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飼養奶牛30多頭,年收入15萬元。
他,帶領全村94%的農產飼養奶牛致富,使村民年人均靠奶畜增收1260元。
他,就是千陽縣“黨員產業帶頭人”、寶雞市“農村黨員科技致富示范戶”、全省“黨員致富帶頭人”、被大伙贊譽為“奶牛狀元”的千陽縣城關鎮北臺村村民宋明煥。
宋明煥養奶牛已有15年了。上世紀90年代初,養奶牛在大山深處的北臺村還是件新鮮事,宋明煥卻瞅準家鄉坡多草豐的優勢,貸款3000元在全村率先買回2頭奶牛精心飼養,當年就收入1.2萬元。初步功,更加堅定了他飼養奶牛致富的信心。他購買、訂閱了《奶牛養殖》、《畜牧獸醫》等科技書刊刻苦鉆研,多次到隴縣、寶雞縣等奶牛養殖基地考察學習,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科學飼養奶牛的辦法。為了解決越冬飼草問題,他建起了4個貯量達10萬公斤的青貯窖。1992年,宋明煥又大膽嘗試用奶牛糞養豬獲得成功,這既解決了牛糞多無處去的問題,還為豬提供了飼料。這項科學飼養技術后被列入全國星火科技項目,在各地推廣。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宋明煥已成為千陽縣一名響當當的奶牛致富能手,他已不滿足于小打小鬧的經營模式,決定走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路子。2002年,在縣上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他新建了11間牛舍,一次買回奶牛8頭,使存欄增至19頭。隨后他又投資1.6萬元,購置了2臺鍘草機和1臺揉草機,并承包耕地,擴種飼草15畝。目前他家奶牛存欄達到31頭,日產奶量增至420公斤,每天純收入達300元左右,成了聞名全縣的“奶牛狀元”。
1994年秋,時任省農業廳廳長的王壽森到千陽縣調研,聽說宋明煥養奶牛致富的事后,便專程趕到他家考察。臨走時,王壽森拍著他的肩頭意味深長地說:“你干得好啊!宋明煥,宋明煥,你要喚起民眾千百萬!”從此,他把這句話記在心里,埋下頭去“喚起民眾”。
帶領群眾依靠發展奶畜產業脫貧致富。
當時群眾普遍存在怕賠本的思想,宋明煥為此徹夜不眠,他走東家,串西家,上門入戶現身說法宣傳養殖奶畜的前景,終于做通了3
戶鄰居的思想工作,并以個人名義貸款1.2萬元,幫助2戶鄰居買回3
頭高產奶牛。局面很快就打開了,村民們紛紛跟著他養起了奶牛,宋明煥忙得不亦樂乎,他一邊為群眾提供飼養信息,聯系貸款跑資金,一邊為群眾傳授飼養技術,代售飼料,還免費為奶畜產診治牛病,助產接生,收送鮮奶,代發奶款,3組村民張振強買奶牛缺資金,他得知后送去700元錢,鄰近的寶豐村村民王富強想養奶牛又怕賠本,他多次上門做工作,并墊付1200元錢,幫其買回奶牛。村民來積全家庭貧困,妻子多病,一年到頭經常為吃穿發愁,宋明煥主動與其結為幫扶對于,幫其貸款1.1萬元,買回了2頭奶牛,并經常上門指導喂養,使其很快擺脫了貧困,不僅還清了貸款,還蓋起了新房。像宋積全這樣的家庭,宋明煥就在村上幫扶了7戶,目前他們全部過上了好日子。
宋明煥為群眾發展奶畜忙里忙外,但他卻從不收取一分錢報酬。據村上粗略統計,這些年宋明煥為20多戶群眾購買奶牛借款5萬余元,擔保貸款2.4萬元,他還為村小學捐款1400元,并經常向困難群眾送錢送物,深受鄉親好評。
在宋明煥的帶動下,北臺村奶畜產業快速發展,村上在全縣率先建起了奶牛養殖小區,安裝了機械化擠奶設備,辦起了飼料加工廠,成立了奶業協會,目前全村奶畜戶已發展到246戶,占到總戶數的94%,奶牛存欄達到749頭,戶均2頭,其中飼養5頭以上的大戶達67戶。
去年全村交售鮮奶140萬公斤,實現畜牧業產值376萬元,村民人均靠奶畜增收1260元,今年前6個月,村民僅交售鮮奶就收入14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