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斑龜(Sacalia quadriocellata),又名六眼龜、四眼斑水龜,屬曲頸龜亞目—淡水龜科—眼斑龜屬龜種,在我國產自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國外分布于越南。四眼斑龜體形略扁平,背甲橢圓形,頭部皮膚光滑,呈棕橄欖色,頸部具棕紅色縱紋,最顯著的特征是腦后的兩對眼斑(雌性黃色,雄性橄欖色),每個眼斑中有一黑點,如同四只眼睛,它的名字也由此而來,腹甲淡黃色,每塊盾片均有黑色大小斑點,背甲與腹甲間以骨縫相連,指、趾間具全蹼,善爬行和游泳。四眼斑龜為小型龜種,成體背甲僅12.2~13.5cm長。
四眼斑龜性情溫順,不愛活動,有曬殼的習性,常常趴在缸的一角,為雜食性動物,人工飼養環境下,可攝食魚、蝦、昆蟲、瘦肉、油麥菜、萵筍葉等。四眼斑龜是受國家保護的有益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目前尚未開展大規模的人工養殖活動,在我國境內,四眼斑龜的野生種群正處于瀕危狀態。
四眼斑龜并不屬于難養的種類,關鍵在于挑選一只健康的個體,以及主人的悉心照料。以下是本人在四眼斑龜挑選和飼養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經驗:
一、雙目有神,無淚花或紅腫現象。

二、口鼻干燥,口腔內呈粉紅色,無膿性分泌物,最好選擇主動吃食的個體。
三、四肢強健有力,肥瘦均勻,甲殼和皮膚完好無損,無缺爪(指甲)現象,體表無寄生蟲,皮下無腫脹現象,以身體較重者為佳。
四、游泳時四肢滑水自如,遇到外界刺激時能馬上作出反應,或沉入水底或迅速逃跑。若將龜抓起,龜會迅速將頭、尾、四肢縮入殼內,且四肢不易被人為拉出。
五、糞便呈深棕色,無呈團狀或長條狀的血跡夾雜其中。
購買回自己滿意的龜后,不要急于喂食,應先將龜放在25℃左右的潔凈的水中(需使用經過日曬2~3天的水,否則龜會患爛甲病),水深以沒過龜甲的一半為宜,將其放在黑暗、相對安靜的環境中,兩天換水一次。一星期后開始喂食,以活魚、活蟲為主,因為鮮活的餌料會激發四眼斑龜的捕食本性,這樣連續喂食一個月,待四眼斑龜身體完全恢復健康后,可改喂新鮮死魚,開始投喂的幾天,龜可能會拒食,這時候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龜畢竟是經過自然界“適者生存”法則的篩選后延續至今的物種,饑餓難忍時它自然會主動捕食死魚。另外,四眼斑龜還喜吃生菜、油麥菜、萵筍葉、紅蘿卜、黃瓜等,一周喂3~5次,它同樣會吃的津津有味。

當然,對于那些適應能力差的四眼斑龜,買回家后可能會出現長時間拒食的現象,對于這樣的龜,首先要檢查溫度、空氣濕度、水質等是否適宜,其次要檢查龜的皮膚、口腔、糞便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極時采取相應措施。如經檢查后一切正常,就必須人工填喂餌料,方法是:用鑷子夾住魚,以開口器掰開龜嘴,將魚送入龜的食道深處,將龜重新放回水里,龜會自行吞咽(有的龜會將魚重新吐出,對于這樣的龜,需要反復填喂)。一次填喂3條魚左右,隔一天一次,連續兩周,龜一般會主動進食。
四眼斑龜是膽小喜靜的種類,所以要盡量為其營造適宜的環境,將養龜容器置于通風良好、陽光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中,為便于觀賞,可選擇40×40cm的玻璃缸,在缸中放一塊大部分突出水面的大石頭或沉木,缸底則根據個人喜好鋪上不同顏色沙子,為了便于清洗,也可不鋪底沙。日常管理中除喂食外,其他時間盡量不要隨意驚擾四眼斑龜,否則龜會因過分緊張而影響健康。冬天將其放在溫度較高的衛生間里飼養,夏季則將其飼養在陽臺上的玻璃缸中。
本人所養的四眼斑龜是購自北京官園市場,至今小鬼已經在我家安度了兩年的時光,一直健健康康,我也從中體會到了養龜的樂趣。以上是本人飼養四眼斑龜的一點經驗和心得,在此同大家共享,不足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