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里#8226;薩松有一句詩,“我心中有猛虎在細嗅薔薇”。投資者完全可以把這句詩用在當前股市的決策中。股市如戰場,炒股既要靜如磐石,在喧囂中守住寧靜;又要在心中臥著猛虎,準備在驟變時出擊。
從歷年的5月來看,股指的運行以紅盤居多。原來一直在“休息與等待”的投資者,應該在紅色5月的操作中膽大心細,矯健而敏捷,心中有猛虎地細嗅芬芳的“薔薇”。
當然,股市本是勇敢者的游戲,而2008年一季度A股的寬幅震蕩預示著今年的投資將更是不同尋常的“勇敢者的游戲”。
在股市里,“餓死膽小,撐死膽大”似乎時常發生,這的確有理論根據,畢竟風險和收益并存。雖然冒險在股市也是大忌之一,但是適當的時候,合理的冒險也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投資者能夠在別人混亂之時快速反應隨機應變賺取別人難以達成難以想象的利潤,雖然就像火中取栗虎口奪食,但這也是一種勇氣。
5月,希望在招手,風險也暗自伴行。這是場勇敢者的游戲,贏輸與否,都要做好心里準備。
大盤從去年10月的6124點跌到今年4月的最低2990點,足足跌去了一多半,時間上也是半年之久,無論從跌幅或時間上看,此輪調整都與歷史上的幾次中期調整非常相像,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管理層限制大小非減持、下調印花稅、預熱融資融券等系列重大舉措看,目前已巧奪天工般地達到了技術上與政策上的共鳴,這為勇敢者創造了良好的冒險時機。
合理冒進也是一種態度
證券市場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場所,風險與機遇是共存。適當的冒險可以激勵投資者的進取心,有理性的冒險是投資者成功的必備素質,而追求絕對安全方式的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冒險。
5月7日的暴跌讓市場又開始了急躁不安。又到了一次洗牌時刻,投資者一方面要注意自己手中的牌,一方面要看市場后面要發什么牌,面對市場未來形勢,要冷靜分析,但并不是要恐懼。
過分的恐懼是不應該的,畢竟,此輪反彈行情還沒有結束。震蕩的時候正是拿籌碼的時候,想要抄底的投資者正可以抓住調整的機會進行抄底,發揮點膽大的精神。對于那些有預增預期或有實際概念的個股可大膽吸籌,但是前提條件是這兩天漲幅不要超過15%。當然,貪婪也是應該被克服掉的。投資者應該堅持高拋低吸的波段操作理念,就是要充分克服掉貪婪這個毒瘤,在明顯壓力位出現時果斷減倉,在支撐位出現時果斷介入才是正確的操作方法。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金融、房地產板塊主動下跌有利市場主力把握投資節奏,進三退二的節奏說明多方力量稍微戰勝空方,這顯示出A股市場缺乏增量資金的狀況下主力的無奈選擇。并且5月7日和5月9日的大幅度調整可以看出,市場仍然在不斷自我修復。一旦短線震蕩完畢,后市依然比較樂觀。股指仍有望強勢振蕩向上的格局不變。畢竟目前A股反彈的趨勢尚未改變,降低印花稅和融資融券的利好作用猶存,市場存在公開增發可能改變為定向增發的預期,以及大小非解禁股緩流通的有關問題將得到較好解決。
無論是股市還是人生,無處不充滿著競爭,只要有競爭,就會有冒險,有冒險必然就有風險。一名投資者要想在證券市場中立足,必須學會如何正確地看待風險、必須學會如何理智的去冒風險。不能因為害怕被樹葉砸到頭上,就永遠躲在家里不出來。股市中的風險雖然說是變幻莫測,但是,如果投資者有充分的準備,保持理性的思維,不要過于貪心和膽怯,那么,最終必將戰勝風險,獲取輝煌。
火中取栗未嘗不可取
股市中有一句名言:“溫柔的陰跌是陷阱,殘酷的暴跌是機會。”可見,風險與機會是孿生兄弟,風險往往隱含著機會。
市場總會有非理性的一面,投資者要想在市場中獲得超額的回報,除了買入的持有時間之外,買入成本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而短期市場暴跌將為投資者買入提供了最佳時機。
暴跌,分為大盤暴跌和個股暴跌。陰跌的機會比暴跌少很多,暴跌往往出現重大的機會。每年大盤往往出現3-4次暴跌。暴跌往往是重大利空或者偶然事件造成的,在大盤相對高點出現的暴跌要謹慎對待,但是對于主跌浪或者陰跌很久后出現的暴跌,投資者就應該注意股票了,因為很多牛股的機會就是跌出來的。
