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柯木塱小學創辦于1948年,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校園占地面積8035平方米,建筑面積3189平方米,綠化覆蓋率54%,綠化率達100%。學校設備齊全,環境優美。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5人,占55.6%;大學本科學歷18人,占69.2%;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占到七成,學校擁有一支非常有活力勇于創新的教師隊伍。
學校始終堅持“讓學生學習著、快樂著、成長著”的辦學宗旨,以“體育校本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力創學校毽繩體育創新,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了學校工作的整體發展。
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學校適時提出了“科研興校,校本興校”的辦學思路,確立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工作目標。校長楊運姣親自參與負責全國子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城鄉結合學校管理方式及其變革的研究》,學校積極開展“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方式變革與學習績效研究”課題的研究,加強校際聯合,共同開展教研活動的嘗試,使學校呈現出濃厚的教學研究氣氛。
運用信息技術平臺來管理學校,學校把知識管理的理念引入學校管理工作中,一是在課堂教學、群體活動、科研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構建學校的特色。學校針對毽繩課程開發了毽繩教學、毽繩競賽、毽繩活動交流的模式,開發了校本教材;二是通過天河部落平臺,構建了知識共享共建的網絡平臺,實現了教師間的知識共享。三是建立了基于信息技術的管理方式和學習方式,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整合課題研討,務實高效促教學
學校的課題研討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扎根于教學第一線,實實在在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校的日常教學,促進師生的素質提升。
學校的課題研討,是真抓實干,落在實處。
學校現有課題的研究范圍分為:有統領全局的課題,有主科教學的課題,有專科課題。從研究的目標、形式、內容等都具有一致性,為了整合有限的資源,深化課題實施的有效性,有效地把課題研究真正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和課題研究的性質,把這些課題做了如下的定位和規劃:
1. 進一步明確研究的目標,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完善學校各部門的管理制度。
2. 把課題研究的內容進行分析、細化。
3. 開發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領域,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把信息技術的先進手段運用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優化課堂教學等工作中,從而把各課題構建成一個整體。
4. 以點帶面,逐步推進。以核心課題帶動學科課題,以制度建設促進教學工作規范發展,以科組長、學科帶頭人帶動科組文化知識建設,以深化教學常規促進教學特色的形成,以學困生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打造和諧校園,研創體育特色
學校以體育工作為突破口,以科研與校本教研為生命力。
2004年,全校普及了跳繩與毽球活動,并普及了自編操,加強“三操”的教學。跳繩與毽球活動學校按學生不同年齡分成三個水平段,一、二年級為水平一,學跳繩的基本方法和花樣;三、四年級為水平二,學會踢毽子的基本方法和花樣;五、六年級為水平三,學會較高難度的毽繩結合方法。
同年,學校啟動了“以體育教育為突破口,加強學科資源的整合”的研究,目標是通過毽繩活動與各學科的整合,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從而帶動其它學科的發展。2005年進行了區級和省級課題立項。通過此課題的開展,老師們對課題研究有一定的了解,老師們對課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越來越熟悉。
競技跳繩創始人胡平生教授、廣州雙飛跳繩俱樂部的沙學平教練、全國繩王之一的尚寶群老師先后到我校指導跳繩教學,推廣目前我國最先進的跳繩方法和技術。學校的跳繩活動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推廣和交流。
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4年至今連續三年,學校廣播操、自編操、大課間獲區、市評比一等獎。
朱越強老師的論文《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初步實驗與研究》獲廣州市和廣東省一等獎、全國二等獎;教學設計《水平二(三年級)快速跑》獲省特等獎、全國一等獎,校本體育課例《跳繩、踢毽子》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朱越強老師獲廣州市優秀教師稱號和天河區嘉獎。
2005年度論文《以校本開發為突破口,落實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獲區一等獎并發表于《天河教育科研》雜志;論文《校本教材開發的實驗與研究》獲廣州市評比二等獎。楊運嬌校長與朱越強老師合寫的論文《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初步實驗與研究》在《新世紀學校體育改革探索》發表。
2006年吳艷老師執教的課例《水平一(三年級)快速跑》獲“十城市”體育教學觀摩研討會評比二等獎,本人被評為天河區體育學科教壇新秀。
2006年《基于主題活動的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在《廣東教學研究》發表,《以體育教學為突破口,加強體育與各學科資源整合》在《小學新課程體育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發表。
2006年學校健康舞比賽獲天河區一等獎及廣州市三等獎,并作為特色隊在區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開幕式上表演。
2006年6月,教育部體衛藝司王龍處長到廣東考察,在省教廳相關領導陪同下到學校視察體育校本毽繩教學工作,并給予了學校體育工作較高的評價,并題詞為“健康育人,特色先鋒”。
2007年,學校有近10名學生先后打破了中國大眾體育花樣跳繩紀錄。2008年學校再創佳績。
近年來,學校面貌一新,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學校先后被評為天河區一級學校,廣州市綠色學校,天河區校本培訓示范基地,《校本教材開發的實驗與研究》課題成果《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初步實驗與研究》2006年獲廣東省一等獎和國家二等獎……2004-2006年來學校共獲區級以上團體獎9項,教師獲區級以上獎勵41人次,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區級以上獎項49人次。
責任編輯 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