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效率的時代,婚戀也有了快餐文化。閃婚,正成為諸多青年男女尋求感情慰藉的方式,
房地產界也有閃婚。
前后接洽不到兩個月,孫宏斌和單偉豹見過兩次面后,就將順馳和路勁的“終身大事”定了下來。
就像快餐偏重速度缺乏營養一樣,閃婚常常缺乏婚姻的營養?;橐鲆馕吨袚?、相互扶持、照顧等責任和義務,否則“閃婚”迎來的可能只是“閃離”。
順馳和路勁“閃婚”后的生活呢?目前來看也屬營養不良型,這不,雙方還鬧起了官司。
4月9日,路勁基建發布2007年年報,對順馳提出兩項指控。包括向天津市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索回對順馳天津兩家子公司(天津順馳新地置業有限公司、天津順馳融信置地有限公司)的管理權。此外,路勁在香港亦對孫宏斌提起訴訟,理由是公司發現原大股東沒有完全披露潛在債務及付款責任,要求賠償金額約為人民幣6億元。
這更像是一種反擊,因為孫宏斌起訴在先。
孫宏斌以“收購部分項目的程序有爭議”為由起訴路勁,同時還以在公司股權整合過程中,路勁有偽造文件的行為,對其提起刑事訴訟。
4月中旬,路勁基建在公司網站上發表了聲明,稱集團及其他投資者有關收購以及行使順馳A、B認購權的進程,“完全按照雙方協議的精神以及文件的約定和安排合法實施”。同時順馳天津兩家子公司所有權歸路勁控股的地產集團所有,“不存在任何爭議”。
現在看,這對“小夫妻”鬧得似乎不可開交,是婚后的暫時不合還是要官司進行到底?雙方當事人心里也沒底。
閃婚
順馳,這個中國房地產行業一個史無前例的“標本”,曾經的房地產市場“黑馬”,它從高速成長到悄然退場,不過三年時間。
2006年,自身過猛的發展加上政府宏觀調控,順馳一度陷入資金窘境無法自拔,迫不得已孫宏斌到處給順馳找婆家。也許是自家“姑娘”的名氣太過響亮,拋出去的繡球更像個燙手山芋,無人敢接。
直到經深圳控股運營總監張化橋牽線搭橋,孫宏斌結識了路勁董事局主席單偉豹。沒有過多的你來我往,雙方直接談婚論嫁。在尚未談定收購價格之際,孫宏斌便允許路勁分派財務、項目、法律等會計、審計人員百余人次,對順馳資產展開全面盡職調查。
當然,路勁也做出了相應的回報,許諾順馳以融創(亦由孫宏斌掌控)屬下天津奧城項目60.3%股權作為質押,提供2.7億元短期貸款,利息則高達12%。
在孫宏斌與單偉豹僅僅兩次會面后,2006年9月5日,經過為期兩個多月的盡職調查后,順馳中國與路勁達成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協議時,孫宏斌對單偉豹說:“你買了個便宜貨”,單興奮地點頭稱是。
這樁足以震撼業界的并購案,如此迅速地就達成協議,稱之為“閃婚”再恰當不過。
根據雙方在香港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孫宏斌向路勁出讓順馳中國控股有限公司55%的股權,作價12.8億元。2007年1月,路勁完成收購順馳49%權益,并表示又簽訂了協議,會在年內繼續收購順馳其余股權,收購完成后,路勁及其合作伙伴總持股比例達94.7%,孫宏斌僅保留約5.3%。2007年7月,路勁在順馳的股權增至約88.5%:2007年8月,路勁對內宣布完成了并購順馳地產集團的程序。
對于這樁“閃婚”事件業內議論紛紛,有人說孫宏斌在賤賣順馳,有人說路勁撿了爛攤子。拋開這些不談,當事人雙方都有足夠的理由來“閃婚”。
對路勁而言,在收購順馳中國之前,路勁雖然是香港上市公司,同時也擁有房地產業務,但其名頭在房地產業內恐怕沒有多少人聽說過。“閃婚”讓路勁短時間內獲得了至少40027平方米土地儲備,一夜之間名聲響遍大江南北。完成順馳集團的收購后,路勁基建目前房地產資產占路勁整體資產將由2005年底的20%增至超過60%,完成了向主營房地產業轉型的一躍。
