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圍利好下,港股跟隨歐美股市進一步彈升,但在A股持續(xù)跌勢的拖累下,港股又將重拾短期跌浪的傾向,并且有加速擴大的跡象。不過,在恐慌性甩賣的情況還未有出現(xiàn)之前,建議投資者維持按兵不動,策略上等候市場出現(xiàn)“終極一跌”時,才能作低買博反彈的操作。
3月12日,港股跟隨歐美股市進一步彈升,但在A股持續(xù)跌勢的拖累下,港股于高位呈現(xiàn)回吐壓力,全天走勢是高開后整固,資金搶高的積極性未見增強。對于港股近來的回升走勢,暫時仍只能以跌后的技術性反彈來看待。3月13日,恒生指數全天收報于22302,挫1121點,跌幅為4.79%,最低點位為22251,最高點位為23008,成交總額增至1072.42億元。3月14日,美股收盤小幅上漲,A股早盤滬指跌破3900點后強勁反彈至最高4000點,午后雖被A股帶動但很快下挫,香港恒生指數報22237.11點,跌64.53點或0.29%;國企指數報11891.42點,跌202.64點或1.68%;紅籌指數報4849.60點,跌8.77點或0.18%。可見,在股市基本面未有改善之前、在全球經濟層面未有好轉之前,對于港股后市發(fā)展,仍要持有審慎的看法態(tài)度。
美國聯(lián)儲局在3月7日向銀行體系注資2000億美元后,在3月11日再與歐洲央行聯(lián)手,向銀行體系大額注資;消息刺激歐美股市從低位作出強力反彈,但事實上,向銀行體系注資,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對于歐美現(xiàn)時的經濟情況,不能造成根本性的利好改善。無論是次按問題,全球信貸收縮,投資SIV和CDO產品的巨額虧損,又或者是經濟增長放緩等不利因素,所有問題的引發(fā)源頭,都是因為美國樓價下跌所造成。
所以,各國央行當前的注資行動,都只是能夠減輕信貸收縮的壓力,避免銀行體系的資本流通性受到進一步打擊,繼而對資本市場造成更深層和不可預見的負面影響。在整體危機的源頭─美國樓價下跌,未能出現(xiàn)回穩(wěn)轉好之前,無論是注資、又或是減息,都只能起著“治標”的作用,消息或可對股市帶來低位反彈的刺激,但要帶動股市重納升軌,言之尚早。
港股大盤方面,恒指和國指都已反彈回升至貼近10天和20天平均線的交匯處,要進一步作出彈升,困難度肯定是增加了,對后市發(fā)展仍要維持審慎的態(tài)度。不過,近期也也有不少利好的因素出現(xiàn)。美國聯(lián)儲局的議息會議將于3月18日舉行,而全國人大會議亦會于當天閉幕;此外3月19日是匯豐(0005)除息日,而權重股中移動(0941)的全年業(yè)績亦會在當天公布;另外,中資金融股的業(yè)績公布期亦即將展開,招行(3968)和交行(3328)將分別于3月18日和3月19日公布業(yè)績。由此觀之,港股的后市方向選擇,將會在此期間有所分曉,但以當前形勢來估計,相信以往下發(fā)展的機會較高。
美國聯(lián)儲局向銀行體系的注資行動,“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在透過注資行動來增加美元供應量的情況下,美國資本市場的信貸收縮問題可得到暫時的紓緩,但同一時間,美元匯價卻會因為供應量增加而進一步受壓,歐元已升穿1.5500關口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日元于歐洲匯市交易時段亦曾一度升穿100關口,創(chuàng)出12年新高。外匯市場的波動情況,顯示環(huán)球資金正在流竄,而在這流竄的過程當中,對于全球股市肯定會造成震蕩,造成混亂的局面。
從H股近期的走勢來看,內地A股市場的疲軟走勢嚴重阻撓了H股市場的回暖,隨著人民幣升值速度的不斷加快,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仍將繼續(xù)攀升的預期大幅增加,而對于部分國際游資而言,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內地并追逐以人民幣方式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最具吸引的資源。大量外資的流入,導致市場流動性泛濫,也為內地物價回歸合理水平帶來壓力。
另一方面,美聯(lián)儲之前的持續(xù)降息,為中國的加息構成制約,從而為抑制不斷上升的通脹帶來阻礙,為了抑制內地經濟過熱發(fā)展,有效的遏制通脹程度不再惡化,內地或將加緊實行緊縮措施實施的步伐。對市場而言,在更加深程度的緊縮措施預期下,擔憂情緒迸發(fā),投資信心銳減。從H股市場本身來看,原本就因外圍及內地A股市場疲軟走勢而憂心忡忡的投資者,在內地緊縮措施預期影響下更是信心難復,投資熱情因此極度淡漠。不過,在恐慌性甩賣的情況還未有出現(xiàn)之前,建議投資者維持按兵不動,策略上等候市場出現(xiàn)“終極一跌”時,再作低買博反彈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