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如同彌漫的煙霧,遮擋了我們的視線;或者像一座高山、一條大河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學生A:繼續努力,勇往直前,克服困難。
學生B:那要看是什么樣的困難,如果太難了,就克服不了。如果只是一點點難,努力一點兒,加點兒油,或許就能克服。
老師: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難寫的字是“多寫”克服,還是“少寫”迂回?
我的觀點:難寫的字要“少寫”!為什么呢?這個說法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些矛盾,但是,這是一個“怎樣才能寫好字的秘密”。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做了下面的調查。其實,不僅僅我們人類是這樣,整個生物界都遵循著這樣的規律。為了讓大家更清晰明白,我們接下來看一看“蠶是怎樣成長的”。
①幼蠶寶寶(初始)——②小蠶(成長)——③大蠶(壯大)——④成蠶(成熟)
大家學習書法好比“蠶寶寶成長錄”,只有把簡單的字寫好后,才能慢慢積蓄能量,寫好難寫的字。
舉個例子,“土”這個字難不難寫(圖1)?
學生:不難!
老師:一橫短,一橫長,
一個豎畫在中央。
短橫雖短慢慢寫,
長橫要快盡量長。
如果這個字能夠寫好了,我們就可以順著這個字繼續前進:“土”字加一橫,就是“王”字(圖2)。
“王”字再難,也不過就是多了一橫而已,大家就認認真真地把這兩個字寫好。大號格與中號格、田字格與空白格、鉛筆與水彩筆等都要嘗試著去寫,牢牢記住這個字的特點:用筆的輕重、筆畫的長短、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距離、在格子中間的大概位置等。
“王”字寫好了,我們又可以繼續拓展(圖3)。
圖3中的這11個字都是以“王”字為中心,在“王”字筆劃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一個筆畫,加長或縮短某個筆畫,變化生發而來,它們的難度比起“王”字來說不會太難。如果你能真正把“王”字和“土”字寫好了,那么這些字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所以,我們要學會挑選自己有把握、有信心的字開始,而那些你認為比較困難的,寫得不好的字,則可以等到你像“蠶寶寶”一樣長大了,能寫好更多的字時再去寫,因為你積蓄了越來越多的能量來解決這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