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最精良昂貴的標識設備代理商
到中國最知名的建筑集團
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
標識藝術研究所所長
十年的輾轉騰挪只為“標識”二字
2008年11月17日,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
這一刻,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上發布以“城市”為主題的旅游宣傳口號和形象標識——中國國家旅游局和上海市政府在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聯合向全球發布2010上海世博旅游宣傳口號和形象標識。
一時間,標識,這個一般人尚不很清楚內涵的詞句,以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上落入國人的眼球。這也讓一直處于“失語”狀態的標識從業者們挺了挺腰桿,亮了亮嗓門。

徐源,前上海賽馳標識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標識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標識業鋒尚人物,豈能錯過這場難得的歷史機遇?在上海世博協調局組織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五大永久性場館——“一軸四館”標識系統建設的競標中,她所任職的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標識藝術研究所與日本GK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在參與競標的9家標識公司中獨占鰲頭,一舉拿下世博軸、主題館、世博中心三個標段。
加盟上海現代,承攬全球級標識項目。今年的徐源就像在跳華爾茲的華彩樂段,連續來了兩個華麗轉身。
11月24日下午,《財富地產》雜志專訪了這位十年如一日、帶領一群想方設法為客戶提供增值的人們在國內標識業輾轉騰挪的領航者。
誤入標識
見到徐源,是在位于上海市石門二路258號的現代集團辦公樓。
身著黑白兩個基調。雪白的襯衣外披一件及膝的黑色針織衫,黑色直筒褲,精致黑色皮鞋。含蓄精美的飾品,細節之處都有設計,別致經典。古語有云:女要俏,一身皂;男要俏,一身孝。徐源像是已把古訓集于一身,簡潔的黑白既穿出雅致穿出韻味,更體現了干練和睿智。
敏感時尚的徐源,為何從事了冷門的標識行業?
其實,徐源早期學的是服裝設計,為了有更深的造詣,還特意到南京藝術學院深造。但機緣巧合,徐源并未能走上服裝設計之路。
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徐源一腳跨進了標識行業,從事標識設備的代理。
“我當時代理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標識設備產品。精度可以到0.0019毫米,價格也相對昂貴”
當時,標識在中國尚屬未開發領域,理論知識、實踐經驗、理念構想幾乎為零,因而,剛入行時的徐源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
幸運的是,她所代理的美國設備廠商每年都要對代理商進行專業培訓。美國設備公司標識學校多年的學習,奠定了其職業生涯的底蘊。
遺憾的是,由于中國消費購買力的原因,市場需求不大,一年不到,設備代理業務無以維繼,徐源開始思考如何把自己在國際上所學到見到的專業知識及經驗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為未開發的中國標識業做些貢獻。
曾經的合作伙伴發話了:“你既做過標識設備產品代理,又在美國GERBER標識學校接受過國際化培訓。對新材料,新技術與新工藝了如指掌。不如轉行做標識工程吧!”
一語驚醒夢中人。
直覺告訴她這一領域大有前途。說干就干,善于接受新事物學習力超強的徐源迅速轉型。
一年不到,徐源把南京最好的酒店、最好的商場、最好的寫字樓以及政府機構一一攻下,并且名利雙收。
2001年,徐源轉戰上海,在長壽路開了第一家產品精美,質量上乘,價格低廉的連鎖標識加盟店,并建立了相應的加工工廠。顯然,一個店根本無法支撐一家工廠的正常運轉。而增加門店,卻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最后,徐源的第二樁標識生意也折戟沉沙。
邂逅貴人
兜兜轉轉之后,徐源又做回了工程,并在延安路開了一個產品展示廳。為了降低成本,徐源諸多事情都由其親自擔當。那時,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周工作七天是家常便飯。
她在苦撐,也在等待。
2004年的某一天,行色匆匆的徐源出門時碰到了當時的房東。房東問她,“你每天忙進忙出,從事什么工作呀?”