資料顯示,路勁基建以建設公路起家。2004年在內地注冊成立了雋御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路勁基建的房地產業務由此開始起步。然而直到收購順馳中國之前,擁有雋御的路勁基建在3年之內也只不過“染指”了廣東和江蘇兩省。而在中國內地拿地越發困難的今天,順馳近4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量無疑成為了單偉豹收購順馳最好的理由。
反觀順馳,嫁入路勁這個“豪門”后,有望借此彌補了龐大的資金缺口。根據相關財務資料統計,除了以10多億港元資金收購順馳股權外,路勁基建還向順馳先后提供了7次貸款,盡管合約要求的年息高達12%左右,但是總數也達到了31億港元之巨。
路勁年利潤達6億元,每年現金流通達十幾億元。因路橋收益穩定,其13年未出現利潤下降,資產負債率僅為3%,這與緊繃的順馳資金形成鮮明對比。
沖突
但順馳和路勁“閃婚”后,雙方不僅沒形成協同效應,恩愛地過起小日子,反而互相糾纏在詆毀中。
究其原因,一是順馳財務狀況異常復雜,二是雙方在文化、管理和心態上存在太多差異,特別是路勁自以為的“救世主”姿態,讓順馳上下很不爽。
一位接近孫宏斌的融創集團高管透露說,在孫宏斌看來,既然當初已經把順馳賤賣給了路勁,路勁偷著樂就行了,可是單偉豹卻多次在公開場合說孫宏斌和順馳的不是。“這讓老孫很不爽,畢竟即使收購完成了,他還是順馳的股東之一。”
單偉豹對順馳的第一次對外指責,是在路勁收購順馳之后首次在京公開約見媒體。
除了單刀直入地指出順馳當時從資金流到企業文化四個弊端,單偉豹宣稱,他將順馳原來的員工分為三類,優秀、基本合格以及應該立即滾蛋型,此言一出順馳內部立刻像炸開了鍋。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順馳是家年輕的企業,在發展初期積累了一些管理不規范的問題;而路勁基建則是家香港的家族企業,這次又是以救世主姿態進入的,難免會產生矛盾。
沖突最終由一個公章爆發。
在買下順馳將近兩年后,路勁始終沒能拿到順馳天津兩家子公司(“天津順馳新地置業有限公司”、“天津順馳融信置地有限公司”)的公章。
對此順馳天津公司總經理楊哲這樣描述,早在2007年4-5月份,路勁從順馳B當中挑選了六家有項目土地儲備資產優良的公司(其中包括天津順馳新地和天津順馳融信公司),以非法的手段轉移至順馳A的名下。隨后,在2007年6—7月份,路勁宣布行使順馳A的約40%的期權,此時的順馳A包含原順馳B的六家公司。
有消息稱,2007年9月,孫宏斌曾闖入天津順馳中高層干部的會議,并神情激動地表示路勁未經他本人及順馳其他相關股東簽字認可,擅自行使部分項目的購買期權,涉嫌違規。
孫宏斌認為,在路勁合法行使順馳B期權合同前,路勁無權擅自轉讓順馳B中的資產。因此向天津公安機關舉報了相關事項。
雙方之所以在這兩家子公司上鬧來鬧去,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兩家子公司最肥。在天津,順馳公司目前下屬20多家子公司,但僅有天津順馳新地和天津順馳融信兩家公司是天津公司里最有價值,也是唯一還有開發項目的公司。天津順馳公司一直是資金整體調度,所有的資金都是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往來的,也就是說上述兩家公司承擔了對其他兄弟公司輸血的功能。
在日前由單偉豹親自簽發的“聲明”中,路勁方面表示,集團及其他投資者有關收購以及行使順馳A、B認購權的進程,完全按照雙方協議的精神以及文件的約定和安排合法實施,并已于2007年8月完成了法律程序。實施過程和結果亦于2007年8月由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并進行了公證。
