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新課改關于“建立評價指標多元、評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突出評價對改進教學實踐、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淡化評價選拔與甄別功能”的要求,目前,學生檔案袋評價正逐漸被中小學教師認同并采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認識和操作上的問題。
首先,檔案袋中的“檔案”以學生的作品為主,袋中的材料形式是多元化的,不僅可以是文本形式的,亦可以是圖片圖像,還可以是實物材料;袋中記錄的內容是多樣的,且要能夠反映出學生在某個學習階段所達到的學業水平,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等。拿作文教學來說,以前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文,一般是先讓學生打草稿,老師批改后,學生再根據老師的意見將修改后的作文抄在本上。實施檔案袋評價后,一些教師將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形成的初稿和修改稿都收集起來,有的還將作文之前學生寫的生活隨筆、讀書筆記等也收集在案,再加上學生在參與評價標準的制定、進行自我評價和反省、參與同伴評價等方面的材料,甚至包括能反映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與情感等方面發展情況的材料等,都“有選擇”地收入寫作成長記錄袋中。這樣就出現一個問題:檔案袋評價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檔案袋評價使本已十分忙碌的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國外有學者調查研究發現,應用檔案袋的最大障礙就是時間問題。采用檔案袋評價必然加重教師的負擔,這種評價方式明顯比傳統的紙筆測驗方式更耗時、耗力。也正因如此,有的教師雖已認識到檔案袋的潛在優勢,但仍沒有主動將其應用于評價實踐之中;有的教師雖已創建了檔案袋,但收集起來一大堆東西卻沒有時間去整理和分析,使得本來十分有價值的東西變成了難以處理的垃圾;有的教師做得比較深入,已經嘗試與學生一起回顧和反省所收集的作品,但由于時間倉促,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既有檔案袋本身固有的局限,也有使用不當的因素。比如,有的教師將檔案袋應用于整個學科,涉及領域過大;沒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參與到檔案袋的設計、收集和評價活動中;為收集而收集,將教學與評價割裂開來;在實踐中走形式;等等。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教師在使用檔案袋時應該做到與教學階段的具體目標相結合,選擇合適的檔案袋類型,把教學與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好時間與內容上的管理,使檔案袋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部分,由此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是檔案袋運用的根本目的,它始終以關注學生的進步為出發點和歸宿。檔案袋具有學生自我教育和反思的功能。這一功能使搜集資料的活動轉變為有意義的學習經歷,在反思過程中學生將主動承擔學習任務,為關注自己的成長搭建一個有效的平臺。基于檔案袋的這一功能,在指導學生建立作品檔案袋時,我們曾經歷了建檔要求的四個層次。一是隨意放:由學生隨意放入自己的任何作品。這對學生的要求只是完成。二是按要求選擇放:教師對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由學生選擇放入符合要求的作品。這樣做是要求學生學會審視自己的作品。三是帶有展示性地放:要求寫出(說出)放入作品的理由。這一層次是要求學生對作品進行鑒賞。四是建目標檔案袋:教師只提目標,由學生根據目標自定標準、自選形式、自組內容。這一層次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反思能力和獨立性。
以上四個層次,體現了檔案袋評價質量的不同水平。然而隨著評價的深入,我們發現,對檔案袋評價很難像傳統評價一樣判斷其信度和效度,但這一問題又不能回避。我們認為,檔案袋評價的信度應著重考慮一個方面:檔案袋里材料的真實性。因為材料如果不真實,則一切評價都失去了意義。但有一個問題是,在中國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確實很難保證檔案袋內容的真實性,除非明確這一評價結果與學生將來的前途無關。
檔案袋的效度則主要是指學生的作品對其能力或思維結構的表征程度。某一學生檔案袋中的作業樣本,可能并不能代表他實際上“知道些什么”和“能做些什么”,也就是說檔案袋評價的效度很難保證。和效度問題相關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評價標準的制定,它往往缺乏比較明確、一致的評價標準,而且,整體的檔案袋評分與標準化測試評分之間不存在任何相關性。這種效度上的缺陷,很可能使家長或其他有關人員(如學生換班后的新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與成就形成歪曲的認識,從而影響他們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我們認為,要想保證和提高檔案袋評價的效度,必須注意三個問題:收集學生作品樣本的代表性、評價標準的說明和檔案袋的適用范圍。
再次,檔案袋評價針對不同學科有一個適用度的問題。檔案袋評價的效果取決于評價的學科、項目的性質、評價的目的,教師的工作安排和學生的精力等方面的因素。對不同的學科,檔案袋評價的適用度是不同的。比如,一般認為,在藝術類的學科中采用檔案袋評價比較合適;在開放性的評價中采用檔案袋評價比較合適;對非選拔性的評價目的采用檔案袋評價比較合適;小學低年級采用檔案袋評價比較合適;學生相對學習壓力較輕的階段采用檔案袋評價比較合適。總的來說,不能一概而論、統一要求,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檔案袋評價不是萬能的,尤其在我國的使用要十分慎重,總的來說,質的評價與量的評價的有機結合才是我國課程評價改革的正確道路。
(作者單位:廣州市黃埔區姬堂小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