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才,在江蘇省啟東市可是大名鼎鼎!村里人學他的種植模式,收成好;城里人認他的水果攤,飽口福;鄉親們買他的果樹苗,品質高。這一切,全都緣自于周忠才玩轉了他的8畝半果園。這不,他前些日子剛剛銷售的1畝多枇杷和水蜜桃,就為他帶來了l萬多元的效益。
滿眼翠綠,樓在其中。周家門前有一條綠色走廊,竹籬笆上竟然掛滿串串葡萄。宅前屋后,開始彎腰的梨樹枝葉伸進了窗戶,桃樹枇杷樹掩影著狹長的水溝,一棵棵掛果的棗樹在微風中搖動。置身于周家,吮吸著清新的空氣,不由得讓人驚嘆主人的精明和享受。
幸福來自于勤勞和智慧。上世紀80年代中期,村里將果園承包到戶。與果樹打了20年交道的周忠才意識到,如果繼續“軋大幫”產銷單一水果,就有可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于是,愛聽廣播愛讀書的周忠才,開始按著報刊上介紹的新技術實施起他的果樹革新。
周忠才憑著自己嫻熟的嫁接技術,大膽地對4畝多桃、梨樹分批次進行了品種改造,結果是果園多了成倍的產出,水果品種單一價格不穩,他就果斷地以剛剛培育出的柿子、枇杷樹淘汰了一批梨樹和桃樹,這樣一來,人無我有的水果讓他掙了錢,葡萄產出不低,卻苦無閑地,一天,周忠才突然想到,這房前屋后、田邊隙地不就是現成的葡萄園嗎?為此,他郵購苗種、過江學技、地頭試驗,以艱苦的付出換得了豐厚回報。
上世紀末,外地水果涌來,本地產水果受到嚴重沖擊。周忠才一琢磨,發現本地水果在品質上有很大提升空間。于是,他開始了提升水果品質的工作。為尋求技術支持,南京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成了他的“娘家”,滬、浙市場上剛露頭的果樹新品種成了他獵取的目標。4畝多果園,儼然成了他改良、培育果樹的試驗田,幾年下來,他育出了個重半斤的蜜梨、大圓果型的蜜桃、早熟無核的貢桔、粒大味美的葡萄,這些在當時啟東市場幾乎獨一無二的新品種水果,無疑成了搶手貨。
周忠才嘗到了提升水果品質的甜頭,又從本土時令水果備受消費者青睞中悟出另一個道理,根據季節變化產銷水果,既能錯開農時降低勞動強度,還能讓優質水果賣出最好的價錢,為此,他于4年前開始按照季節變化重新規劃果園布局,將果樹種類增加到了枇杷、桃、葡萄、梨、柿子、柑桔、紅棗等7個品種,并輔之以不間斷的果品改良,這樣一來,周忠才的果園從春到夏再至深秋季節,都有優質新鮮水果應季上市,棵棵果樹都成了搖錢樹,獲得了數倍于普通果園的好收成。
原有的4畝多果園裝不下周忠才的野心,他開始“兼并”鄰居的低產果園,幾年下來,他的果園擴大到了8.5畝。外出擺攤銷售水果時,總有人向他求購果樹苗,周忠才覺得這又是一條生財之道。于是,從2005年起他又搞起了果樹的育苗和嫁接,每年培育的1萬多棵果樹苗總是一銷而空,周忠才發家致富后不忘眾鄉親。只要有人向他討教,他總是手把手地傳授技藝,近幾年來,周邊三四十戶人家都跟著他發了水果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