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客”是目前媒體流行的一個新詞,它有三個含義:第一,指論壇中經常惡意刷屏的人;第二,指愛刷卡消費的人;第三,指喜歡到書店去用掃描筆掃描圖書的人。
首先來看第一種“刷客”——論壇中經常惡意刷屏的人。這種“刷客”報刊上很少出現,多出現在網絡論壇和聊天室上:
(1)從這面鏡子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刷客們是虛偽的,因為他們只能借助虛擬的世界來捉弄人,他們躲在暗處,人們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天涯社區2006年1月22日)
(2)神秘刷客請進,你知道嗎,你選擇這個時候刷屏,擾亂貼吧秩序敗壞貼吧形象。(百度貼吧2006年5月28日)
這種“刷客”是隨著論壇和聊天室的快速發展而產生的。論壇和聊天室本是人們表達、學習、交流、討論的全新平臺。“刷客”喜歡搞惡作劇,通過不斷復制粘貼而刷屏來打斷論壇或者聊天室所有的談話。論壇和聊天室里因“刷客”而出現大片空白或重復,讓網友們看帖很不舒服,或無法繼續看帖,浪費了網友的時間,也浪費了網絡資源。“刷客”使用電腦并經常上網,以年輕人居多,文化程度以高中及大中專較多。“刷客”的特點是制造冗長的空白和重復,喜歡到人多的地方去撒野,喜歡標新立異。他們在哪里出現,哪里就會有一片罵聲,極其不受歡迎。
其次來看第二種“刷客”——愛刷卡消費的人。報刊上我們找到了這種“刷客”:
(3)刷客族的壯大很快引起了各大銀行的注意,成為他們爭相搶占的客戶群體。今年五一期間,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就推出了一項針對刷客的“刷客體驗季,五一繽紛禮”活動。(《成都商報》2007年5月9日)
(4)刷客大行動:持交通銀行活動禮券,即可享受“1元看電影”;持招商銀行信用卡,即可刷積分免費換票;持中國銀行信用卡,購票有驚喜!(《華夏時報》2007年9月26日)
這種“刷客”是現代生活中隨著金融轉賬、支付體系的進步而出現的。“刷客”取錢、存錢、轉賬、購物、消費、繳費等都通過銀行卡來完成,而不動用現金。“刷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刷卡消費的機會,不僅僅因為刷卡交易既快捷又方便,而且因為這種方式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時尚體現。“刷客”的出現,是中國傳統消費支付方式的改變,深受銀行和商家的歡迎。
再來看第三種刷客——喜歡到書店去用掃描筆掃描圖書的人。無論在網絡上還是在報刊中,我們都不難看到他們的身影:
(5)然而,這樣的“寬容”,近期來卻成了一些“刷客”得寸進尺的理由,這些客人已不再滿足于站著看,而是要連內容一塊“搬走”。“這些人不是看書,也不是買書,而是用手機或者相機在書上拍來拍去,把書上的精華內容拍回家,在電腦上慢慢欣賞。”(中華網2007年8月27日)
(6)或許是刷來不費工夫,讓刷客不太珍惜閱讀的良機,最終造成了刷客不讀書的怪狀吧。最后要說的是,讀書也好,刷書也罷,囫圇吞棗不是良策,吸納后的消化尤為重要。(《中華讀書報》2007年8月22日)
這種“刷客”是隨著用于抄筆記、翻譯文章的掃描筆的出現而新生的。他們與第一種“刷客”不同,不通過互聯網絡,而只是使用了電腦掃描新技術。他們“刷書”的工具是一兩千塊錢左右的掃描筆。掃描筆是一款集合了掃描、翻譯、發聲、屏幕識別等功能的便攜式電子產品,它實現了紙質文檔的電子化摘抄,具備超大內存空間,可以存儲數百萬個漢字。掃描筆的出現,本來是為消除文字輸入的煩瑣,給文字工作者提供一種便捷高效的電子工具。但在圖書價格高昂的今天,掃描筆在愛書又不愿買書的讀者手中改變了用途,變成了“刷客”的利器。“刷客”們到書店去,不是看書,也不是買書,而只是用掃描筆在書上刷來刷去。幾分鐘不到,數千字的內容甚至一本書的全部內容便被“刷客”們拷到了筆上,然后帶回家,在家中電腦上慢慢欣賞。“刷客”刷書是圖書購買方式的改變,目的是節省開支,節省手抄和輸入的精力。不過,“刷”來的書是電子書,閱讀電子書存在視覺疲勞等許多問題。對“刷書”,書店態度是明確反對,明令禁止的,原因是“刷書”影響書的銷售和侵犯圖書作者權益。但也有人認為,“刷書”是否侵權,關鍵在于“刷客”的動機,如果他只是“刷”回家供自己閱讀,而不進行傳播、交易、盈利,那就不構成侵權。“刷客”就這樣帶著爭議橫空出世,并成了年輕人的新時尚。
這三種“刷客”都以年輕人居多,都需要通過電腦完成其行為。這三種“刷客”又存在互補性,他們出現的場合各不相同,第一種“刷客”出現在網絡論壇和聊天室里,刷的對象是電腦屏幕,后兩種“刷客”出現在生活中,刷的對象是銀行卡和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