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創新發展受惠于科學的發展,科學不斷創造出新色彩、新材質、新工具、新方法,給藝術家們無盡的推動和激勵。藝術家面臨豐富的選擇,想象力獲得了更廣闊的表現空間。其藝術作品的形貌早已脫離了傳統繪畫、雕塑的范疇。動態藝術、電子藝術、光影藝術、視幻藝術的作品大量涌現,表現的動態、形象、光色都給人以嶄新的藝術感受。從事這種藝術創作的不少是科學家、工程師,在科學技術工作中,科學家、工程師也增添了美學的因素,使科學富有人性化與情感化并融入生活。藝術反映著時代,更貼近于生活,藝術的表現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將在科學與藝術的不斷互融中發現獨特的美
法國 盧浮宮
澳大利薩萬《原子 充滿愛 充滿奇跡》2006.
國際太空站1985漢《長信宮燈》青銅鍍金
古羅馬 《油燈》青銅飛機突破音障的瞬間
荷蘭 埃格默德《海洋硅藻》顯微攝影2002 荷蘭 埃舍爾《畫畫的手》1948
柬埔寨 吳哥美國 焦特森《每層都可旋轉的建筑》2006
美國 用鈦金屬制作的人造心臟2006 美國航天局公布的太陽表面圖像2003
墨西哥金字塔歐洲粒子加速器.
塞納斯“野馬”飛機駕駛倉2006西班牙 高迪《建筑設計》1900
英國 《水晶宮》第一座用預制構件建造的建筑1851
意大利 拉維阿尼《燈》彩色塑料2006 鄭和寶船
中國 和諧號2005 中國香港 陳幼堅《Anytime餐廳設計》
中國臺灣 101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