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教師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職業。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我也曾有過這神圣的感覺,但如今這種感覺甚微,而生活過程中更多感覺到的是由這份職業帶來的經濟方面的無奈和痛楚。我讀過貴刊周奎英老師的《從教20年,收入提升20倍》,倍感周老師精神境界之高,而自己,有這般寒酸的感受是否顯得過于渺小?暫且不想那么多,反正這內心的感受來得真實!
工資提了,物價升了,錢也就“貶”了
2000年10月10日,我迎來第一個領薪日,甚是歡喜。但到手的工資卻只有250元,掂量著馬上安置一個像樣的家(其實只期待有一套煮飯燒菜用的爐灶,一張飯桌、兩張椅子、一個布衣柜),要買的東西太多而錢卻太少,不免生出一種歡喜落空的滋味。在接下來的年月里,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教師的工資也提升了數倍。從教半年后,我的工資提到了300元,一年后提到540元,再過一年又提到780多元,然后是870元。至2008年,在物價瘋狂上漲的社會經濟背景下,我們的工資也終于突破了1000元。而這一年幾乎所有的單位都調資了,公務員更是一次性提了800元,可我們這里的教師僅僅普調了27元。地方政府操權者的理由是:教師隊伍太龐大,不容易操作。
一千塊錢似乎不算少了,但只要對教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一計算,便知道這些錢的分量了。對于我,每月下來伙食費至少要450元,摩托車加油費100元(由于學校宿舍緊張,僅有的幾間房都讓給外鎮教師住了,本鎮的教師只好每日三個來回地跑著從家到校的路程。順便一提:車不敢買新的,都是二手貨,半路出問題推著車走的事常有發生),手機費70元(學校說為便于教育學生,要求經常電訪家長,每月十人次以上,而這方面的補貼為0元。我經常只好讓對方掛了電話再打回來,因我的手機接聽不用錢。盡管如此,話費還是居高不下),此外,每月還要被痛心地扣除112元的勞保費。最令人擔心的是,害怕一個月內收到一兩張同學或朋友的結婚喜帖。這樣粗略地算下來,一千塊就所剩無幾了,何況像我這種獨生子女,家有妻兒再加無業的父母,生活中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從營養學的角度講,人的早餐最好能每天有一杯牛奶,另加一個雞蛋、一個香蕉,每餐飯后吃一個蘋果什么的。但牛奶一杯要三塊,雞蛋、香蕉要三塊,蘋果也要一塊五吧,如果每天開支了這些錢,那飯就不用吃了。上菜市場還時常頂著被人家數落“老師最小氣”的壓力,為一毛、五分而討價還價。我們還恨不得把長期被扣在醫療卡里的幾百塊錢變現,取出來用于生活開支。
唉,想想每次買東西講價時,商販都理直氣壯地說“你懂如今是什么世道嗎,現在什么都提價了”,再想想這份剛滿一千元的工資,我懵了,這工資到底怎么了?噢,提是提了,但卻貶了,真是難以讓鄉下教師跟上當今社會的生活水平!
給我把存折里的錢全取出來
今天已經是25號了,我有點忐忑不安地再次來到領取工資的農業銀行。發放工資的時間一般都在每月的20號左右,而前幾天我已經為工資是否到賬來問過兩次了。為了不讓銀行的工作人員認出我來,我有意識地換了一個窗口,對著貼在玻璃上的對話麥克風壓低聲音問“教師的——”。“沒有!真煩!你們這些教師都問過N次了。”還沒等我把話問完,那小伙子便大聲嚷開了(或許這幾天問的人太多了吧)。幸虧他說這話時連頭都沒抬,加上柜臺上還有層玻璃隔著,正在排隊的客戶似乎沒聽得很清楚,我這才沒感到臉紅(也可能是習慣了)。
為了能像阿Q一樣找到一種心理平衡,也因當時急需要用錢,我還是尷尬地把上月取整后余下幾十塊錢的存折遞了進去。“取多少?”“全取了。”顧及到面子,我沒說要取多少錢。可我自己都感覺到當時說話的聲音太小了。還好,那家伙沒再羅嗦什么,只是不屑一顧地翻開存折,打出交易單來讓我簽了名。等他把錢夾在存折里一扔進取錢槽,我便迅速地拿了出來,趕緊走人。我想,不會有人看見吧,我取出的可是存折上僅有的70元啊。可笑,怎么有點在逃的感覺!又想想,取的是自己的錢,卻像是在做賊,我這是干嘛呢?
