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永遠不缺乏創業熱情,而是缺少發現商機的慧眼。面對我國2000多萬糖尿病患者“想吃而不敢吃”的困境,投資一家無糖食品店成為創業者的適時選擇。而隨著瘦身概念的流行及兒童防蛀牙的需要,無糖食品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

危機中嗅到商機
小康社會,不愁溫飽,但也派生出了不少的“富貴病”,糖尿病就是其一。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本世紀初全球共有1.71億糖尿病患者,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66億。而近20年來,中國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倍數增長,目前全國大約有2000多萬糖尿病患者,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第二大國,到2025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可能會達到6000萬。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藥學專業出身的小甄不但看到了中國人健康的“危”,也從中嗅到了投資的“機”。現如今,小甑已經在廣東省開平市擁有了兩家糖尿病食品專賣店,正計劃著到其他城市再拓市場。
說起這門生意,小甄毫不諱言,剛開始自己的思路也只是局限于藥品經銷。隨著與糖尿病人的接觸越來越深入,他發現“想吃而不敢吃”是不少患者無奈的肺腑感言。“由于單純依靠藥物控制血糖是不可能的,而長期的大劑量藥物治療又會產生副作用,因此飲食節制成為糖尿病人最常使用的控制血糖方法。”
但是,適合這類人群的食品少之又少,飲食節制變成了單純的“不吃”。由此,一方面嘴饞解決不了,有的患者甚至抱怨“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活著還有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控制不當將引起營養缺乏,進一步傷害了患者的健康。
2005年,從職業的角度出發,小甄開始思索如何解決糖尿病人飲食的問題。對于這類人群,飲食方面存在著矛盾,一方面特別容易饑餓,但另一方面,通常的主食稍稍多吃就會引起血糖升高。然而,矛盾沒有讓小甄退卻。相反,越是深感矛盾難以化解,小甄越是看好這項投資的前景。
身在藥品行業的小甑向朋友打探求助,才發現糖尿病食品已有先知者先行了。原來,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南等不少地區都有專門從事糖尿病食品專賣的公司。但魚龍混雜,必須眼見為實,小甄親自到各公司總部考察,看到不同的店面雖然規模大小不一,但都經營的有聲有色。經過一年的比較,小甄最終選擇加盟萬壽建安糖尿病食品專賣,并在那里接受了培訓。
品種全還需專業感
原本以為糖尿病食品店的個人投資者并不多,入行后才發現,街角社區隱藏著不少出售無糖食品的小店鋪。不過小甄并不著急,多年從事醫藥行業的他明白,就藥用品這個行當而言,專賣店與其他兼營店有著信任度的專業優勢,而這種優勢是無可比擬的。
專賣店的優勢如下:
首先,無糖產品齊全。目前,在小甄的店里容納了1000多個品種。其中無糖食品500余種,有無糖餅干、奶粉、沙琪瑪、巧克力、糖果,也有適合患者食用的健康掛面、營養面、高纖維大米。此外,針對糖尿病人的保健產品蜂膠、螺旋藻、麥綠素、鈣片、深海魚油等200余種,糖尿病人專用的鞋、治療儀、日用品等100余種,輪椅、拐杖、制氧機、頸椎治療儀、藥枕、按摩棒等家用保健器械50余種。
“盡量讓病友過上正常生活,還要滿足他們一站式購物的需求。”小甄說,雖然一些食品物品在其他店鋪也有銷售,但是均是零星經營,即使是針對細化群體的專賣店,所銷售的產品多數也局限于保健品,日常食品尤其缺乏。“即使我們普通人購物,是選擇一家應有盡有的大超市盡情挑選,還是跑遍零星小店也不一定買到很合適的東西。答案是很明顯的。”
