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應明《菜根譚》中曰:“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正,豈是不退之輪。”意思是說,一個只憑一時的意氣、興趣做事的人,隨時會開始做,也會隨時停止做,哪能像車輪一樣的勇往直前。這說明,辦任何事,必須要有一個“恒”心,記住一個“恒”字,方能獲得成功。否則,往往是半途而廢、勞而無功。老年保健是一個綜合性的日常生活自我保健,飲食、衣著、大小便、運動、生活方式、衛生習慣等等,都需要有一個“恒”字來支撐。
作者有一位摯友,堅持晚飯后散步1小時,每天都不間斷,十多年下來體質明顯改善,心情也日趨開朗,他真正嘗到了“恒”字的甜頭。
臺灣有一位大作家和評論家叫李敖,很有名氣。最近拜讀其著作,對他十分欽佩。在國民黨執政時期,他曾有96本著作被查禁。然而,李敖卻能夠做到一天也不停止寫作。他敢說真話,一身傲氣,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老人們學習。
俗話說得好:說說容易做做難,說到的不一定做得到。例如,過年過節,親人團聚大會餐,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數十種,你能不能做到自我節制和約束?可能會想:破一次例又何妨?然而這一次破例卻可能給你帶來了終生的災難和致命的打擊。平時長期養成的合理飲食習慣也就毀于一旦,前功盡棄了。
規律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你能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這就取決于你有沒有“恒”心了。作者認為,在老年保健方面,決不要存有僥幸心理,決不要原諒自己的一次保健過錯,特別是重大過錯。因為或許就是這一次過錯,會要了你的命。
我以前在學術上曾給自己注過一句座右銘:“一旦開始,便一定要干到底,干到成功。”說穿了,老年保健其實是許許多多日常瑣碎小事日積月累的堅持,只要這些小事對健康有利,“恒”字不可忘也。
冰凍三尺,決非一日之寒。靠心血來潮,去鍛煉身體,三天打魚,二天曬網,是決不能成功的。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見到保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