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歷史悠久,喜愛者眾多,影響涉及世界每個角落。可以說,沒有籃球運動,就沒有世界體育的繽紛多彩,就沒有體育運動的勁爆與狂熱。
籃球運動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項綜合性體育活動,具有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深受社會各界人士與廣大中學生的喜愛。對中學體育教學而言,籃球運動主要是完善學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升中學生的靈敏、速度、耐力,以及提高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
想要打好籃球,傳球和運球是最基本的。初學籃球時,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學,一味要求學生千篇一律地運球、傳球,不免會讓有的學生減弱對籃球的興趣,特別是女學生。更有甚者,連基本的傳、運球沒學好,就急著想上場打比賽,這是很不科學的。
如果使用一些特別的、趣味性強的手段來訓練學生傳球、運球,就會使學生對傳運球興味盎然,還能使那些原本對籃球運動沒有多大興趣的學生慢慢地喜歡上它。下面就介紹以下四種趣味運球教學法。
一、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的籃球場上或者平地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的同時去擊拍別人的球。游戲規則如下,出現球被別人拍掉或被逼出場外、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沒拍到球的學生,就離開場地,由場外的學生補進,繼續游戲。如果班上學生多,可多劃幾個場地。此種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球興趣,在游戲中提高運球、控球、護球的能力,學生樂此不疲。
二、一人運兩球(接力式)
利用半個籃球場,運球迎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時各運一球,從起點一直至終點。球若被運丟,則拾回丟球處繼續。若一手推、一手運球則從起點開始,重來一次。
此游戲對培養學生左右手運球、控球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三、運、傳、搶游戲
利用籃球場地與之平行1米處劃一線為禁區(只許接球隊員在內,其余任何人不許進),每隊人數4~7人左右。游戲開始,在中圈跳球,獲球的隊通過運球和傳球組織進攻,設法將球給本隊的接球員,接球員接到球后,該隊就得1分。同時守隊則積極組織防守,努力斷搶,利用運球和傳球轉守為攻。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得分多者為勝。
游戲補充規則如下:
1 不得推、拉、打、摔對方隊員。不得持球跑。否則,算犯規(在就近罰界外球)。
2 球出界外,由對方在出界地點發界外球(不能直接傳球給接球員)。
3 雙方爭球或同時擊球出界,應在中界跳球。
4 接球員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則不得分,應罰界外球。
5 一隊得分后,應由另一隊在端線發界外球(接球員此時不得干擾球)。
此游戲是在學習了運球并介紹了傳球或初步學習了傳接球后,運用運、傳球組織的比賽。它對學生掌握運傳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
四 躲閃運球
此游戲在半個籃球場上進行。2組同時參與,每組4~7人,半場內每人一球進行運球,外圍一組共4~7個球,外圍組把這些球滾或拋入圈中,擊打里面的人。(限腰部以下),被擊中或運球停止者出來,加入外圍擊球行列,直至都被球擊中為止,換組進去繼續進行。
此游戲必須在運球基本掌握下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主要是鍛煉學生的靈活性,提高控球能力。
以上四法可根據場地、器材的具體情況而定,自行調整場地的大小和球的多少等。尤其對剛學籃球或籃球水平不在同一起點的學生一起學習的情況下運用,不僅可使剛開始接觸籃球的學生興趣盎然,而且籃球技術較好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