其次,專業感也是小甄的成功之道。專業感的塑造一方面依靠店面形象,另一方面則得益于小甄的藥學背景。
小甄參觀考察了同行的經營場所,發現很多店鋪場地狹小,產品陳列混亂,難以給患者健康的信任感。而小甄的專賣店以綠色和白色為主調,40平米,寬敞明亮,給人以健康衛生的感覺。
醫藥用品店的固有特點決定了經營環境十分重要,細節往往決定成敗,患者大多對于衛生要求十分苛刻,營造這樣的氣氛自然從感官上容易得到顧客的接受。
第三,衍生服務必不可少。小甑還為糖尿病人提供會員式服務,執行“五駕馬車”的標準——健康教育、用藥指導、控制飲食、運動理療、血糖監控,對糖尿病人實行檔案式管理。對于一個患者來說,除了需要得到醫療用品外,還需要得到專業性的醫療咨詢服務,因而,滿足顧客的這種心理需求對于營造人氣非常重要。
由此一來,小甑打造出了糖尿病食品專賣店的良好形象,甚至被老顧客稱為“糖尿病友之家”,回頭率達90%以上。
此外,過去從事的藥品銷售工作也幫上小甄不少忙。由于既持有相關銷售許可證,又具有一定的醫藥人脈,在銷售糖尿病食品的同時,代理降糖藥物成為相比同行的另一競爭法寶。
“在我的專賣店里,賣藥最大的意義不是賺錢,而是吸引顧客的手段。”小甄的第一家專賣店開在醫院附近,客戶在前來買藥的過程中往往對食品產生了興趣,再通過“買藥品送食品”等促銷方式,消費者很快的熟悉并接受了糖尿病食品。

投資分析及風險判斷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由于體內的胰島素不足,糖尿病人自身不能有效地抑制血糖升高,因此必須控制淀粉、脂肪類食品和含蔗糖類食品的食用量。但主食中含有的淀粉、脂肪等又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營養物質。因此,飲食治療成為解決血糖控制和營養缺乏之間矛盾的關鍵。糖尿病食品的投資正是基于這對矛盾,在其夾縫中得以生存,總體利潤甚至可達50%以上。
做一個縫隙市場的產品,風險分析要考慮投資回報率、投資回收期以及風險規避和分散。作為市場緊缺的一個特殊產品,目前供不應求,正是進入的好時機。產品利潤率高,投資回報率高,投資回收期短是該行業最大的優點。但由于進入的門檻低,不少投資者都能輕易跟風進入,形成投資過熱,供過于求。因此,為分散風險,投資者應盡早做好做長期打算。
投資門檻:
糖尿病食品店的投資門檻并不高,既可以獨立進貨經營,也可以通過加盟品牌公司的方式經營,即便是后者,加盟費也不過五千到一萬元左右(主要用于服裝、培訓、企劃、裝修設計方案等)。首批進貨的數量和金額可以根據店面的大小、地理位置等具體情況而定,適用一間30㎡的專賣超市,首批貨款大約在2萬左右,此外再需要2、3名經營人員就可以開店了。
選址條件:
普通食品店往往選擇社區周圍,但糖尿病食品專賣卻需要另辟新徑。小甄的第一家店40多平米,前靠人民醫院,后依廣場公園,人流量大又靠近消費群體,在起步階段,有效的得到市場肯定。原來,糖尿病食品專賣店最優選址是醫療商務圈,目標人群高度集中,容易擴大影響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相對商業中心地帶來說,鋪面租金較低。其次,醫藥商業圈、繁華商業圈、老年人口密度大的社區也不失為好的選擇。
今年,小甄的第二家專賣店開業,店面接近60平米。而這次選址,小甄對停車便利十分重視,因為在第一次投資中他發現不少客戶是開車前往,但停車困難在客戶心理上加大了消費成本。
市場拓展:
小甄選擇了加盟模式,他認為這種經營方式最大的優點是省心。“品牌公司會有自己統一的推廣方案、定價制度。而總部在整體宣傳的同時,還會對加盟店進行經營指導,市場拓展不成問題。”不過,即使如此,小甄也沒有閑著。去年八月十五,專賣店給每位病友會員送去了中秋禮物——無糖月餅,既拉攏了人心,也推銷了產品。在接受本刊采訪的時候,小甄透露,目前正計劃和當地媒體合作,在報紙上開辟一個以其糖尿病食品專賣店冠名的健康資訊欄目,在傳播健康知識的同時達到商業宣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