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俗稱“耳朵”,系五官之一,形態好像一個倒置的人體縮影。祖國醫學認為耳廓是全身經絡匯集之處,有“耳者宗脈之所聚”,“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于耳者”之說。耳廓分布著豐富的來自腦神經和脊神經的分支,有些部位還交織成網;人的耳朵上有230多個穴位,分別代表全身的各個臟器。人體有病時,會在耳廓上出現反應點,諸如壓痛、結節、皮疹、靜脈充血、電阻變低等現象。
搓揉耳廓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和組織間代謝,使人體機能逐步得到改善??梢苑答佇缘募ぐl全身機能,調動體內的正氣,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保持相對的生理平衡,達到保健身體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搓揉耳廓能消除疲勞,加強睡眠,對神經衰弱所引起的頭痛、失眠有良好的療效。捏摩和推摩耳廓特定的穴位,能活躍腎氣,促進膽汁分泌,有利于膽道的通暢,防治膽囊炎、膽結石疾病的發生;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抑制高血壓的形成。旋轉耳孔能寧眩聰耳,防治耳鳴、耳聾、眩暈、頭痛、齒痛。提拉耳尖可促進腺體分泌,治療陽痿。拽摩耳垂可防治神經衰弱、眼疾、感冒,并有健腦、美容之效。
搓揉耳廓具體方法如下:①按揉耳廓:用兩手掌斜置在兩側耳廓面上,呈橢圓形旋轉按摩,達到耳輪紅而有熱感為限。②鉆耳孔:兩手食指分別輕輕插進兩側外耳孔,如同鉆井一樣,順、逆時針轉動,切勿損傷外耳道皮膚。③捏拉耳垂:用雙手拇指、食指捏住耳垂,有節奏反復向下牽引,牽拉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④耳道加壓:雙手掌心分別貼置兩側耳道孔外,然后用掌心將空氣壓入耳孔內,然后像吸氣似的將手掌松離耳孔。⑤掃耳推耳:以雙手手掌分別橫置于兩側耳廓,以手心貼近耳孔,先將兩掌由后往前掃,使耳殼折疊于耳屏上,然后用兩掌往后推,使耳廓復位。
在做搓揉耳廓時,要剪去指甲;當耳朵有外傷紅腫潰破時不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