更為重要的是,路勁方面還堅持,集團完成了收購程序后,天津兩家子公司所有權歸路勁控股的地產集團所有,不存在任何爭議。
惡化
如果僅是一個公章問題,順馳和路勁的矛盾也許還不至于“武力相向”。隨著并購的深入,路勁慢慢發現,順馳遠不像當初想象的那么物廉價美。
其實早在這場收購之初就有資深業內人士指出,路勁整合順馳之途肯定不會一帆風順,這一點日后也在路勁主席單偉豹的發言中獲得了印證。
去年5月在北京一活動上,單偉豹抱怨說,收購順馳“遇到那么多困難,比想象中最少多3倍,資金也多投入了20%30%,這是我們吃虧的地方”。
外界解讀,在交易雙方前期的談判和摸底過程中,孫宏斌可能有意無意地掩蓋或淡化了經營管理和財務收支方面的某些問題。事到如今,路勁方知自己吃了個暗虧。
但孫宏斌不這么看,路勁實施收購順馳計劃的這一年來,國內地價房價瘋漲,路勁所得順馳的數百萬平方米儲備土地價值自然水漲船高,收益大大高于當初預期,交易價錢和條件對順馳很不合算。
其實不用說,單偉豹也知道這點,土地增值、順馳的知名度加上成熟的工作團隊,都讓路勁受益匪淺。別的不講,在整合初期的2007年,路勁基建的地產業銷售收入就從2006年的5.06億港元上升至24.08億港元。
也許便宜沒撿著后有點失落,還有天津二公司對自己的“不歸順”,再加上孫宏斌對自己的起訴,路勁決定反戈一擊,分別在天津、香港兩地提出上訴。一是在天津當地法院向兩家公司的前管理層提出民事訴訟,要求獲得這兩家公司的控制權。一是在香港以“沒有完全披露潛在債務及付款責任”為由,將順馳原大股東孫宏斌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6億元的損失。
根據收購交易公開信息,路勁基建董事局主席單偉豹表示收購順馳的實際代價為18億元人民幣,但均以增資擴股的形式發生,孫宏斌本人并未套現分文?,F在路勁要孫宏斌賠償6個億,孫宏斌不僅沒從順馳交易上獲取分文,再要他“倒貼”真金白銀,可能嗎?
婚變?
這場愈演愈烈的鬧劇,會不會導致“婚變”?
北京市北斗鼎銘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軍認為,孫宏斌說路勁方面在收購部分項目的程序上存在爭議,沒有按照國際慣例。而路勁則質疑前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隱瞞,不符合公司披露制度。“這幾處的不同表達,說明雙方對收購和資產處置都有自己的角度?!?/p>
同時,路勁與順馳之爭也從不同側面暴露出企業治理問題。
“順馳在企業成立初期,如果總公司對區域職業經理人的監督能更為嚴格,從法律層面較早對風險進行控制和監督,便不會在問題累積到一定程度才爆發,而如果路勁可以摒棄家族企業管理中的弊端,沖突亦不會如此白熱化。”郭軍表示。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順馳很多債務和應付款連孫宏斌自己也未必清楚。
順馳天津公司總經理楊哲坦言,過度放權是順馳隕落的根本原因,寬松的人才管理導致了很多人疏于工作責任,甚至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
這也就導致了單偉豹接手順馳后,由原先打算保留順馳員工和品牌,到最終大幅度調整并以“路勁”品牌作為替代。
當初雙方聯姻時,順馳方面一直把這次交易看成是資金的引入,而路勁基建則認為是全盤收購。這也為今天的糾紛埋下了隱患。原順馳管理團隊在新老股東之間無所適從、不肯交權的現象自然得以發生。
有業內人士指出,單偉豹起訴孫宏斌等人,是迫于上市公司董事會規避收購風險及應對孫宏斌先其起訴的壓力使然,事實上新老股東之間并不一定有多么深刻的矛盾。雙方最終可能和解撤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