對于5月7日的暴跌,很多機構都表示出乎意料,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市場的恐懼。在銀行、保險板塊帶頭大幅回調導致市場出現部分恐慌情緒,反彈以來漲幅較大的各板塊如券商、創投、有色金屬、房地產均出現大幅回調,當日以持續下跌收盤。而在當日暴跌中買入的投資者在5月8日獲得較大的報酬,做了短線波段操作。
當然,大機會要有大的恐懼,小機會要有小的恐懼。但是不是當你覺得恐懼了的時候就是買入的時機呢?不是!市場是需要進一步觀察。記住好與壞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好的走勢中大多有壞(恐懼)的走勢,一個壞(恐懼)的走勢中也有好的走勢。這就需要投資者認清市場大的走勢。
其實,這也是人們常講的“逢跌買入”。這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策略。就像近一輪的跌市,單日的跌幅高達100多點,90%以上的各股都有很大跌幅,這個時候逆勢買入是極需要勇氣的。這就像失火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向外逃生,而你卻要火中取栗。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智慧。
再回頭看看5月7日的154點的暴跌,當日成交量比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縮。對此,招商證券認為此舉應視為主力洗盤動作。中期來看,上證指數周K線底部金叉成立,保證了中期行情的健康發展。雖然5月8日出現回升,但是不可否認短期市場進入震蕩調整,急跌慢漲是后市特征。因此,投資者應在保留一定中線倉位的基礎上,及時把握低吸機會,在風險中尋找機會,耐心等待低吸各類潛力品種。

機會只留給勇敢者
4月30日的滬指收盤價是日線、周線、月線三線合一的收盤價。從月線上來看,4月股指在瞬間擊穿30月均線后出現反彈,宣告這一輪跌勢結束,5月的交易將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從技術上來看,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回穩的趨勢有望延續。與此同時,政策面上利好不斷,不僅推出了實質性的重大舉措,而且對后期的利好也作出了提前預告。在此情況下,對于投資者信心的恢復相當有利。
A股市場經過過度調整后,在價值、投資心理、資金、政策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投資機會已經來臨。
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市。就A股估值來說,與H股對照,A股中的大盤藍籌股高估值情況已經全面消除,考慮到國際上的國家定價歧視以及流動性溢價因素,A股藍籌股被低估20%以上。從歷史統計來看,我國證券市場自成立以來,每年至少都有一波上漲行情,或大或小,每年都有投資機會,今年也不例外。從機構博弈的情況來看,具有前瞻性的機構投資者將取得領先優勢。盡管目前多空分歧仍然很大,做空思維慣性扭轉尚需時間,但領先一步的多方勢力將獲得先發優勢。
對于5月市場走勢,機構投資者幾乎均認為5月將是上漲行情。受印花稅下調這一利好的刺激,大盤底部基本確定在3000點附近,短期這個底難以跌破。在此基礎上,近期股指將會出現一輪較大的反彈行情,并持續一段時間。
對此,申銀萬國首席分析師桂浩明分析表示,歷史上,大家都對五月份的行情寄予希望,所以也就有“紅五月”之稱。現在看來,今年五月份繼續走高的概率很大。五月份大盤將挑戰4000點。
當然,也有比較謹慎的機構,如南京證券分析師溫麗君就認為,目前大盤只是反彈而非反轉,5月的市場仍將較為嚴峻,在缺乏持續上攻動力的基礎之上,由于短期漲幅過大,市場將面臨較大的回調壓力,不排除將有二次探底的可能,但3000點的“政策底”附近仍將有較強支撐。
因此,投資者比較中性的投資策略是,利用機會調整持倉結構是較好的應對策略。隨著近期各種政策的出臺,二季度將可能是全年表現最好的季度。對于勇敢者而言,5月是全年投資較佳的一個時機,可以冒險搏一搏。不過,勇敢者必須把握震蕩市的特點,持續上漲后大漲不追高,不要盲目樂觀,相反應采取減倉策略,反過來,在持續回調甚至是單日大幅下跌后,不恐懼不繼續殺跌,相反應采取加倉策略。只有這樣的操作策略才可能在震蕩的5月中獲取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