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副團職軍官,主動要求自主擇業,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了一名現代農民,闖出了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
1981年,靳礎入伍,后考入南京步兵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合肥炮兵學院擔任教官。
從戰士到班長,從考入步兵學校,到畢業走上炮院三尺講臺,靳礎整整走過了22年軍旅生涯。在其執教的18年中,他有四項研究成果在全軍獲獎。2002年,靳礎面臨著轉業的人生抉擇。組織上確定讓即將擢升上校軍銜的靳礎轉業,在征求擇業去向意見時,靳礎堅定選擇“自主擇業”,甘當一名農民。他的想法是:一束可以減輕政府負擔,二來也是對人生價值的自我考驗。
2002年10月1日,靳礎帶著簡單的行囊在長豐縣三十頭鎮四十頭村“安營扎寨”。他租賃了村里260畝拋荒地,開始了他的農民生活。正所謂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為了使自己盡快變成農田中的行家里手,靳礎開始全面規劃,抱著鋪蓋住進了在荒土地上臨時搭建的平房,悉心向專家學習蔬菜種植、花卉苗木培育和養殖鴨、雞、豬、魚類技術……就在人們認為靳礎可能是心血來潮的時候,他吸納了兩家股東,投資120萬元建立了“安徽綠之源生態農業園”。“農業企業是一種新型的組織經營形式,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根本原則?!苯A對農業園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年,靳礎便在生態農業建設方面收獲不斷。2004年,他出任安徽省花卉協會理事;2005年,他在中國苗木花卉交易會上榮獲“突出貢獻獎”;2007年省農委授予他“法人型農民創業帶頭人”;今年,他的生態農業園又被授予合肥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為了盡快形成生態園區的循環經濟,去年8月,靳礎又籌資200多萬元,致力于打造農家樂農莊,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開業。農莊的員工依然是附近的農民?!凹热划斄宿r民,就該為新農村建設盡義務。”這是靳礎始終堅守的信念。他在教會當地農民技術的同時,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靳礎把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的基點定格在農莊產業項目分流、帶動農戶分支、形成集團化運營模式上。六年來,他僅給農民發工資一項累計達80多萬元,周邊農戶增收明顯。員工們高興地說:“在農莊上班不僅能照顧家,還能學到技術,掙到票子?!贝甯刹糠从常r莊周邊的村民“打牌的沒了,鬧事的少了,民風變好了?!?/p>