“噢,我做標識的。”徐源隨口應答。
“這個行業發展前景不錯,在新加坡已經非常成熟了。”
萬萬想不到,在國內尚不知標識為何物時,這個來自新加坡的房東竟然對標識行業諳熟于心。
更想不到的是,房東竟然主動提出要到徐源的展廳看看產品。
房東在看遍展廳所有產品后,脫口而出:“你們做得不錯,設備都是全球最先進的。徐小姐,這樣吧,我介紹現代集團的總裁與你認識。”
人緣就是機緣。由于房東與現代集團總裁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不出幾天,徐源就見到了現代集團的總裁。
會面時,徐源對標識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娓娓道來,對國內外標識的發展動態詳加介紹。尤其是,徐源精通成本控制,給總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或許是徐源的表現讓現代集團的領導層體會到了標識行業未來的前景,又或許現代集團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過程全國化的的兩全戰略,在標識這個領域一直空缺。
無論情形如何,會面以后現代集團決定與徐源進行戰略合作。
2004年9月29日,由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環境院、上海日月晶華標識系統有限公司以及奧賽德工程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上海賽馳標識設計有限公司在現代集團24樓掛牌成立,徐源擔任總經理。
“當時申請標識設計后綴名時,工商局沒有這個行業。后來通過一些關系才拿到營業執照。”對此,徐源有些無奈,但也有些竊喜。因為,由此也可以看出,上海賽馳將是國內首家從事建筑、環境、商業和視覺空間的標識設計公司。
嫁對豪門
4年風雨兼程,上海賽馳成長為專業從事政府開發區、產業園區、高科技經濟開發區,城市生態區,旅游風景區,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公共建筑、場館等重大重點高定位項目的標識導視系統設計、大型廣告及主題藝術裝置設計、施工、項目管理、顧問的專業公司。
其產品和服務是空間與人之主要溝通媒介,通過標識導向系統、裝置藝術、燈光設施、雕塑等不同的接觸點,將各個區域連接起來變為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環境,增加物業的個性與特質,使其更加與眾不同,更具吸引力,每當訪客置身于這個環境之中,項目的理念和價值將得到強化,籍以構筑客戶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迄今為止,上海賽馳已承接了大大小小的項目100多個,如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鐘、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二期、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上海市政協、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復旦大學光華樓、上海M50春明藝術產業園區、上海世貿百聯購物廣場,蘇州時代廣場、久光百貨等等。
“可以肯定地說,上海賽馳是標識設計行業規模最大的,所承接的項目也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復雜的。”賽馳的設計人員曾一度達到30余人,這在國外也是十分罕見的。
在標識行業一路前行中,上海賽馳無疑發揮了中流砥柱的效應,他們在企業不斷進步的同時,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這期間,在標識設計領域,國內為數不多的標識公司難望其項背,而國外先進的標識公司又不屑于進入中國市場,四年來,上海賽馳孤獨前行,在先驅與先烈的選項中糾結。
“這一行做起來實在太難。每塊牌上的內容都不一樣,不能錯一個字母或任何一個符號,繁復而精細,要求絕對的責任心、細心和耐心。我有過很多次的掙扎與試圖放棄。”對于一路的坎坷,徐源坦誠相告,“努力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回報卻少之又少。”
2007年春節,一向樂觀豁達的徐源情緒糟透了,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要不要與標識來個徹底了斷。然而,一直自我堅持的徐源意志堅強,給自己不斷灌輸積極正面的信念:這是黎明前的黑暗,這是破土前的掙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并最終守得云開見日。
2008年,以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上海賽馳被現代集團相中,并于9月1日將其正式迎“娶”進門,更名為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標識藝術研究所。
為誰花開
從十年前的標識設備代理商,一直到現在的上海現代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標識藝術研究所所長,內心不斷豐盈的徐源輾轉騰挪只為“標識”二字,終于成就“國內標識設計第一人”的美譽。
對此,徐源認為是貴人與機緣成就了自己,其間的種種艱辛與磨礪自不待言,認真、努力、堅持是徐源很重要的特質。
稻子熟了,頭也就低下來了。當我們說一個人很成熟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她的經歷和修養,這是一種必須經歷許多才能從內心散發出來的韻味。徐源即是。
十年前剛入行時,徐源是一個比較急性的人,后來工作的需要,她變得越來越理性,但現在又回歸到另一種層面的感性。她自稱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上升過程。
她會為司機每天來接自己上下班而感動,也會為一條來自團隊中標的短信而潸然。
她會在一覺醒來突然感悟:“出發之前永遠是有夢想。上路了才是逐夢,生命遺憾不在于輸了而是在于差一步就贏了,實現夢想的人才會有機會品嘗逐夢帶給自己的體驗。”
事業中的徐源,往往感慨連連:“人生的成功需要健康、仁愛、恩典、智慧、使命創造、學習、實踐、忍辱、堅持……”“成功,我們因夢想而偉大,因觀念而富有,因定位而超越,因選擇而精彩,因遠見而杰出,因創造而成功。”
生活中的徐源,喜歡旅游運動閱讀靜坐。她每天都泡澡、看書、聽音樂和發呆。她自言“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很滿意,平靜、淡定、內心喜悅滿盈”
如今,事業有成的她正用她特有的韌性守望著屬于她的丘比特之劍。
關于情感,徐源落落大方:“我今年39歲,未婚。這讓我覺得人生的平衡不夠。然而我絕對不會放棄,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伴侶與我愉快的共度一生。”
此刻的徐源,果敢與專業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細膩與柔情。看著她眼眸里的波光瀲滟,也許只有梅艷芳的“女人花”最能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