孩子,想說愛你不容易
2005年秋,我的工資剛漲到870元時,妻子生了一兒子,甚是歡喜。可接下來的日子里經濟緊張得讓我喘不過氣來。或許是由于長期營養不良的緣故,妻子產下兒子后不久便斷奶了,我們只好給兒子買奶粉以代替母乳。可兒子吃奶粉之快和奶粉價錢之貴讓我傻了眼:一個星期吃一罐,一罐150元,一個月要450元,這筆開支著實要命。于是當兒子剛滿一周歲時我們便狠下心,讓他斷了奶(聽說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三歲多才斷奶)。這還不算,兩年來,兒子僅打各種預防針就花費了近2000元。如果說我還能找到一點安慰的話,那便是兒子一直都很健康,免了發燒感冒上醫院給家里帶來窘迫和煩惱。
到了兒子三歲時,我發現以前常給兒子一支筆,讓他在家里最不缺的廢稿紙上亂畫的玩法已不能滿足他了。一天,他終于愛上了鄰居家孩子騎著到處炫耀的童車。為了搶那童車他第一次打了架(受傷程度:白嫩的臉蛋上多了幾道指甲劃的傷痕)。無論我怎樣訓說,兒子就是不服,纏著家里人要買童車。為了滿足他,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花九牛二虎之力用木板給他造了一輛木童車。可是我的造車技術不過關,兒子騎得很吃力才會挪動一點點。再加上同伴嘲笑他的車像丑八怪,很快,兒子便又重提買童車之事了。可那得花200多元才買得起呀,我可舍不得給他買。但為了擺脫他的糾纏,當時我還是口頭上答應了他。
事隔多天,我牽著兒子一起上街,兒子突然松開我的手跑向一個商店。我一看明白了:那里擺放著很多漂亮的童車。我早把答應他買車的事給忘得一干二凈,可兒子卻記得清清楚楚。我再哄騙他說下次再買,竟然一點沒奏效。我大聲呵斥,他卻大哭著把童車抱得緊緊的。當時為找借口,我說沒多帶錢(身上真沒那么多錢,也壓根沒想給他買),可在一旁的商店老板卻說認得我,是某學校的老師,既然兒子那么想要,錢可以先賒著,等下次帶了錢再還。無奈,兒子當街大哭,還一邊哭訴著說“老爸說話不算數”,引來太多行人駐足圍觀,很不是滋味,于是我狠心買下了。于是,兒子欣喜若狂,一路要騎著回家,即使在路上跌倒幾次也不罷休。可我一路上心里計算著的是,如何從下個月的開支里省下這筆錢,如何……唉,兒子,你沒錯,想玩玩具是兒童的天性,可你的窮老爸真的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我也很想跟上現代化
時代在進步,教育事業也在改革發展,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制作CAI課件輔助教學等已勢不可擋。連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都懂得上網QQ了,當老師的哪有理由不懂電腦知識?可由于長期的各種教師培訓和專、本科進修,已把我幾年來所有的工資節余都貼進去了,且負債二萬多。收入的負增長一直阻礙著我實現買一臺電腦的夢想。直至2007年底,學校新添置一批電腦顯示屏把舊的換下來,我才花50元買下一臺過時的顯示屏,還托計算機老師的關系弄了一個舊鍵盤和鼠標。光有這些還不行,我決定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實現擁有電腦的心愿。于是這一年春節,我和妻子商定推掉了所有的“拜年事”,并再次借了些錢,才終于購置了一臺2000元的主機。錢花到這份上還不算完,又附帶買了一個200多元的電腦臺、幾十塊錢的電腦書以及安裝了寬帶網。這下子夢想實現了,可心跳卻加快了,沒準跟別人比起來,自己顯得更加寒酸了。
盡管我們鄉下教師的生活仍過得如此窘迫,但大家不得不承認,這十年來教師的民生確實改善了不少。我在這里發發牢騷,只是希望在物價飛速上漲、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的情況下,能更多地考慮到鄉下教師生活的困難,在讓教師精神上感覺神圣高尚的同時,物質條件上也能有所滿足和提升。說句不客氣的話,鄉下教師至今沒有住房公積金保障,照這樣發展下去,告老還鄉時不得不蝸居祖上留下的茅草屋的人將大有人在。在長期捏著幾個錢不敢進城消費、某天迫不得已要進城的教師隊伍中,多出幾個陳煥生也就不足為怪了,可這樣又怎能搞活農村經濟、拉動內需呢?
(作者單位:廣東湛江市麻章區太平中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