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衛生知識的普及,老百姓自我保健不斷增強。但相應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一是不懂裝懂,僅憑醫療廣告或是一星半點的藥物學知識指揮醫生開處方;二是違反醫療用藥原則亂提要求,若不能滿足便多加埋怨,四處告狀,弄得醫生無所適從;三是在治療過程中不切實際地要求“多快好省”,其結果多半是欲速則不達。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我對此深有體會。
以抗生素應用為例,許多人不論是感冒發熱還是咽干舌燥,都要求使用。實際上,抗生素既非退熱靈丹,也不是對所有致病微生物都適用。如果不按適應癥用藥或是用藥劑量、療程不恰當,都極有可能導致耐藥菌感染,帶來比原發病大得多的麻煩。
又如高血壓病的降壓治療,用何藥物,用多大劑量等,都必須根據個體特點來決定。醫生在最終決定某種治療方案之前,必須進行認真的檢查和分析;在治療過程中還要收集資料,觀察用藥反應,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方案。但有的患者武斷以為血壓降得越快越好,不耐煩醫生護士的反復檢查、詢問,甚至拒絕醫生制定的用藥方案而使用自己“看中”的藥物。這其實蘊藏著極大的危險性。因為血壓降得過快過低,極有可能誘發心肌缺血、腦中風;而違反疾病規律超量用藥或突然停藥,則更會加重心血管系統功能失調,導致嚴重反跳。
在許多時候,醫生們往往因為患者及家屬的壓力和要求而放棄醫療原則。這幾年臨床上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抗炎藥”越用越濫,就是病人亂提要求的結果。一個有趣而發人深省的對比是,在正規醫院對某感染者按照醫療原則使用抗生素往往退熱慢(這是自然規律),而在街頭診所吊上兩瓶“激素鹽水”卻能很快退燒……前者往往遭到病人的埋怨,而后者則被許多患者贊美為“藥到病除”。殊不知后者極易導致感染擴散,使病原體變本加厲在患者體內興風作浪,其中孕育著相當嚴重的危險性。
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病人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亂提要求,不能憑著一知半解的知識指揮醫生,不能以江湖醫生的“牛皮標準”要求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