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匕見”,匕首是一種比劍更短小的刺砍兩用兵器。其外形與劍相似。由于它短小易藏,多是作為近身格斗,貼身防衛或暗殺的適宜兵器。在通脹之圖全面展開之際,作為商業零售企業的利器就再現出來了。可以這么說,商業零售企業正是消費快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通貨膨脹利好商業零售
2008年,商業零售企業正是消費快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從2008 年一季報數據來看,商業零售營業收入增長超出預期。這是因為一方面是消費需求仍然強勁,另一方面是高企的CPI 推動消費60%額增長。在產品進價和售價同時上漲的過程中,零售企業可以保持毛利率不變,從而增加毛利額。
從 2008 年一季報的數據來看,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了 0.3個百分點,從 13.1%下降到 12.8%;結合營業收入的強勁增長,凈利潤增長40%,凈利潤率從3.35%提升到 3.64%說明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零售企業成本費用控制良好,增量毛利額轉化為凈利潤。 零售業奧運會局部的有限影響—奧運會對我國整體零售業需求的影響有限,更多是集 中在北京市場的有限影響。
光大證券分析師黃志剛認為,在居民收入增加和通脹的推動下,2008 年社銷總額增長有望再創新高,零售企業極大受益。保守預計 15 家重點上市公司(不包括蘇寧電器和天音控股)收入增速將不低于 2007 年的 19%,達到20%以上。在經營效率提升和經營杠桿的雙重作用下,利潤增速超過40%。2009 年業績增長可期,即使回落也不會低于 30%的水平,給股價以良好的支撐。目前重點企業2008年市盈率在 30-35 倍左右,隨著2008年業績逐步確認,市場將平穩過渡到2009年 PE 估值。
雖然美國及世界經濟可能陷入衰退或放緩,我國國民經濟目前也正面臨著增長放緩和全面通貨膨脹的風險,但是2008年下半年投資零售業仍然是機遇大于風險的。中信建投分析師陳樂華預計零售業全行業2008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30%-35%左右,相比2007年的凈利潤增長速度有所降低,個別優質零售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將超過50%。
可見,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長,以及經濟發展帶來的消費升級,未來幾年中國零售行業仍將延續前幾年的較高速度增長。

消費升級抗跌性突出
近期大盤總體呈現震蕩筑底格局,個股和板塊起落較大,操作難度也相對較大,不過商業零售行業表現良好,顯示出一定的抗跌性。與消費結構升級相關的板塊仍將是未來重點的投資線索。
按細分行業來看,物價的溫和上漲對于百貨行業最為有利。因為國內百貨業普遍采用廠商聯營模式,物價整體上漲也帶來高檔服裝、化妝品等“奢侈品”價格的溫和上漲,體現在百貨公司財務中就是銷售收入增加,毛利提升;超市企業則以進銷差價為主要盈利,因此進貨價格的上漲可以通過提高出售價格向下傳導。超市經營的產品主要為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消費需求剛性,消費者對于價格的上漲敏感性相對不是很高。整體來說,溫和通脹帶來的CPI緩步上漲對整個零售行業應該是偏利好的推動因素,對于百貨行業更為看好。
近期,抗災救災工作的有序進行使得市場憂慮心理有所緩減,災后重建概念股持續受到熱捧,多只個股漲停。前期較熱的醫藥、農業板塊,在連續大漲之后,終于順應市場要求進行了小幅調整。目前宏觀面仍然在通脹壓力下,加上災后重建的影響,商業零售、醫藥板塊仍將是后市的熱點。但是醫藥板塊整體估價水平偏高,因此商業零售板塊后市有一定機會。商業零售行業目前處于景氣階段,凈利潤增速大于收入增速,說明內生增長是商業零售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2008年商業零售行業增長的宏觀推動因素有:行業景氣持續;擴大內需的帶動消費預期向好;人口紅利帶動消費創新高;新的所得稅(33%調整到25%)率實行,使得企業凈利潤率的提高。
不過,二季度并不是商業行業旺季。預計2008年二季度商業零售行業增速環比一季度會略有下降,但是相對于2007年仍會有持續的增長。
專注實質成長性個股
在這種宏觀環境和市場環境下,投資未來具有明確的高成長性的零售業上市公司是最為明智的投資選擇,因為高成長性不但可以在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下降的情形下支撐公司現有股價,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而且可以在市場估值水平維持在現有水平或者進一步提高時,其股價也將比其他同行業公司具有更高的上漲空間。
1、家電連鎖賣場
從上市公司的經營屬性看,漲幅居前的更多的是一些有核心競爭力、品牌優勢及自然資源或網絡資源優勢等重置價值凸現的個股。在零售行業中由于其品牌效益可能帶動其潛在的消費。
蘇寧電器(002024,SZ):2007年底公司在全國擁有店面632家,包括2007年收編的120家加盟店,銷售面積達到264.21萬平米,平均單店面積為4180.54平米,較2006年的4051.85平米有所提高。對于蘇寧電器這樣一個門店就是效益的連鎖企業而言,定向增發獲批,無疑將大大助推公司的快速發展。效果明年第二季度應該就能明顯顯現出來:最直接的推動是2009年開店速度將明顯加快,門店布局進一步完善,
2、百貨類
雖然最近全球股市的勢態再次證明,投資者很擔心出現全球性的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日益增長的消費卻是個無庸置疑的事實。中國的百貨公司仍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還有發展空間。投資者可以關注新華百貨、武漢中百等個股。
武漢中百(000759.SZ):公司武漢市內成熟倉儲門店保持10-12%的同店增長,市外開立的門店同比增長高于市內門店,在15%以上,顯示出二三線市場的巨大潛力。同時,區域連鎖在外部供應商資源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潛力。面對外資全球化采購體系,區域連鎖可以避其鋒芒,通過加大本地化規模采購商品的優勢來增強商店的競爭優勢。公司通過區域滲透的擴張方式和強化本地采購的規模優勢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1、 超市連鎖
超市企業一季度收入增長更快,普遍達到30%以上增長:春節銷售旺季帶動;價格上漲因素帶動的銷售收入的增加;居民滯留在城鎮內帶動消費增加。
華聯綜超(600361.SH):2007年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14.4%和21.73%。08年一季度,公司延續了穩定增長態勢,營業收入增長22.09%,達到24.03億元,實現凈利潤6282萬元,每股收益0.17元。目前公司已在19個省、市、自治區開辦門店57家,北京地區為公司核心業務區域,2007年公司新開門店6家,預期08年新開門店數量會有大幅提升,成本壓力會有相應增加,但收益于北京奧運的舉辦,成本壓力會得到一定緩解。從目前區域性連鎖綜合超市和全國性連鎖綜合超市經營情況來看,區域性連鎖綜合超市的競爭力和增長潛力無疑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