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策略篇
形勢在變,戰略戰術也要變。對于投資者來說,什么策略符合市場,什么戰術可以制勝就用什么。不破不立,破掉的是兩年來單邊上漲的固有思維,而立起來的卻是順勢而為的新思路。
看淡股指,勿辯“牛熊之爭”
2007年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已經過去了,這個罕見的超級牛市創造了太多的神話。從2006年的大盤1000多點,到2007年的6000多點,突破了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的想象力。超級牛市帶來無數的機遇,回過頭來看,股價翻了數倍的股票比比皆是,2007年要實現年收益2-3倍其實并不困難。也正因為如此,大牛市讓股民們開始忘卻了風險警示。
但從進入2008年開始,大小非解禁的陰影,平安再融資的噩夢,以及對中國經濟未來的擔心,使得股指節節走低。在上證指數跌破年線時,便開始了是否轉熊的爭論。這是兩年來,中國股市第一次讓人如此的揪心。
其實牛熊之爭常常庸人自擾。雖然現在的點位不能說一定到了底部,也許還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但是我們無法阻止市場的行情,只能是緊密關注市場環境,謹慎預防,規避風險。
從中國經濟目前的態勢看,由于國際油價不斷上升和幾乎所有的原材料價格大漲,必然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一是下游企業成本加大,企業利潤會進一步縮水,從宏觀看中國經濟可能放緩。二是,由于輸入性成本加大,推動中國經濟的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或可能惡化。近期美國的經濟狀況的惡化,也一定程度上連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
所以2008年股市的風險是越來越大了,但并不是說沒有機會。私募牛人花榮就認為,即便在熊市里,只要操作得當,戰略戰術運用的好的話,也可能獲得30%以上的收益。當然,這需要有正確的方法和足夠的耐心,即集中精力集中資金抓最佳機會,同時還要克服天性的多動癥、手癢病與永動機。
既然我們無法對市場走勢、指數點位高低做出準確的預見。那么,面對市場的變局,我們就只能不斷調整投資結構,關注投資最關鍵的收益和風險這兩大因素,建議符合市場上漲或下跌周期的投資組合。
相對2007年來講,2008年將進入牛市的第三個時期,即價格上漲趨緩階段。A股確實已進入高風險期,震蕩格局將貫穿2008年,這是2008年市場最主要的特征。
因此,今年的機會可能不是太多,應在震蕩中把握結構性機會,需要在別人恐慌時買入便宜的籌碼,在別人樂觀時再把它賣掉,時刻謹記“風險警示”。
不確定的環境和確定的戰術
進入2008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大,不管是結構性調整還是會全面衰退,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各國資本市場都會適時反應這一趨向,1月21、22日的全球股災就說明了這點。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股市,雖然有一定的封閉特征,但中國股市的高估值壓力,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經濟一體化全球市場的聯動性都對2008年中國股市的走向增加了不確定性。
目前“內憂外患”的金融環境決定了2008年股市不是平凡的一年,需要密切關注的金融環境因素有:
1、美國經濟雖然衰退可能不大,但“滯脹”應該確立。
2007 年下半年開始美國次級債風波不斷,房地產業持續降溫,增添了經濟衰退的風險。同時,美元貶值和中國等新興市場物價全面抬升的輸入性通脹將使得美國的CPI 維持在相對高位。由于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至關重要,美國經濟如果持續疲軟,將威脅到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可持續性。例如3月7日,美國公布的美國2月份就業人數創出五年來的最大降幅,這導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的擔憂加劇。受此影響,當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繼續下滑,其中道瓊斯指數跌破12000點大關。而在外圍金融環境的影響下,3月10日,10日兩市重挫,深成指兩年來首破年線。
2、中國經濟貨幣政策從緊的調控基調。
