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16天奧運、12天殘奧會,北京,中國,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安保考驗。
7年的精心準備終于讓北京交給世界一份滿意的答卷。對于橫山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付敏明來說,作為陜西省榆林市惟一一名赴京參與奧運安保工作的警察,內心里充滿了平時常常能想到但未必能真正體味到其中蘊味的名詞—責任、使命……諸多崇高的詞語讓他更加深刻地領會了臨行前縣、市有關領導對他“不辱使命”的囑托。
細心,源于責任
從相對落后的基層縣城橫山縣一步跨入北京,付敏明的心頭沒有任何的興奮,而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壓力。被分到海淀派出所后,他除了再次學習《奧運期間社會突發事件處理手冊》、《奧運安保工作問答》等常規文件外,馬上了解轄區內各個重要場館和要害部位的情況。在與記者座談時,他能隨口就說出自己執勤服務的奧運會乒乓球場館的具體情況:“場館周邊的安保線路全長1646米,快走一圈要15分鐘;觀眾安檢大棚是12×15米,5道安檢門;大門到機動車道34米,最多能停放2輛公交車,每一個臺階高25厘米……”
奧運會期間,北京有90多個場館,110余家簽約酒店、700多公里長的線路型賽事、2000余場次的大型活動,萬人入住的運動員村……點多、線長、量大、面廣,沒有任何先例可循。必須首先拿出奧運場館安保工作同一規范的工作方案,即拿出一把“安保尺子”!

奧運會籌辦之初,民警面對的是尚未成形的場館,擺在面前的只有一張張圖紙。90多個場館,20多個大項、280多個小項的比賽任務,敏感程度不同,指揮體系不同、參與的志愿者不同……奧運安保團隊的民警們查閱了大量有關建筑規劃的書籍,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甚至高校的圖書館;他們搜集了以往奧運場館的安保方案和突發事件案例,奧組委、公安部、電視臺,往返無數遍;和國際同行交流取經,向國際大型活動安保學習,咨詢國外同行的電話打了數百個,索求資料的郵件發了千余封……以往奧運會能搜集到的資料堆成了小山。在海量的信息中總結經驗,找尋規律。對于付敏明來說,這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被陽光曬得臉色發黑的陜北漢子憨笑著說:“可不能大意,咱丟不起那人啊”。
我理解他內心的感受。在百年一遇的奧運盛會上承載著全榆林市350多萬人對平安奧運的渴望在一線執勤,豈敢有半點馬虎。從進入一線到離開北京,付敏明的體重下降了好幾斤。
紀律,高于一切
中秋節的時候,在京的橫山籍老鄉請付敏明參加一個聚會,一是向他表示祝賀,同時也是老鄉一起過個節熱鬧熱鬧。深處異鄉的游子們很看重鄉情。性情豪爽的陜北人平時聚在一起都會以酒助興,何況是獨在異鄉的中秋佳節之際。可付敏明卻滴酒不沾,他說“這是紀律。今天是休假,但殘奧會還沒結束,隨時都可能有任務”。盡管在場的有些還是付敏明從警前的學生,他也只能以茶代酒。
付敏明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從警前曾做過幾年的中學英語老師。這次能有機會進北京參與奧運安保也主要是因為他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在一次執勤的過程中,幾名加拿大游客在人民大學附近向付敏明打聽去最近的中國銀行網點。雖然他也是外地來京剛不久,但憑著準備的充分,他很快就向游客說明了最近的中國銀行的地點和路線。游客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驚訝地說:“沒想到中國警察也能講英語”。像這樣的解答,付敏明說多得都快記不清了。
轉變,來自感受
9月17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落下帷幕。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寫就了一段奧林匹克中國傳奇。與此同時,“平安奧運”的承諾也最終成為現實。從8月8日奧運會開幕到殘奧會閉幕,北京未發生恐怖和爆炸事故,警情連續40多天處于良好等級,創4年來良好等級持續時間最長紀錄,60個重點地區實現“零發案”。
未發生暴力恐怖事件,未發生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未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面對這場堪稱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安保任務,“三個未發生”,讓我們在“平安奧運”的另一個賽場,在全球的“聚光燈”下,也當之無愧拿到金牌。
在世界給中國打上滿分的同時,海淀公安分局也給付敏明發了獎狀,他被評為優秀工作者。
在圓滿完成任務后快要離開北京的時候,他給我打來了電話,我從他的口氣里聽出了他想要回家的感覺。他的愛人因為工作調動的事他一直都沒時間去管,自己工作上的業務也有許多事等著他去處理。他也知道,他的同事們在自己的家鄉也日夜不敢放松,守護著奧運的平安。
我們聊了很多,他說這次在奧運一線參與安保工作讓他收獲很多,最大的感受是兩個字—“轉變”。他認為中國警察在完成奧運安保任務時,變化不僅僅是外表,更重要的是觀念,從“人群社會管制”轉變到“提供安全服務”。這種變化對他來說是全新的。是顛覆性的。要在公共安全領域謀求政府、社會和公眾之間形成共同的安全觀。尤其是他作為基層警察,感覺和北京警察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差距。
安全是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產品,然而這個公共產品的供給,往往是公權力與個人權利直接對話的敏感地帶。如何既保障公共安全,又維護個人權利,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政府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安保措施的實質不是管理和控制,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唯其如此,措施才可能更人性化,也才能得到公眾的理解和配合,在公共安全領域形成共識,最終保障公共安全。
實際上,在北京奧運期間,多數公眾在面對因為安保措施給自己帶來的不便時,表現出了理解和寬容,用自己的行動為平安奧運加分。曾任雅典奧運會安保總指揮的尼古拉斯說,中國公眾中有一種我們很羨慕的“責任感”,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責任支持安保工作。
可以看出,作為警察的付敏明是個善于思考的人,這一次的經歷已足以讓他回味良久,恐怕也將成為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記憶。
付敏明,1970年5月出生,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學院,現為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在2008年夏天北京奧運會期間被抽調到北京參加安保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海淀區公安局的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