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機會可以重來
上午還在廣州悠閑地喝早茶,晚上已經回到北京的三里屯泡吧,在這樣一個不斷提速的時代,時空組合的頻頻切換成為很多都市白領的生活狀態。他們的休閑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旅行和游玩,滑板、潛水、探險、滑輪、蹦極,玩的都是心跳。可是,當我們在享受繽紛多彩的世界、追求別樣的體驗時,總是有一些不幸的事例警示著風險的存在,即使它有時候看起來是那么的偶然。
沒有人會否認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足的時代,但是富足時代的風險遠遠不是稀缺的。君不見2004年印度洋一場海嘯卷去15萬條生命,臺風、火災、交通事故奪人性命的報道幾乎不絕于報端,甚至山體滑坡埋葬乘客、高空墜物下起“流行雨”、大風起兮吹翻火車也并非笑談。事實反復告訴我們,風險也許離我們并不遙遠。
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中國交通事故發生率多達50萬起/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均超過10萬人,相當于一個小型縣,居世界第一。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喪身車輪,每1分鐘都會有一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傷殘。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財產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
然而,總是有人這樣告訴別人和說服自己:風險是小概率事件,風險太偶然,風險輪不到自己。也許他會正確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但是,一次的錯誤,足以成為我們生命不能承受之過;一次的意外,可能就會讓我們沒有機會再來。
風險面前,人人平等。有人說:面對生活中的意外,每個人只有兩種可能,0和100%,沒碰上就是0,碰上了就是100%。既然我們不能讓風險繞著我們走,在很多時候,我們也不能繞著風險走,有一個問題就同樣繞不過去了:萬一不幸發生了,誰來買單?
意外險—風險管理的基礎工程
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理財金字塔”是耳熟能詳了。如果說,在人生的理財規劃中,人壽保險是基礎工程,基礎牢靠了,才能在上面建起宏偉的金融大廈。那么,意外保險則是理財規劃中基礎的基礎,是保障“金三角”的底邊。
信誠人壽保險顧問馮祥認為,意外險是最能體現保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實質的險種,因為意外險費率低廉,交上一兩百元的保費,就能得到10萬元的保額。通過確定的小額成本,轉移可能的巨大風險。
意外險的保障范圍一般包括:身故賠付、殘疾賠付以及因意外產生的醫療支出的賠付。其中身故和殘疾是意外險的基本保險責任,而意外醫療險一般作為附加險或者一個條款出現在意外險中,也有的意外險沒有意外醫療保障。
目前,不少保險公司的意外險所包含的醫療給付責任,不僅包括因意外引起的醫療支出,還包括因疾病住院或手術而帶來的醫療支出,保障更加全面。如友邦綜合個人意外傷害保險,18—29歲且有社保的人士,年繳600元左右,即可獲得10萬保額的保障。其保險利益可包括:
意外身故、燒傷或殘疾:10萬;特定意外事故身故: 10萬;意外醫藥費(門診或住院):10000/次;疾病或意外住院津貼:50元/天;疾病或意外重癥監護津貼:100元/天;疾病或意外住院費用補償:5000元/次;疾病或意外手術費用補償:5000元/次。
這樣的一款意外險既包含了身故、殘疾保障功能,又包含了意外醫療賠付利益,對疾病造成的某些開支亦可分擔一部分,達到了一種較低水平的全面保障,是個人和家庭保險規劃中的首選和必備。保險規劃師特別提示,剛剛踏上社會的“職場新貴”,資產有限,擁有一款意外險,既使自己多一份安心,也是對父母的一份承諾。
摸準需求選對險
意外險的種類很多,如航空意外險、交通工具意外險、旅游意外險、普通意外險等,保障范圍并不相同:普通意外險的保障期為1年,保障范圍最大,涵蓋了各種意外風險,而且不要求特定的出險地、出險期間;旅游意外險期限較短,一般為7天,只保旅行期間發生的意外,有些旅游意外險還可保像攀巖、潛水這樣的危險性較高的活動;交通工具意外險只對在特定交通工具,如飛機、火車(含地鐵、輕軌)、汽車、輪船上,發生的意外給予賠償;航空意外險的保障范圍最小、時間最短,只管乘坐航班時發生的意外身故和殘疾。
不同的意外險針對特定的需求,選擇的時候可要擦亮眼睛:普通人一般只需要投保一份額度適中的普通意外險就足夠了;如果是每天乘坐交通工具的上班族,可以再多加一份交通工具意外險;偶爾出出遠門的旅游者,可以選擇專門的旅游意外險,不但保額高、保費便宜,有些還能提供緊急援助服務;至于航空意外險,則只適合每年坐飛機次數在四五次以下的人,如果乘坐次數多,買交通工具險和航空意外險(年度險)更劃算。
多重視意外醫療
由于單純的意外傷害險一般只保障因意外造成的身故和殘疾,也就是說,如果發生意外但沒有身故或者沒有達到殘疾的程度,意外傷害險是不予賠償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譬如切菜割傷手指、打球扭傷腳這樣的小事故,則達不到意外傷害險的賠償標準,如果投保包含醫療給付責任的綜合意外險則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銷。而像發生重大交通意外事故這樣的情況,雖然可以根據殘疾程度得到一定的賠付,但巨額的醫療費用個人就難以承擔了,況且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按社保的規定是不賠的。因此,選擇有意外醫療條款的,或可以附加意外醫療保險的意外險,是很有必要的。
選擇意外醫療保險時,要注意保險條款中對醫療費用免賠額、自費比例及最高報銷限額的規定。對于自費比例,各產品的規定有很大不同,比如某保險公司規定客戶要自負30%,而有的保險公司則可100%報銷。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免賠額的規定上,除了免賠金額不同,比如有的是100元、有的是80元外,還要注意免賠額到底是按次計算還是按年計算,像中英人壽前程卡就規定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免賠額為100元/年,而很多產品則規定免賠額為100元/次。各公司對最高報銷限額的規定也有不同,比如有些是2500元封頂,有些卻能達到萬元以上。選擇的時候,應盡量選擇免賠額低、報銷比例大、報銷限額高的意外醫療保險。
更多倍給付更貼心
選意外險時,還要留意帶有多倍給付功能的產品,因為這樣的產品能夠達到重點風險重點保障的目的。
多倍給付條款出現最多的是在發生特定意外事故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特定場合(如醫院、學校等)發生的意外事故造成的身故或殘疾,保險公司則承擔給予雙倍或多倍的賠償責任。
很多人都有“殘了比死了更可怕”的擔憂,對此保險公司也推出了更人性化的產品,比如中英人壽前程卡可給付雙倍于意外身故保險金的意外傷殘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