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鳳烏雞因其具有滋陰壯陽、抗衰老、防癌治癌、防治婦科多種疾病等特殊藥效,因而成為高檔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享有“黑食之王”的美譽。現將黑鳳烏雞飼養技術簡介如下:
一、雞舍建造
雞舍宜建在通風向陽處,雞舍前后每隔3米開一個70厘米×120厘米的采光透風窗,舍內可在一側置棲架或棲網,并將飲水器、飼槽等距離地分布于舍內,同時在向陽面的一邊開一高160厘米×170厘米的小門,門外設置鋪有沙子的運動場。
二、孵化飼養
1、孵化為了提高出殼率,宜采用人工孵化,大量養殖可采用機孵。其技術要點:(1)溫度和濕度。孵化第1-18天,機內溫度以冬夏分別為38℃、37℃為宜,相對濕度60%;19天后機內溫度冬夏分別為37.5℃、37.2℃為宜,相對濕度70-75%。(2)翻蛋。每2小時1次,角度90°。21天后出雛,注意雛雞的清潔消毒。
2、飼養;出殼30天內為育雛期,在此期間要重視保溫,出殼3天內以33℃為宜,以后每周降低2℃。少量飼養可在紙箱內自溫育雛,規模飼養采用紅外線燈、育雛傘保溫皆可,也可用火炕保溫,其原則以雛雞均勻分布在熱源周圍即可。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0-65%,全日飼喂全價小雞料,供足清水,16日齡后可喂少許青飼料,舍內每天清潔1次,每周用百毒殺等消毒液噴灑一次。從30日齡到165日齡為飼養中的“中雞”階段。如為商品雞,粗蛋白質要達到日糧的18-19%。后期適當添加油脂和多維素添加劑,以促進增肥和提高抗逆能力。公母雞要分開飼養,并用40瓦紅燈補充光照,以網上棚養或籠養催肥效果好。如作為后備種雞飼養,飼料蛋白質含量和日糧代謝能可稍低些,并注意強化運動,95日齡后,注意不斷淘汰品種特征不突出和個體小者,中雞飼養群體以保持在350-450只為宜。如留種雞,需在165日齡后繼續飼喂,可采用全價種雞飼料,每日搭配喂4-6次青飼料。舍內—角用磚圍—沙池供雞產蛋,池內細沙可定期拌入硫磺、滑石粉驅滅雞虱、病菌。在飲水中定期加入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E等可提高產蛋量。每個飼養群體保持在150只左右,每棟產舍可間隔飼養3-4群,光照以每日14-16小時為宜(不足者以紅燈光補充)。產蛋期適宜溫度為18-25℃,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5%左右,注意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黑鳳烏雞“抱巢”性較強,可將“抱巢”者關進鐵籠里,喂服“強抱劑”或APC,三天即可生效。
三、防治疾瘸與家雞相同
每年春秋肌注新城疫I系疫苗和法氏囊油乳劑疫苗,40周齡時用傳染性喉支管炎弱毒疫苗滴服免疫。42周齡時用腦脊髓炎弱毒疫苗飲水免疫。其多發病是黑頭病和霍亂病,黑頭病可用多美素、甲硝唑防治,霍亂病可用青鏈霉素肌注或飲水防治。
四、自制飼料
自制飼料較普通雞顆粒飼料營養全面,價格低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