闊,各種鳥類資源豐富。人們在生活、生產過程中眼睛受鳥類傷害的,有各種小鳥、山鷹、魚鷹、野雞、鸕鶿、黑頸鶴等。此外,家禽傷人眼睛也并非罕見。據2000年報道,湖北襄陽被禽鳥等啄傷者8人,其中有5人是被雞啄傷。兩年后湖南攸縣農村有兩個女嬰被公雞啄傷。大的年齡8個月,系單獨玩耍時不慎被她家公雞啄傷右眼;小的6個月,因單獨置放于學步車內,被自家公雞啄傷左眼。兩個嬰兒均因眼球破裂,角膜、晶狀體及大部分玻璃體缺失,在全麻下作了眼球摘除術。
高大的鳥更為兇猛,攻擊性更強,千萬不要惹怒了它們。幾年前,云南昭通一位農民在田間追捕一只黑頸鶴時,不料黑頸鶴驟然返身啄傷其左眼。由于傷者處于邊遠山區,交通不便,延誤治療一周。待到達昭通市醫院時,已并發全眼球炎,眼球凸出、化膿,經抗炎治療10天后摘除了眼球。
眼睛是人體最精密、最脆弱、較表淺的器官,容易受到鳥禽的攻擊;而且一旦受傷,有引起感染、化膿而致失明的危險。因此,必須注意預防:(1)不捕捉鳥類:黑頸鶴為大型飛行涉禽,常在田間、多水草的沼澤或淺水地帶生活,很少傷及人類。它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殺,千萬不要追捕、激怒它們。(2)不要上樹搗毀鳥窩:山鷹性兇猛,爪尖硬而長,以飛捕山兔及鳥類為食,有時攻擊人類。可是,在甘肅禮縣竟有些男孩毫無顧忌,聚眾上樹搗毀山鷹窩致山鷹驚飛,導致行人被抓傷。受傷者是~花季少女,其左眼角膜穿孔,晶狀體脫位,視力嚴重受損。(3)加強對嬰幼兒的保護:嬰幼兒既無防御意識,又無行為能力,農村嬰幼兒接觸家禽機會多,故存在家禽啄傷眼球的隱患,應提醒年輕父母加強對嬰幼兒的保護。(4)無論成人或小孩的眼睛都不要接近鳥禽,以免被啄傷;如必要接近。應戴防護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