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商品流通業務的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企業承擔著不同的稅率壓力。在當今普遍認為“生意越來越難做”的今天,從不同渠道減少支出,是眾多企業主苦想的問題。本期私人金融街為你支上一招――
胡立經營的陽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營醫療儀器銷售業務的企業。自2005年初在東莞開辦以來,醫療儀器銷售業務一直不錯,年應稅銷售額達到300多萬元,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陽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代理的產品是國外某品牌的監護儀DLK-1。陽光公司作為國內一級代理的同時,還為二級代理商及醫院供貨。結構統計,2005年陽光公司批發DLK-1監護儀給二級代理商或零售給醫院共30臺,其中銷售給醫院8臺,每臺(含稅)售價為20萬元;銷售給二級代理22臺,每臺售價(含稅)為12萬元,而陽光公司從生產商的進價(含稅)為10萬元/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增值稅,陽光公司代理的監護儀DLK-1在流通中產生了新增價值,必須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的增值稅。因為陽光公司一般是與客戶簽訂合同后,才從總代理拿貨并全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按照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納稅標準,稅率為17%。
據2005年的銷售量數據統計,按公式進項稅額=買價(不含稅)×稅率可計得,陽光公司從總代理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為:
[(10×30)÷(1+17%)]×17%=43.59(萬元)
依公式銷項稅額=銷售額(不含稅)×稅率與30臺DLK-1監護儀不同銷售方向和價格,陽光公司的增值稅銷項稅為:
[(20×8)+(12×22)]÷(1+17%)×17%=61.61(萬元)
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當月銷項稅-當月進項稅,由此計得陽光公司應繳增值稅為:
61.61-43.59=18.02(萬元)
按照稅務法相關規定,凡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三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應按規定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稅,陽光公司地處市區,城市維護建設稅率為7%,教育費稅率為4%。陽光公司需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稅為18.02×(7%+3%)=1.802(萬元)。
因此計得陽光公司共繳納稅費為18.02+1.802=19.822(萬元)。
2006年初,經過對一年的經營情況分析以及對增值稅的繳納數額統計,胡立發現20多萬元的增值稅,對陽光公司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法律允許的范圍呢節省一些增值稅呢?工作之余,陽光公司老板胡立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此,胡立特地去請教了稅務師,請求給予籌劃意見。
稅務師聽胡立敘述了公司的具體情況之后,給了“分立公司”的建議。
稅務師認為,陽光公司的產品銷售給二級代理,其年增值稅應稅銷售額已高于180萬元人民幣,是作為經營批發業務的非生產型納稅人,應該繳納17%的增值稅。
考慮到陽光公司的產品另一部分銷售給醫院,可以將原公司分拆為兩個公司:即將原銷售給醫院業務分離出來,新成立一家子公司來辦理。由于目前醫療器械公司申辦手續相對簡單,利用現有辦公場所就能解決,費用不大,且原公司能夠解決總代理及醫院供銷關系。這樣一來,胡立所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就大大地降低了,降低數額我們也可以計算出來。

稅務師作出這一建議,也是有法可依的。我國稅法規定,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該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因此,對于增值稅的籌劃,其思路之一就是將兼營的免稅或低稅產品的生產歸于單獨的生產企業,避免因統一核算而從高適用稅率。
而胡立經營的陽光公司銷售給醫院和二級代理,其不同的銷售額本來可以按照不同的稅率收取增值稅,但是因為沒有分別核算,所以之前一直按照17%的高適用稅率收取。
按陽光公司2005年銷售情況及價格測算2006年,假定陽光公司的銷售量保持與2005年持平,銷售給二級代理22臺,每套售價(含稅)為12萬元;子公司銷售給醫院8臺,每臺(含稅)售價為20萬元;進價(含稅)仍為10萬元/臺。
(1) 按照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計算,陽光公司取得增值稅進項稅為:
[(10×22)÷(1+17%)]×17%=31.97(萬元)
陽光公司增值稅銷項稅為:
(12×22)÷(1+17%)×17%=38.36(萬元)
所以陽光公司應繳增值稅為:
38.36-31.97=6.39(萬元)
(2)子公司分立出來之后,其年增值稅應稅銷售額低于180萬元人民幣,增值稅稅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稅率計算,應繳增值稅為:
(20×8)÷(1+4%)×4%=6.15(萬元)
兩公司合計繳增值稅為:
6.39+6.15=12.54(萬元)
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附加稅為12.54×(7%+3%)=1.254(萬元)
分立后比分立前,陽光公司節省增值稅以及相關稅費共為18.02+1.802-12.54-1.254=6.028(萬元),超過原來繳納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