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我有種特殊的情感,喜歡,并且徹底。
我對山的喜歡,源于它的顏色,嫩綠、淺綠、青翠欲滴,都讓我覺得美不勝收。
曾記得,老家屋后有座小山,故名日,后山。同學們聽后都說“這個名字,俗,俗不可耐。”名字雖俗,我卻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地方,因為它是我童年最值得回憶的地方。
永遠忘不了那蔥郁的大樹,那矮矮的灌木叢和那些長滿青苔的小石子。每一處都令人神往。曾幾何時,我鉆入林中玩耍,雖全身都是“紅包”,卻無怨無悔——心里覺得值。
可惜“好景不長”,幾年前,叔伯們為了致富,盲目砍伐,雖取得了經濟效益,卻使我心愛的后山變成了荒地。
這兩年,國家推行退耕還林政策,叔伯們也響應政策,在后山上種了不少樹。現在的后山應該綠了吧!應該重現我神往的顏色了吧!
對祖國這座大山,我有我永恒不變的熱愛之情,正如我愛后山一樣,因為它是我的搖籃。祖國也和后山一樣有過燦爛,有過輝煌,當然也免不了有過黯淡。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遠古時代應該是很輝煌的。祖國——這座深沉的大山,歷盡人世滄海桑田的變化一路走來。的確,西方快速發展時,中國還在閉關自守。但正因為這樣,它才有它的特質,有它特殊的韻味,因為這樣,祖國才有了“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性格,正因為這樣,祖國才會有于貧窮中崛起的決心,正因為這樣,祖國才日趨昌盛。
祖國——這座深沉的大山,沉淀了五千年的歷史,積累了五千年的文化,創造了五千年的奇跡。我知道,在春天,這座大山會和后山一樣,再現它的綠意和生機。
今天,這座大山春意盎然,它一次次向世界噴灑著綠意和生機。看著后山,我似乎真的明白了些什么。
上一次回到家,看見后山又多了不少的樹,心中頓時充滿希望。植樹節的時候,我一定會再回去,和大人們一起,為祖國的綠化盡自己的一份力。雖然,我的雙手稚嫩,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后山建成我心目中的樣子。
我愛后山,也愛祖國,這份感情我會永遠堅守,并和別人一起分享。
對后山愛得徹底,對祖國這座大山愛得深沉,這愛伴我成長,也將伴我終老。從后山的變遷中,我讀出了喜悅,從祖國這座大山中,我讀出了、也讀懂了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之情。
該是后山吐綠的時候了!
看吧!它毫不吝嗇地向人們展示著它迷人的風采!它毫不做作的姿態,讓我喜歡,令我陶醉。
該是祖國這大山吐綠的時候了!
看吧!它開始揚眉吐氣了!它向世界噴灑著它的綠意!誰也掩蓋不了它的光環,誰也抹不去那璀璨的光芒。
我不知道該怎么訴說我的熱愛、我的自豪,但我心中一直有個堅定的信念——山,就快有新的變遷了。
(指導老師 羅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