國內“緊縮”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業內預計一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都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但物價水平將維持高位,CPI再創新高的可能性極大,從而促使央行進一步提高利率。這種預計是不無道理的。在雪災因素的持續影響下,2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7%。受此影響,央行有可能在近期使出加息這一“殺手锏”。也正是在這種預期下,3月10日,大盤加速探底,滬指盤中創出本輪調整新低4120.53點,收盤4146點,下跌154點、下跌3.59%。權重股的跌幅進一步擴大,銀行股再次成為殺跌的主力。
3、資金壓力仍然是限制股指上行的重要因素。
大型IPO的發行、中國平安的巨額再融資以及大非解禁將迎來高峰等帶來的實質性資金壓力。另外國家通過“窗口”指導,到目前為止機構投資資金解禁沒有明顯動靜,可以預期2008年對市場資金面的調控是管理層最有效的方式,與金融政策從緊相對應,股市的資金供應應該是偏緊的基調。
4、股指期貨的推出預期。
股指期貨今年肯定推出,有可能在上半年推出創業板后,下半年推出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推出前后的助漲助跌效應會加劇股指的變化,但同時股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會使得股指有價值回歸的趨向。
雖然投資環境無法確定,但投資者的策略卻不能左右搖擺。目前短期持續急速下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情緒主導的特征。市場估值水平的高低和價格的波動,階段性會受到市場信心和情緒的左右,而價值投資的機會往往出現在情緒化市場給出非理性價格的時候。
在2008年整體股指極有可能呈現大箱體運行的態勢下,給予了股市游擊戰重出江湖的生存空間。
2008年不再是陣地戰
2007年,股價翻了數倍的股票遍地都是,投資者只需要抱住股票、堅守陣地,坐在家里數錢就行了。而2008年股指期貨推出、奧運會召開,慢牛、震蕩、大喜大悲將貫穿全年行情。對此,有華爾街股市神童、中國地區股市教父、亞洲股神之稱的股市奇人立陽形容:2008年中國A股將呈現板塊之間移動得非常快速,個股之間常常會出現“一日行情”的特征,一不小心追高就套牢。
可見,2008年乃至2009年市場都是這種所謂振蕩整固,而這個意味著市場整體性的機會已經不存在了,股市作戰方式也應從2007年的陣地戰變為2008年的游擊戰了。
從投資方式上看,2005年5月到2007年底,買了“好股票”并長期持有是一定賺錢的,哪怕這兩年半你買了不怎么好的股票,你長期持有也絕大多數是賺暴利了,但2008年和2009年存在的只是結構性的機會。而結構性機會恰恰不應該買了放著長期持有,而是應該在震蕩行情中,進行波段性操作,其為游擊戰的主要作戰手段。
對于游擊戰,古人有云:“游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就虛,視贏撓盛,結陳趨地,斷繞四經”。偉大領袖毛澤東也是運用游擊戰的高手,有一套作戰方略:“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疲我打,敵逃我追”。
對股市游擊戰,國盛證券分析師胡幸民也有精辟的講解,股市游擊戰主要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進攻性、速決性和流動性。
靈活性則是散戶的特長,靈活的看待大盤和個股板塊的活躍,在目前狀態下就是要盡量選擇市場的熱點進行操作,有時候買進個股后如果很久不動或判斷失誤,要能夠尋找機會止損平倉換籌碼,不宜長時間的“吊在一棵樹上”,傻傻的抱著不賺錢不走的死理。
進攻性則主要體現在盡量、主動、及時、積極地跟進市場熱點和大資金流向的所在。
速決性就是短線操作的手法,在板塊熱點轉換較快的行情中,一旦跟進了熱點個股,一旦該股出現了較大的漲幅,一旦該股出現了放量滯漲,一旦該股進入了前期密集成交區域,一旦該股開始回調,就應該果斷的出局。流動性則是游擊戰的主要特點了,即所謂“乍動乍靜,避實就虛”,有機會就出擊一下,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或者有時候干脆就躲它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
此外,從技術特征看,2008年股市盤整氣氛太重,而使得短期機會頻繁,適合短線操作。從投資者的信心看,還不是很穩定,這也是過分投機帶來的影響。開放的投資策略應該轉變為保守的投資策略,采用適合波段操作的游擊戰策略,如果你持有沒有實質業績改善的題材股在價值回歸的過程中捂股不動容易導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